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属于防护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包括:传动管、柔性防护网片、安装组件、红外探测器、电机、底梁和电磁锁;柔性防护网片的上边缘沿传动管的长度方向与传动管的侧面连接;底梁与柔性防护网片的下边缘连接;安装组件连接于传动管和窗户边框之间;红外探测器安装于窗户上边框;电机设置于传动管的容置空间内,接收所述红外探测器的信号以驱动传动管以传动管的轴心线为轴转动;电磁锁安装于底梁和窗户下边框的相应位置。根据感应到的信号柔性防护网片自动放下、锁紧以起到防护作用,实现了智能防护。实现了智能防护。实现了智能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属于防护网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楼层的居民住房迅速增加,潜在的高楼层坠楼风险与日俱增。很多建筑的窗台很低,甚至是落地窗,孩子安全意识差,在玩耍时有不小心翻窗跌落的风险;由于疏忽大意造成的儿童坠楼事件屡见不鲜。
[0003]目前市面上的安全防护产品多为刚性的防护装置,其中以防盗窗为主。但是高层安装防盗窗,其工作难度大,成本也很高。另外,防盗窗一旦安装,无法方便的取下,影响采光、通风和安全逃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包括:传动管、柔性防护网片、安装组件、红外探测器、电机、底梁和电磁锁;
[0007]所述传动管呈长管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
[0008]所述柔性防护网片的形状、尺寸与窗户的形状、尺寸匹配;所述柔性防护网片的上边缘沿所述传动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传动管的侧面连接;
[0009]所述安装组件连接于所述传动管与窗户边框之间;
[0010]所述红外探测器被配置为安装于窗户上边框;
[0011]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传动管的容置空间内,与所述红外探测器通信连接;所述电机接收所述红外探测器的信号以驱动所述传动管以所述传动管的轴心线为轴转动;
[0012]所述底梁与所述柔性防护网片的下边缘连接;
[0013]所述电磁锁包括能锁扣在一起的电磁第一锁件和电磁第二锁件;所述电磁第一锁件安装于所述底梁,所述电磁第二锁件被配置为安装于窗户下边框的相应位置。
[0014]所述柔性防护网片可以为单死结网,网目边长为80mm。
[0015]所述柔性防护网片的网绳绳径为4mm,网绳节距为32mm,网绳密度为8.98g/m,网绳断裂强力为4560N。
[0016]所述柔性防护网片的边绳绳径为4mm,边绳节距为32mm,边绳密度为8.98g/m,边绳断裂强力为4560N。
[0017]所述柔性防护网片的网绳和边绳的材质均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所述柔性防护网片的网绳和边绳均包覆有阻燃涂层。
[0018]所述红外探测器的探测角度为180
°
。
[0019]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头端栓塞、尾端栓塞、头端安装支架和尾端安装支架;所述头端
栓塞、尾端栓塞设置于所述传动管的容置空间内、位于所述传动管的两端;所述头端安装支架,一端与所述头端栓塞连接,另一端被配置为与窗户边框连接;所述尾端安装支架,一端与所述尾端栓塞连接,另一端被配置为与窗户边框连接。
[0020]上述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还可以包括转轮;所述转轮套设于所述电机的尾端,其边缘与所述传动管的内壁连接。
[0021]上述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还可以包括双控开关;所述双控开关用于控制电磁锁和电机。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可以根据感应到的信号自动放下、锁紧以起到防护作用,实现了智能防护。在室内既可以完成安装,安装、拆卸方便;解决了现有刚性防护装置安装难度大的技术问题。主体柔性防护网片可以卷绕在传动杆上,不会影响高楼层逃生,不影响住所的通风与采光。
[0024]跟金属类安全防护相比,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的主体为柔性防护网片,为柔性网,即便其在快速下落过程中,完全不用担心会压伤或挤伤儿童伸入窗口的胳膊或手,安全系数高,这一点是金属等其他硬材质的防护网所不能具备的。
[0025]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具备收放方便,安装、拆卸方便,材质轻,强度高,耐日晒以及耐腐蚀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9]图中:1.红外探测器;2.圆柱形电机;301.头端安装支架;302.尾端安装支架;4.传动管;5.转轮;601.头端栓塞;602.尾端栓塞;7.双控开关;8.底梁;9.电磁锁;901.电磁第一锁件;902.电磁第二锁件;10.柔性防护网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1]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2]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包括:传动管4、柔性防护网片10、安装组件、红外
探测器1、电机、底梁8和电磁锁9;传动管4呈长管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柔性防护网片10的形状、尺寸与窗户的形状、尺寸匹配;柔性防护网片10的上边缘沿传动管4的长度方向与传动管4的侧面连接;底梁8与柔性防护网片10的下边缘连接;安装组件连接于传动管4和窗户边框之间;红外探测器1安装于窗户上边框;电机设置于传动管4的容置空间内,与所述红外探测器1通信连接;电机接收所述红外探测器1的信号以驱动传动管4以传动管4的轴心线为轴转动;电磁锁9包括能锁扣在一起的电磁第一锁件901和电磁第二锁件902;电磁第一锁件901安装于底梁8,电磁第二锁件902安装于窗户下边框的相应位置。电机接收所述红外探测器1的信号以驱动传动管4转动,从而带动柔性防护网片10以传动管4为轴卷绕或者释放。
[0033]传动管4可以为圆管,也可以为截面为其他形的长管。如图1所示,圆管形状传动管4沿其长度方向水平放置,其轴心线则为两圆形端面的圆心的连线。具体的,传动管4可以采用铝合金材质,其管径可以为50mm。传动管4的长度与窗户的宽度相适宜。
[0034]电机应具有机械上行和下行限制的功能,且能接收红外探测器1发出的信号。电机可以采用现有任意一种能实现接收红外探测器1的信号并驱动传动管4正反向转动功能的电机。其尺寸以能放置在传动管4内部为宜。具体的,可以采用与传动管4形状向适应的圆柱形电机2。
[0035]电机和传动管4可以通过以下具体连接方式实现电机对传动管4的驱动。传动管4的侧面开设凹槽,凹槽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管,呈长管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柔性防护网片,形状、尺寸与窗户的形状、尺寸匹配;所述柔性防护网片的上边缘沿所述传动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传动管的侧面连接;安装组件,连接于所述传动管与窗户边框之间;红外探测器,被配置为安装于窗户上边框;电机,设置于所述传动管的容置空间内,与所述红外探测器通信连接;所述电机接收所述红外探测器的信号以驱动所述传动管以所述传动管的轴心线为轴转动;底梁,与所述柔性防护网片的下边缘连接;以及,电磁锁,包括能锁扣在一起的电磁第一锁件和电磁第二锁件;所述电磁第一锁件安装于所述底梁,所述电磁第二锁件被配置为安装于窗户下边框的相应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护网片为单死结网,网目边长为8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护网片的网绳绳径为4mm,网绳节距为32mm,网绳密度为8.98g/m,网绳断裂强力为4560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高楼层防坠落柔性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护网片的边绳绳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桂彬,邱延平,姜润喜,沈明,刘瑞强,方文青,张曼,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