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净化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821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25
本文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净化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吸附模块,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内;放电模块,设于吸附模块的两侧、并与吸附模块构成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和风机模块,设于壳体内。风机模块运转,壳体外部的空气自第一进风口进入壳体内部,在经过吸附模块和放电模块的过程中,吸附模块转动可以使空气与吸附模块充分接触,提升吸附模块的吸附效果;放电模块放电,介质阻挡放电结构中生成活性物质,活性物质作用到吸附模块,将吸附模块吸附的污染物降解为CO2和H2O等无害物质,以对吸附模块进行污染物降解和脱附,实现吸附模块的吸附能力再生,净化后的空气自第一出风口排放到壳体外部。排放到壳体外部。排放到壳体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净化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净化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人们越来越注意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因此空气净化装置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为了除去空气中HCHO(即甲醛)、VOC(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现有技术的处理方式一般采用活性炭、分子筛等吸附材料进行吸附,但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有限,容易存在吸附饱和导致吸附功能变差,过滤性能维持时间较短。
[0003]而为了实现吸附材料的再生,需要在空调中引入新风脱附(这就需要构建新的风道),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装置,能够解决为了实现吸附材料的再生,需要在空调中引入新风脱附,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一种空调室内机和一种空调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吸附模块,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内;放电模块,设于所述吸附模块的两侧、并与所述吸附模块构成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和风机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
[0007]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放电模块包括:放电电极,设于所述吸附模块的一侧;和接地电极,设于所述吸附模块的另一侧。
[0008]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放电电极和所述接地电极均呈扇形状,所述放电电极设有径向间隔的多个第一圆弧孔,每个所述第一圆弧孔的孔壁凸设有放电尖端,所述接地电极设有多个第二圆弧孔,多个所述第二圆弧孔与多个所述第一圆弧孔位置相对应。
[0009]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放电电极和所述接地电极位于所述吸附模块的转轴的一侧,且所述放电电极的弧度和所述接地电极的弧度为所述吸附模块的弧度的1/4~1/2。
[0010]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模块包括:驱动机构;外罩,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外罩转动;和蜂窝结构的吸附盘,设于所述外罩内、并随所述外罩一起转动,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吸附盘和所述第一进风口之间,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吸附盘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
[0011]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外罩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所述第二罩体和所述吸附盘通过转轴相连接。
[0012]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中的之一设有从动齿,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主动齿,所述主动齿与所述从动齿相啮合。
[0013]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吸附盘的厚度为10~15mm。
[0014]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朝向所述吸附模块的一侧面,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所述吸附模块的另一侧面,所述风机模块设于所述放电模块和所述第一进风口之间。
[0015]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除臭氧网,所述除臭氧网设于所述放电模块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
[0016]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除臭氧网为锰网,所述锰网的厚度为10~15mm。
[0017]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空气净化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
[0018]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
[0019]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0020]本技术技术方案中,风机模块运转,壳体外部的空气自第一进风口进入壳体内部,在经过吸附模块和放电模块的过程中,吸附模块转动可以使空气与吸附模块充分接触,提升吸附模块的吸附效果;放电模块放电,介质阻挡放电结构中生成活性物质,活性物质作用到吸附模块,将吸附模块吸附的污染物降解为CO2和H2O等无害物质,以对吸附模块进行污染物降解和脱附,实现吸附模块的吸附能力再生,净化后的空气自第一出风口排放到壳体外部;整个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物质,无需对吸附模块进行更换,不需要构建新的风道。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空气处理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所示空气处理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中外罩、吸附盘和放电模块相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1所示空气处理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28]100壳体,110第一进风口,120第一出风口,200吸附模块,210驱动机构,211主动齿,220外罩,221第一罩体,222第二罩体,223从动齿,230吸附盘,300放电模块,310放电电极,311第一圆弧孔,312放电尖端,320接地电极,321第二圆弧孔,330高压包,400风机模块,500除臭氧网。
[0029]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2]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种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吸附模块,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内;放电模块,设于所述吸附模块的两侧、并与所述吸附模块构成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和风机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模块包括:放电电极,设于所述吸附模块的一侧;和接地电极,设于所述吸附模块的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和所述接地电极均呈扇形状,所述放电电极设有径向间隔的多个第一圆弧孔,每个所述第一圆弧孔的孔壁凸设有放电尖端,所述接地电极设有多个第二圆弧孔,多个所述第二圆弧孔与多个所述第一圆弧孔位置相对应;其中,所述放电电极和所述接地电极位于所述吸附模块的转轴的一侧,且所述放电电极的弧度和所述接地电极的弧度为所述吸附模块的弧度的1/4~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模块包括:驱动机构;外罩,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外罩转动;和蜂窝结构的吸附盘,设于所述外罩内、并随所述外罩一起转动,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吸附盘和所述第一进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文贵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