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检测显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802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检测显微镜,包括工作台、驱动部及检测部;驱动部包括第一滑台模组及第二滑台模组,工作台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台模组,第二滑台模组的两端与第一滑台模组相连;检测部包括物镜及升降式载物台,第二滑台模组上连接有物镜固定板,物镜设置于物镜固定板的另一端,升降式载物台位于第一滑台模组之间;升降式载物台远离驱动部的一侧设有调节开关以及处理器,任一第一滑台模组一端设有急停开关,第一滑台模组远离检测部的一端之间设有电机控制器,工作台一端设有开关电源;第一滑台模组、第二滑台模组通过电机控制器与处理器电性连接,开关电源、急停开关以及调节开关与处理器电性连接,升降式载物台与调节开关电性连接。关电性连接。关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检测显微镜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指一种新型检测显微镜。

技术介绍

[0002]显微镜是常用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0003]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在检测等医疗领域,显微镜的使用非常频繁,但是在当今人工检查的背景下,现有检测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大部分采用传统的双目体视显微镜检测,此方式检测疲劳度比较高,容易对眼睛产生伤害比较大,同时容易漏检,传统的检测显微镜,只能标准人工观测,而且基本都是通过人为操作显微镜进行对焦,造成了人力成本过高,操作不方便,对焦结果误差大等问题,而自动化检测与操作使得检测时间,效率大大提升,减少错误率,并且仪器小巧便捷,方便携带,成本也较普通显微镜低。
[0004]因此,提出一种新型检测显微镜,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检测显微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检测显微镜: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的驱动部以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检测部;
[0007]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滑台模组以及第二滑台模组,所述工作台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台模组,所述第二滑台模组的两端与第一滑台模组相连;
[0008]所述检测部包括物镜以及升降式载物台,所述第二滑台模组上连接有物镜固定板,所述物镜垂直设置于物镜固定板的另一端,所述升降式载物台位于第一滑台模组的一端且位于对称设置的第一滑台模组之间,所述升降式载物台上设有玻片台;
[0009]所述升降式载物台远离驱动部的一侧设有调节开关以及处理器,靠近处理器的第一滑台模组在远离检测部的一端设有急停开关,所述第一滑台模组远离检测部的一端之间设有电机控制器,所述工作台一端设有开关电源;
[0010]所述第一滑台模组、第二滑台模组通过电机控制器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急停开关以及调节开关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升降式载物台与调节开关电性连接。
[0011]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滑台模组沿工作台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台模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一丝杠组以及第一滑台,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一丝杠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滑台位于第一丝杠组上,并接受第一滑台的控制进行往复线性移动。
[0012]作为改进,所述第二滑台模组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滑台模组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滑台模组包括第二步进电机、第二丝杠组以及第二滑台,所述第二步进电机与第二丝杠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第二丝杠组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滑台连接,所述第二滑台位于第二丝杠组上,并接受第二滑台的控制进行往复线性移动。
[0013]作为改进,所述物镜固定板位于第二滑台上。
[0014]作为改进,所述处理器上依次设有方向控制器、第一确认按钮、第二确认按钮、开始按钮以及复位按钮。
[0015]作为改进,所述工作台上位于处理器与急停开关之间设有布线管。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采用显微镜与滑台模组带动物镜的形式,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实现对寄生虫卵的自动观察与拍照,整体结构合理且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可实现设定检测目的实现对寄生虫卵自动化检测,减少人工检测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并且进一步降低错误率。整体装置结构简单,小巧,方便携带,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检测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检测显微镜的俯视图。
[0019]如图所示:1、工作台,2、第一滑台模组,3、第二滑台模组,4、物镜,5、升降式载物台,6、物镜固定板,7、玻片台,8、调节开关,9、处理器,10、急停开关,11、电机控制器,12、开关电源,13、第一步进电机,14、第一丝杠组,15、第一滑台,16、第二步进电机,17、第二丝杠组,18、第二滑台,19、方向控制器,20、第一确认按钮,21、第二确认按钮,22、开始按钮,23、复位按钮,24、布线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新型检测显微镜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结合附图1

2所示,一种新型检测显微镜,包括工作台1、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驱动部以及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检测部;
[0022]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滑台模组2以及第二滑台模组3,所述工作台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台模组2,所述第二滑台模组3的两端与第一滑台模组2相连;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台模组2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台模组2包括第一步进电机13、第一丝杠组14以及第一滑台15,所述第一步进电机13与第一丝杠组14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滑台15位于第一丝杠组14上,并接受第一滑台15的控制进行往复线性移动。
[0024]所述第二滑台模组3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滑台模组2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滑台模组3包括第二步进电机16、第二丝杠组17以及第二滑台18,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6与第二丝杠组17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6、第二丝杠组1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滑台15连接,所述第二滑台18位于第二丝杠组17上,并接受第二滑台18的控制进行往复线性移动,所述物镜固定板6位于第二滑台18上。
[0025]所述检测部包括物镜4以及升降式载物台5,所述第二滑台模组3上连接有物镜固定板6,所述物镜4垂直设置于物镜固定板6的另一端,所述物镜4可进行更换,以便满足观察过程中的不同情况以及要求;所述升降式载物台5位于第一滑台模组2的一端且位于对称设置的第一滑台模组2之间,所述升降式载物台5上设有玻片台7,所述升降式载物台5可对玻片台7进行不同高度的调节;
[0026]所述升降式载物台5远离驱动部的一侧设有调节开关8以及处理器9,所述调节开
关8用于实现对升降式载物台5上灯光的调节,所述处理器9上依次设有方向控制器19、第一确认按钮20、第二确认按钮21、开始按钮22以及复位按钮23;
[0027]靠近处理器9的第一滑台模组2在远离检测部的一端设有急停开关10,可以实现显微镜的紧急制动,避免显微镜的误操作造成设备的损坏;所述第一滑台模组2远离检测部的一端之间设有电机控制器11,所述工作台1一端设有开关电源12,用于给显微镜提供电能;
[0028]所述第一滑台模组2、第二滑台模组3通过电机控制器11与处理器9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电源12、急停开关10以及调节开关8与处理器9电性连接,所述升降式载物台5与调节开关8电性连接。
[0029]所述工作台1上位于处理器9与急停开关10之间设有布线管24,方便电线的布置,使结构整体更具美观性。
[0030]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使用前,将第一滑台模组2上的第一滑台15以及第二滑台模组3上的第二滑台18设置到初始位置,通过处理器9上的方向控制器19控制第一滑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检测显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驱动部以及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检测部;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滑台模组(2)以及第二滑台模组(3),所述工作台(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台模组(2),所述第二滑台模组(3)的两端与第一滑台模组(2)相连;所述检测部包括物镜(4)以及升降式载物台(5),所述第二滑台模组(3)上连接有物镜固定板(6),所述物镜(4)垂直设置于物镜固定板(6)的另一端,所述升降式载物台(5)位于第一滑台模组(2)的一端且位于对称设置的第一滑台模组(2)之间,所述升降式载物台(5)上设有玻片台(7);所述升降式载物台(5)远离驱动部的一侧设有调节开关(8)以及处理器(9),靠近处理器(9)的第一滑台模组(2)在远离检测部的一端设有急停开关(10),所述第一滑台模组(2)远离检测部的一端之间设有电机控制器(11),所述工作台(1)一端设有开关电源(12);所述第一滑台模组(2)、第二滑台模组(3)通过电机控制器(11)与处理器(9)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电源(12)、急停开关(10)以及调节开关(8)与处理器(9)电性连接,所述升降式载物台(5)与调节开关(8)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检测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台模组(2)沿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俊川王昊田京立周昊林宇森黄城威陈咏怡周洲南丁广雨曾浚宸白启杨蒋晓洁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