一种机械开关常闭状态断开后级电源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860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开关电路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机械开关常闭状态断开后级电源控制电路。其中,电路设置在电源与后级电路之间,包括主控模块、机械开关、触发模块、互锁模块、互锁关断模块、开机模块以及用于检测低电压的处理模块,主控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输出端与后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触发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互锁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互锁关断模块包括第三三极管,机械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开机模块与处理模块的开机端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自动控制的电路,能够节省人手动的操作开关,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电路电源,这样彻底切断电源的电路可以减少电池寿命的损耗。减少电池寿命的损耗。减少电池寿命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开关常闭状态断开后级电源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开关电路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机械开关常闭状态断开后级电源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电路设计中,通常使用机械开关来对电路进行通断电的控制。目前,机械开关只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实现电路的开关功能,但在关机自动断电的电路中,软件会将其电路电源切断。在低电量状态时,虽然软件能够将电路中的供电电源断开,但电源还是会持续给后级电路供电,这样,就会产生电池一直在消耗,直至耗尽为止的问题,从而影响电源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述机械开关不能完全断开电路电源的问题,提供一种机械开关常闭状态断开后级电源控制电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机械开关常闭状态断开后级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电路设置在电源与后级电路之间,其中,包括主控模块、机械开关、触发模块、互锁模块、互锁关断模块、开机模块以及用于检测低电压的处理模块;
[0006]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输出端与后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触发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所述机械开关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所述互锁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机械开关的输出端连接,基极与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端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互锁关断模块包括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基极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机械开关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开机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的开机端脚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主控模块包括MOS管和第二电阻,所述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漏极与所述后级电路连接,栅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并联在所述MOS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
[0008]优选地,所述MOS管为P沟道MOS管。
[0009]优选地,所述互锁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端连接,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0012]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设置有开机端脚、输出端脚、检测控制端脚,所述开机端脚与所述开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端脚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检测控制端脚与电源连接,以监控电源低电量状态。
[0013]优选地,所述处理芯片采用HC89F0411A芯片。
[0014]优选地,所述开机模块包括第四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机械开关的输出端连接,集电极分别与电源、所述处理芯片的开机端脚连接,发射极接地。
[0015]优选地,所述第四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0016]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技术主要采用MOS管和三极管的通断特性来实现对电路通断电的控制。在机械开关闭合的基础上,只需要检测电路中的电压状态进而控制MOS管和三极管的通断,就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状态。
[0018]2、本技术采用处理芯片来检测电路中电压的状态,在检测到电路处于低电压状态时,处理芯片就会断开电路中的互锁电路,进而断开主控模块的MOS管来彻底断开给后级电路供电的电源。采用自动控制的电路,能够节省人手动的操作开关,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电路电源,这样彻底切断电源可以减少电池寿命的损耗。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电路结构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电路结构图。
[0022]其中:电源10、主控模块20、后端电路30、机械开关40、触发模块50、互锁模块60、互锁关断模块70、处理模块80、开机模块9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00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械开关常闭状态断开后级电源控制电路,电路设置在电源10与后级电路30之间,包括主控模块20、机械开关40、触发模块50、互锁模块60、互锁关断模块70、处理模块80以及开机模块90。值得说明的是,机械开关40在图2

3中的元器件标记为J1。
[0027]主控模块20的输入端与电源10连接,输出端与后级电路30的输入端连接,其主要用于控制电源10与后级电路30的导通状态。机械开关40的输入端与电源10连接,输出端分
别与触发模块50的输入端、互锁模块60的第一输入端、开机模块90的输入端连接,触发模块50的输出端还与互锁模块6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互锁模块60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20的控制端连接,开机模块90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80的开极端连接,处理模块80的输出端与互锁关断模块70的输入端连接,互锁模块60的输出端与互锁模块6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源10还与开机模块90和处理模块80供电连接。
[0028]在本实施例中,机械开关40用于控制辅控电路的通断状态,即控制电源10与触发模块50、互锁模块60、开机模块90的连接;触发模块50主要用于触发互锁模块60进入互锁的工作状态,互锁模块60进而控制主控模块20导通,使电源10与后级电路30导通;开机模块90主要用于令处理模块80进入工作状态,处理模块80进入工作状态后将持续检测电源10的电压大小。当电源10电压处于低电压状态时,处理模块80会向互锁关断模块70发出控制电平,互锁关断模块70进而将互锁模块60断开,互锁模块60的断开也导致主控模块20的关断,以此实现电路的自动断电功能。
[0029]具体的,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触发模块5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机械开关40的输入端与电源10连接,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第一电容C1并联在第一电阻R1的两端。其中,第一电阻R1主要用于防止电源10直接接地,起到保护电源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开关常闭状态断开后级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设置在电源与后级电路之间,其中,包括主控模块、机械开关、触发模块、互锁模块、互锁关断模块、开机模块以及用于检测低电压的处理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输出端与后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触发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所述机械开关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所述互锁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机械开关的输出端连接,基极与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端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互锁关断模块包括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基极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机械开关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开机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的开机端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开关常闭状态断开后级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MOS管和第二电阻,所述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漏极与所述后级电路连接,栅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并联在所述MOS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开关常闭状态断开后级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为P沟道MOS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开关常闭状态断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豪汪仁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得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