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能源利用热量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796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热能源利用热量收集装置,包括近表层,所述近表层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热回收箱,所述热回收箱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出气端贯穿至热回收箱的内腔并连通有出气管,所述抽气泵的进气端连通有导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热回收箱、抽气泵、导流管、进气罩、出气管、温度传感器、第一热传导管、盖板、第一传导套管、注液阀、第一导热板、支撑板、第二热传导管、第二传导套管、第二导热板、传热管、基层、保温层和隔热层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热量收集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对地热能源收集的结构较为单一和在热量收集时不具有防止热量流失的问题。和在热量收集时不具有防止热量流失的问题。和在热量收集时不具有防止热量流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热能源利用热量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热能源
,具体为一种地热能源利用热量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地热能大部分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性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还有一小部分能量来自太阳,表面地热能大部分来自太阳,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
[0003]在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会经常对地热能源进行利用,因此会使用热量收集装置对地热进行收集,现有的热量收集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对地热能源收集的结构较为单一,使得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热量收集,并且在热量收集时,通常不具有防止热量流失的功能,如果是长时间存放,容易会导致有大量的热量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热能源利用热量收集装置,具备能够有效的对地热能源进行利用和能够防止热量流失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热量收集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对地热能源收集的结构较为单一和在热量收集时不具有防止热量流失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热能源利用热量收集装置,包括近表层,所述近表层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热回收箱,所述热回收箱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出气端贯穿至热回收箱的内腔并连通有出气管,所述抽气泵的进气端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远离抽气泵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罩,所述近表层顶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地热传导机构,所述热回收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地热传导机构,所述热回收箱的右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终端,所述热回收箱顶部的左侧贯穿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热回收箱内腔的后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热回收箱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
[0006]优选的,所述热回收箱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阀,所述热回收箱的右侧连通有排水阀。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地热传导机构包括第一热传导管,所述第一热传导管镶嵌安装于近表层的内腔,所述第一热传导管的内腔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导套管,所述第一传导套管的表面焊接有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一热传导管的顶部螺纹套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注液阀,所述第一传导套管的顶部贯穿至盖板的顶部,所述进气罩螺纹套设于第一传导套管的顶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地热传导机构包括第二热传导管,所述第二热传导管镶嵌安装于近表层的内腔,所述第二热传导管的顶部与热回收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热传导管的内腔设置有第二传导套管,所述第二传导套管的表面焊接有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传导套管
的顶部与热回收箱固定连接,所述热回收箱的内腔设置有传热管,所述传热管的底端与第二传导套管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挤塑聚苯板,所述隔热层为环氧树脂涂料。
[0010]优选的,所述抽气泵的输入端与控制终端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控制终端电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通过热回收箱、抽气泵、导流管、进气罩、出气管、温度传感器、第一热传导管、盖板、第一传导套管、注液阀、第一导热板、支撑板、第二热传导管、第二传导套管、第二导热板、传热管、基层、保温层和隔热层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热量收集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对地热能源收集的结构较为单一和在热量收集时不具有防止热量流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剖视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第一地热传导机构剖视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第二地热传导机构剖视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热回收箱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7]图中:1近表层、2热回收箱、3抽气泵、4导流管、5进气罩、6出气管、7温度传感器、8第一地热传导机构、9液位传感器、10第二地热传导机构、11第一热传导管、12盖板、13第一传导套管、14注液阀、15第一导热板、16支撑板、17第二热传导管、18第二传导套管、19第二导热板、20控制终端、21传热管、22基层、23保温层、24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

图4,一种地热能源利用热量收集装置,包括近表层1,近表层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热回收箱2,热回收箱2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抽气泵3,抽气泵3的出气端贯穿至热回收箱2的内腔并连通有出气管6,抽气泵3的进气端连通有导流管4,导流管4远离抽气泵3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罩5,近表层1顶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地热传导机构8,热回收箱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地热传导机构10,热回收箱2的右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终端20,热回收箱2顶部的左侧贯穿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热回收箱2内腔的后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液位传感器9,热回收箱2包括基层22,基层2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保温层23,保温层2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24。
[0019]热回收箱2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阀,热回收箱2的右侧连通有排水阀。
[0020]第一地热传导机构8包括第一热传导管11,第一热传导管11镶嵌安装于近表层1的内腔,第一热传导管11的内腔焊接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导套管13,第一传导套管13的表面焊接有第一导热板15,第一热传导管11的顶部螺纹套设有盖板12,盖板12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注液阀14,第一传导套管13的顶部贯穿至盖板12的顶部,进气罩5螺纹套设于第一传导套管13的顶部。
[0021]第二地热传导机构10包括第二热传导管17,第二热传导管17镶嵌安装于近表层1的内腔,第二热传导管17的顶部与热回收箱2固定连接,第二热传导管17的内腔设置有第二
传导套管18,第二传导套管18的表面焊接有第二导热板19,第二传导套管18的顶部与热回收箱2固定连接,热回收箱2的内腔设置有传热管21,传热管21的底端与第二传导套管18连通。
[0022]保温层23为挤塑聚苯板,隔热层24为环氧树脂涂料。
[0023]抽气泵3的输入端与控制终端20电连接,温度传感器7和液位传感器9的输出端均与控制终端20电连接,注液阀14的进水端连通有供水设备,传热管21的上下两侧均焊接有导热块。
[0024]通过设置支撑板16,能够增加第一传导套管13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对第一热传导管11的内壁进行支撑,通过设置盖板12,能够防止第一热传导管11内的热气从第一热传导管11内飘出,通过设置第一导热板15,能够增加第一传导套管13受热的面积,通过设置第二导热板19,能够将第二热传导管17内的热量导入第二传导套管18内,通过设置导热块,能够加快传热管21对水液加热的速度,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7,能够对热回收箱2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设置液位传感器9,能够对热回收箱2内水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能源利用热量收集装置,包括近表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表层(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热回收箱(2),所述热回收箱(2)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抽气泵(3),所述抽气泵(3)的出气端贯穿至热回收箱(2)的内腔并连通有出气管(6),所述抽气泵(3)的进气端连通有导流管(4),所述导流管(4)远离抽气泵(3)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罩(5),所述近表层(1)顶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地热传导机构(8),所述热回收箱(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地热传导机构(10),所述热回收箱(2)的右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终端(20),所述热回收箱(2)顶部的左侧贯穿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热回收箱(2)内腔的后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液位传感器(9),所述热回收箱(2)包括基层(22),所述基层(2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保温层(23),所述保温层(2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能源利用热量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箱(2)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阀,所述热回收箱(2)的右侧连通有排水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能源利用热量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热传导机构(8)包括第一热传导管(11),所述第一热传导管(11)镶嵌安装于近表层(1)的内腔,所述第一热传导管(11)的内腔焊接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翡田诚薛智峰吴若楠
申请(专利权)人:西咸新区城市设施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