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822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包括主阀体,所述主阀体内侧上端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由蝶板、阀杆一、阀杆二和驱动装置以及手柄一组成,所述主阀体一侧设有排杂口,所述主阀体相对所述排杂口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设有排杂通道,所述主阀体下端设有若干排污口,所述主阀体相对所述排污口的外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设有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靠近所述主阀体的一端内侧设有球体,所述排污通道相对所述球体的上方设有阀孔一,所述排污通道上端相对所述阀孔一的位置固定设有阀盖,所述球体上端固定设有阀杆三,所述阀杆三上端穿过所述阀孔一和所述阀盖与手柄二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节分配量且不易堵塞。型可调节分配量且不易堵塞。型可调节分配量且不易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地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基坑工程是由地面向下开挖一个地下空间,由于开挖后形成新的开挖端面,破坏了岩体原有结构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滑坡、坍塌等安全施工;为保护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其坑内侧壁通常设置有支撑结构;基坑支撑结构是为保护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0003]但是,现有的基坑支撑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与墙体之间的连接需要通过螺栓连接,拆卸后会对墙面造成损伤;2.支撑结构整体形状较大,安装拆卸繁琐,且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不会对墙面造成损伤且安装拆卸方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包括土墙,所述土墙之间设有基坑,所述土墙相对的一面均设有围板,所述围板与围板之间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由上支撑部、连接部和下支撑部组成,所述上支撑部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两端的输出端分别与螺纹柱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均插入第一移动柱一端与第一移动柱内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柱另一端均与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部包括中间块,所述中间块两端均设有内嵌通孔,所述内嵌通孔内均插入设有第二移动柱,所述第二移动柱远离所述中间块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支撑柱。
[0007]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08]本技术围板的设置,对土墙内壁起到围护作用,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等事故,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双头电机的设置,使得当双头电机启动时,可同时控制两端螺纹柱转动,而螺纹柱与第一移动柱内侧螺纹连接的设置,使得螺纹柱转动时,第一移动柱可相对向外移动或向内移动,实现第一支撑柱对围板的挤压,使得围板更加牢固,实现了无需使用螺栓将围板固定的作用,拆卸后对墙面不会造成损伤,且第一移动柱可以通过螺旋与螺纹柱分离实现方便拆卸;本技术内嵌通孔的设置,使得第二移动柱可以相对外移或内移,实现第二支撑柱对围板的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内嵌通孔的两端均设有滑槽,所述第二移动柱靠近所述中间块的一端两侧均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卡设在所述滑槽内。
[0010]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1]本技术滑槽和滑块的设置,使得第二移动柱可以在内嵌通孔内相对移动,但
是有效限制了第二移动柱在内嵌通孔内转动,且安装时,第二移动柱可以更快的定位再内嵌通孔内,实现了安装的方便。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内嵌通孔下端设有若干内嵌槽,所述内嵌通孔上端相对所述内嵌槽的位置设有若干穿插孔,立柱穿过所述穿插孔卡设在所述内嵌槽内。
[0013]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4]本技术穿插孔、内嵌槽以及立柱的设置,当第二移动柱向外移动后,立柱插入第二移动柱后侧最靠近第二移动柱的穿插孔和内嵌槽内,使得当第二支撑柱抵挡的围板处发生坍塌等情况时,第二移动柱仅会轻微移动,不会完全被推回至内嵌通孔内,实现对围板的持续挤压。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靠近所述围板的一端均固定设有橡胶块,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上的所述橡胶块均与所述围板相抵形成三角结构。
[0016]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技术橡胶块的设置既起到对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保护作用,也起到增加了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与围板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止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移位的作用,可以更好的固定住围板,实现对基坑工程的保护。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下端均设有两个第一卡座,所述第一卡座内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支撑柱上端均设有两个第二卡座,所述第二卡座内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支撑柱下端均设有两个支脚,所述支脚下端设有移轮。
[0019]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技术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的设置,用于连接连接部;本技术支脚和移轮的作用,方便当整体支撑结构安装完毕时,可以通过移动调节至需要的位置,移位更加方便,且使得第二支撑柱向围板靠近挤压更加容易。
[002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由连接柱、卡柱和抵柱组成,所述连接柱上下两端均固定设有所述卡柱,所述连接柱靠近所述围板的一侧设有若干抵柱,所述抵柱与围板相抵。
[0022]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3]本技术抵柱的设置,进一步对围板起到固定作用,更加安全。
[0024]进一步的,所述卡柱分别卡设在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卡柱与所述第一卡座和所述第二卡座均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
[0025]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6]本技术卡柱和螺栓螺母的设置,使得连接柱可以与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连接起来,使得当双头电机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柱移动时,也可以带动第二支撑柱移动,且方便连接部与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的安装拆卸,安装拆卸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上支撑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下支撑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下支撑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技术连接部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1、土墙;2、第一卡座;201、第一卡槽;3、第二卡座;301、第二卡槽;4、中间块;401、内嵌通孔;402、滑槽;403、内嵌槽;404、穿插孔;5、第二移动柱;501、滑块;6、支脚;601、移轮;7、连接柱;701、抵柱;702、卡柱;8、围板;9、螺栓螺母;10、第二支撑柱;11、第一支撑柱;12、螺纹柱;13、双头电机;14、连接块;15、第一移动柱;16、橡胶块;17、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如图1所示,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包括土墙1,土墙1之间设有基坑,土墙1相对的一面均设有围板8,围板8与围板8之间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由上支撑部、连接部和下支撑部组成,上支撑部包括连接块14,连接块14内设有双头电机13,双头电机13两端的输出端分别与螺纹柱12固定连接,螺纹柱12远离连接块14的一端均插入第一移动柱15一端与第一移动柱15内侧螺纹连接,第一移动柱15另一端均与第一支撑柱11固定连接,下支撑部包括中间块4,中间块4两端均设有内嵌通孔40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包括土墙(1),所述土墙(1)之间设有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墙(1)相对的一面均设有围板(8),所述围板(8)与所述围板(8)之间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由上支撑部、连接部和下支撑部组成,所述上支撑部包括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内设有双头电机(13),所述双头电机(13)两端的输出端分别与螺纹柱(12)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12)远离所述连接块(14)的一端均插入第一移动柱(15)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柱(15)内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柱(15)另一端均与第一支撑柱(11)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部包括中间块(4),所述中间块(4)两端均设有内嵌通孔(401),所述内嵌通孔(401)内均插入设有第二移动柱(5),所述第二移动柱(5)远离所述中间块(4)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支撑柱(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通孔(401)的两端均设有滑槽(402),所述第二移动柱(5)靠近所述中间块(4)的一端两侧均设有滑块(501),所述滑块(501)卡设在所述滑槽(40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通孔(401)下端设有若干内嵌槽(403),所述内嵌通孔(401)上端相对所述内嵌槽(403)的位置设有若干穿插孔(404),立柱(17)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温艳周秀静朱选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邦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