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健豪专利>正文

一种不插电的滴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8069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不插电的滴灌装置,包括有主水塔,在主水塔上设有主供水管线,在主供水管线的出水端连接有呈阶梯状依次间隔分布、且相互串联在一起的多个小水箱,小水箱上连接有小水箱分支管,在小水箱分支管上连接有多个分头滴灌溉装置,分头滴灌溉装置上设有若干条第一导水毛细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在主水塔下阶梯状设置相互串联在一起的多个小水箱,小水箱再各自分出小水箱分支管,并在小水箱分支管上安装若干个滴水罐体,滴水罐体底部向外同步延伸出若干条第一导水毛细管,滴水罐体能根据所属台阶的小水箱分配获得的水量,为半径的范围实施有效、适量的灌溉工作的不插电高稳定性、低成本的滴灌装置。低成本的滴灌装置。低成本的滴灌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插电的滴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作物自动浇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插电的滴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取水不便又需要长时间进行浇灌的农业灌溉,一般会优选地采用滴灌技术,尤其是干旱缺水的地区,滴灌的方式能够使灌溉用水更加能有效的利用,并且具有能防止土壤发生板结的结构变化的优势。
[0003]但目前现有滴灌装置,在无法提供电力的地方,例如偏远的山地单独搭建供电线路成本很高,同时,在没有电气化设备的支持下,现有的滴灌装置很难实现自动调节滴水的快慢效果。
[0004]另外,现有滴灌装置中,由于使用毛细管进行延伸滴灌的滴灌装置,毛细管暴露在外界,很容易出现毛细管堵塞,导致滴灌装置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降低。究其原因是输送水的管线水路以及水毛细管很多时候采用透光材料的管道制成,管道中也很容易出现青苔和藻类的孳生,堵塞水路,会降低滴灌装置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不插电高稳定性、低成本的滴灌装置。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不插电的滴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插电的滴灌装置,包括有具有进水口(11)的主水塔(1),在所述主水塔(1)上设有向外排水的主供水管线(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供水管线(2)的出水端连接有呈阶梯状依次间隔分布、且相互串联在一起的多个小水箱(3),各所述小水箱(3)上分别连接有小水箱分支管(4),在各所述小水箱分支管(4)上分别间隔连接有多个分头滴灌溉装置(5),各所述分头滴灌溉装置(5)上分别向外延伸布设有若干条第一导水毛细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插电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小水箱(3)之间通过主分支管线(7)相互间隔串联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插电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头滴灌溉装置(5)与所对应连接的小水箱(3)水位高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插电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小水箱(3)的进水端上设有水位阀(31)。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不插电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头滴灌溉装置(5)包括有中央具有内腔的滴水罐体(51),所述滴水罐体(51)的内腔被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储水腔(52)和导水腔(53),所述储水腔(52)的底部与所对应的所述小水箱分支管(4)通过管道相连通,在所述储水腔(52)内设有第二导水毛细管(54),所述第二导水毛细管(54)一端容置在所述储水腔(52)内,所述第二导水毛细管(54)另一端向上延伸从储水腔(52)顶部伸入所述导水腔(53)内,所述第一导水毛细管(6)连接在所述导水腔(53)的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不插电的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健豪
申请(专利权)人:邓健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