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基础承台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基础承台,尤其适用于大跨异型柱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更加追求建造覆盖范围更大和空间的结构以满足社会活动和生产建设需要,例如展览馆、体育馆、工业厂房及科技馆等。建筑跨度增加意味着上部荷载增加,对基础承台在外载作用下的变形及承载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基础承台起到协调上下部协同工作的目的,故其在外载作用下受力可靠性越发重要。
[0003]由于上部主体结构传到承台上的内力较大,普通钢筋混凝土承台截面高,承台内部配筋量大且钢筋密集,为保证混凝土成型质量,施工控制措施要求也越来越高,工期长且影响了上部结构的正常施工。因此,结合承台受力性能要求,为提高承台承载能力及刚度,目前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在承台内部配置型钢骨架来进行加强,不仅能降低钢筋的密集程度,还能降低承台截面高度,便于提高混凝土在现浇过程中的成型质量。
[0004]申请号为CN201921639828.6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钢筋混泥土基础承台加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基础承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型钢混凝土桩(1)、上层混凝土块(3)和底层混凝土块(2),上层混凝土块(3)与底层混凝土块(2)一体浇筑成型,且上层混凝土块(3)内具有型钢预制块(5),下层混凝土块内具有水平布置的交叉型钢块(6),预制型钢混凝土桩(1)与交叉型钢块(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基础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预制块(5)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钢板(5
‑
1)和连接在两个钢板(5
‑
1)之间的多个缀板(5
‑
2),且多个缀板(5
‑
2)沿钢板(5
‑
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间隔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基础承台,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缀板(5
‑
2)之间的间距为8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基础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型钢块(6)包括外框架(6
‑
1)和交叉钢板(5
‑
1),交叉钢板(5
‑
1)固定在外框架(6
‑
1)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基础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云朋,陈雪琴,易港鑫,胡伟山,袁星,肖立鲜,伍忠星,黄涵,罗钦,刘欣璐,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