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防缠绕功能的潜水排污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815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防缠绕功能的潜水排污泵,包括潜水电泵、机械密封座、机械密封、叶轮、涡壳和底盖;所述涡壳的上端与潜水电泵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涡壳的下端与底盖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机械密封座穿过潜水电泵的转子轴,设置在潜水电泵的下端;所述叶轮设置在转子轴的下端,且位于涡壳内部;所述机械密封穿过转子轴设置在机械密封座上,且位于叶轮与机械密封座之间的腔体内;所述叶轮与机械密封座间隙配合,形成迷宫密封。整体装置可以改善机械密封的运行环境,以保证机械密封的长期安全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防缠绕功能的潜水排污泵


[0001]本技术涉及潜水泵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含有防缠绕功能的潜水排污泵。

技术介绍

[0002]潜水排污泵广泛应用于市政污(废)水的输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纤维物,会影响机械密封的安全使用。
[0003]潜水排污泵在运行中,细小纤维物会进入到机械密封所在的腔体内,缠绕在机械密封上,降低散热性能,影响其密封效果,从而使液体进入电机腔,造成电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有防缠绕功能的潜水排污泵,能够有效阻止纤维物进入到轮毂的腔体内,从而避免纤维缠绕在机械密封上,保证机械密封的长期安全使用。
[0005]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含有防缠绕功能的潜水排污泵,包括潜水电泵、机械密封座、机械密封、叶轮、涡壳和底盖;所述涡壳的上端与潜水电泵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涡壳的下端与底盖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机械密封座穿过潜水电泵的转子轴,连接在潜水电泵的下端;所述叶轮连接在转子轴的下端,且位于涡壳内部;所述机械密封穿过转子轴连接在机械密封座上,且位于叶轮与机械密封座之间的腔体内;所述叶轮与机械密封座间隙配合,叶轮与机械密封座之间形成迷宫密封。
[0007]作为优选例,所述迷宫密封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连通的第一密封副、第三密封副、第二密封副和第四密封副;所述第一密封副和第二密封副竖直设置;所述第三密封副和第四密封副水平设置。/>[0008]作为优选例,所述机械密封座包括本体、密封环、第一密封槽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本体中部;所述密封环连接在本体的下端;所述密封环的内腔形成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密封槽相通。
[0009]作为优选例,所述叶轮包括叶片、盖板、轮毂轴和第二密封槽;所述叶片固定连接在所述盖板的下端;所述盖板与轮毂轴连接;所述盖板与轮毂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密封槽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上端;所述第二密封槽为环形体;所述第二密封槽与轮毂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密封槽与机械密封座上的密封环间隙配合。
[0010]作为优选例,所述轮毂轴设置在叶轮中心部位;所述轮毂轴为设有轴孔的圆柱体;所述叶轮通过轴孔装配在潜水电泵的下端。
[0011]作为优选例,所述第二密封槽的外圆周上设有第一螺旋;所述第二密封槽的内圆周上设有第二螺旋;所述第一螺旋、第二螺旋与叶轮同步旋转;工作时,所述第一螺旋产生的水流从下往上流动;所述第二螺旋产生的水流从上往下流动。
[0012]作为优选例,所述第一螺旋与第二螺旋的高度相等。
[0013]作为优选例,所述密封环插入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螺旋与密封环的外圈形成第一密封副;所述第二螺旋与密封环的内圈形成第二密封副;所述密封环下端面与第二密封槽下端面形成第三密封副;所述第一密封槽上端面与第二密封槽上端面形成第四密封副。
[0014]作为优选例,所述第二密封槽、第一螺旋、第二螺旋的高度与密封环的高度相适配。
[0015]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含有防缠绕功能的潜水排污泵,能够有效阻止纤维物进入到机械密封所在的腔体内,使纤维无法缠绕在机械密封上,改善机械密封的运行环境,以保证机械密封的长期安全使用,延长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叶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机械密封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有:潜水电泵1、机械密封座2、第二密封副3、第一密封副4、叶轮5、涡壳6、底盖7、第三密封副8、第四密封副9、本体21、密封环22、第一密封槽23、安装孔24、叶片51、盖板52、第一螺旋53、第二螺旋54、轮毂轴55、第二密封槽56。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含有防缠绕功能的潜水排污泵,包括潜水电泵1、机械密封座2、机械密封、叶轮5、涡壳6和底盖7;所述涡壳6的上端与潜水电泵1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涡壳6的下端与底盖7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机械密封座2穿过潜水电泵1的转子轴,连接在潜水电泵1的下端;所述叶轮5连接在转子轴的下端,且位于涡壳6内部;所述机械密封穿过转子轴连接在机械密封座2上,且位于叶轮5与机械密封座2之间的腔体内;所述叶轮5与机械密封座2间隙配合,叶轮5与机械密封座2之间形成迷宫密封。
[0022]上述结构的一种含有防缠绕功能的潜水排污泵中,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副4和第二密封副3,阻止腔体外的纤维类物质进入到机械密封所在的腔体内,以防止纤维缠绕在机械密封上,更有效保护机械密封的可靠使用;同时在第一密封副4上设有第一螺旋,在第二密封副3上设有第二螺旋,在第一螺旋和第二螺旋产生的流体共同作用下,进一步阻止纤维进入到腔体中,从而有效保护机械密封的安全运行。
[0023]设备进行工作时,启动潜水排污泵,污水通过底盖7的下方进入到涡壳6中,高速旋转的叶轮5对液体做功,将液体排出;高速旋转的叶轮5与静止状态的机械密封座2形成由外向内连续构成的第一密封副4、第二密封副3、第三密封副8和第四密封副9的迷宫密封,该迷宫密封具有密封性能,阻止腔体外的纤维进入到腔体中的功能;迷宫密封中的第一密封副4和第二密封副3为竖直设置,密度较小漂浮的纤维无法从上向下,通过第一密封副4进入到水平的第三密封副8中;第一密封副4中的第一螺旋53产生从下向上的流体,第二密封副3中的第二螺旋54产生的从上向下流动的流体,两股流体相互连通,第二螺旋54产生的流体加
强了第一螺旋53产生的流体压力,进一步阻止了迷宫密封外的漂浮的纤维进入到机械密封所在的腔体内,从而有效保护机械密封的长期可靠运行。
[0024]作为优选例,所述迷宫密封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连通的第一密封副4、第三密封副8、第二密封副3和第四密封副9;所述第一密封副和第二密封副竖直设置;所述第三密封副和第四密封副水平设置。通过将密封副进行竖直和水平间隔设置,可以更好的阻止腔体外的纤维物质及杂物进入到腔体内,更好的保护机械密封,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5]作为优选例,所述机械密封座2包括本体21、密封环22、第一密封槽23和安装孔24;所述安装孔24设置在本体21中部;所述密封环22连接在本体21的下端;所述密封环22的内腔形成所述第一密封槽23;所述安装孔24和所述第一密封槽23相通。机械密封座2与叶轮5形成的迷宫密封,该迷宫密封具有密封性能,阻止腔体外的纤维进入到腔体中,保护整体装置持续稳定的运行。
[0026]作为优选例,所述叶轮5包括叶片51、盖板52、轮毂轴55和第二密封槽56;所述叶片51固定连接在所述盖板52的下端;所述盖板52与轮毂轴55连接;所述盖板52与轮毂轴55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防缠绕功能的潜水排污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潜水电泵(1)、机械密封座(2)、机械密封、叶轮(5)、涡壳(6)和底盖(7);所述涡壳(6)的上端与潜水电泵(1)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涡壳(6)的下端与底盖(7)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机械密封座(2)穿过潜水电泵(1)的转子轴,连接在潜水电泵(1)的下端;所述叶轮(5)连接在转子轴的下端,且位于涡壳(6)内部;所述机械密封穿过转子轴连接在机械密封座(2)上,且位于叶轮(5)与机械密封座(2)之间的腔体内;所述叶轮(5)与机械密封座(2)间隙配合,叶轮(5)与机械密封座(2)之间形成迷宫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防缠绕功能的潜水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密封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连通的第一密封副(4)、第三密封副(8)、第二密封副(3)和第四密封副(9);所述第一密封副(4)和第二密封副(3)竖直设置;所述第三密封副(8)和第四密封副(9)水平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防缠绕功能的潜水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密封座(2)包括本体(21)、密封环(22)、第一密封槽(23)和安装孔(24);所述安装孔(24)设置在本体(21)中部;所述密封环(22)连接在本体(21)的下端;所述密封环(22)的内腔形成所述第一密封槽(23);所述安装孔(24)和所述第一密封槽(23)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有防缠绕功能的潜水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5)包括叶片(51)、盖板(52)、轮毂轴(55)和第二密封槽(56);所述叶片(51)固定连接在所述盖板(52)的下端;所述盖板(52)与轮毂轴(55)连接;所述盖板(52)与轮毂轴(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绵杰李善庭王震史长彪许荣贵张若天徐德忠
申请(专利权)人:蓝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