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中药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587817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心脑血管病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中药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芪10份,薏米5份,肉苁蓉2.5份,何首乌2.5份,天麻2.5份,附子1.66份,砂仁1.66份,吴茱萸1.66份,山楂2份,苦瓜2份,芦荟2份,决明子2份,绞股蓝2份,银杏叶2份,重楼2份,三七2份,地龙2份,牛膝3.33份,茶1.66份,蜂蜜5份。本方案功效补气活血化瘀解毒,降脂降糖降压通脉。用于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主治胆固醇、血脂、甘油、血糖值数升高,中老年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心脑梗塞、梗死,肥胖,糖尿病,眩晕耳鸣,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偏瘫。偏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中药配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心脑血管病防治
,具体是指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中药配方。

技术介绍

[0002]心脑血管病是当前首位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疾病,更趋于年轻化发展。探讨心脑血管病的本质病理,因为人体是个封闭的心脑血管血液和体液运输流通管道,虽有广大细小血管网络化的遍布全身无处不到的物质交换出入场所的代谢系统,但被过多的糖、脂等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中医谓之“浊毒”)造成“瘀堵”损害,所致血管管壁粥样硬化或固摄的脆性质变、或使管腔狭窄、血流迟滞,造成梗塞、梗死、溢血及脉管血压力度增高改变。中医认为是由于体质阳虚,使人体固有的自律性动力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地老化或被弱化,自然物质间水火蒸腾气化失司,血液成分转化、交换乏力,使寒湿痰凝瘀血性质的氧化代谢产物淤堵脉道所致。因此,寻求强化心脏本身泵力和增加脉管动力推动血行,运用和调动人体自身动力的“自愈保护功能+天然植物中草药的物化祛病”的作用,力图清理疏通脉道瘀堵,使血脉管道得到不断地更新和物理的缓冲余地而稳压降压,是试图针对性的解决这一核心本质病理机制的主要思维逻辑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中药配方。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中药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芪10份,薏米5份,肉苁蓉2.5份,何首乌2.5份,天麻2.5份,附子1.66份,砂仁1.66份,吴茱萸1.66份,山楂2份,苦瓜2份,芦荟2份,决明子2份,绞股蓝2份,银杏叶2份,重楼2份,三七2份,地龙2份,牛膝3.33份,茶1.66份,蜂蜜5份。
[0005]进一步地,所述茶为紫阳道地富硒茶。
[000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
[0008]步骤二,将上述组分黄芪、薏米、肉苁蓉、何首乌、天麻、附子、砂仁、吴茱萸、山楂、苦瓜、芦荟、决明子、绞股蓝、银杏叶、重楼、三七、地龙和牛膝研磨粉碎、混合,加入紫阳道地富硒茶冲泡好的茶水和蜂蜜,炼蜜制丸,晾晒干透即得成品。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丸剂直径5毫米。
[0010]采用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重用黄芪补气升阳,向外的张力效用推动血行通脉,直接扩张脉道及外周血管,物理性的缓冲扩容缓解血管痉挛紧张度,直击“脉道淤堵不通”病机要害,扶正固本的达到补气通脉降压目的;苁蓉为沙中寄生繁殖生长特性之品,温润补阳益阴得以气化;附子补火回阳,直接激动β

受体释放儿茶酚胺,增加心脏泵力和心肌收缩动力,提高葡萄糖利用度而产生降压降糖效用;苦瓜、芦荟、绞股蓝,
均为现代实验证明具有显著降脂、降糖、疏通脉道专病专药,抑制脉管自由基过氧脂质化损害;芦荟所含大黄素刺激肠道泻下通便,与苦瓜、绞股蓝合用为降脂降糖通便减肥药组完美配合;银杏叶含天然活性黄酮及苦内酯,具有溶解胆固醇而扩张血管,软化血管动脉硬化,且入中枢血脑屏障神经血管改善微循环和脑功能、解除梗塞/梗死微循环障碍,对于治疗高血压、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等都有明显效果,是公认防治心脑血管病最为理想药物,与其共为组成最强活血溶栓降压治疗心脑血管病专药药组;三七活血止血化瘀通脉;配地龙化瘀溶栓通脉降压。其中三成分量的重用牛膝苦酸引血下行补肝肾滋阴,与黄芪配伍使升降出入代谢有序,并抑制阳亢稳降血压;天麻入中枢镇静稳压,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使血压下降。通过以上用药抓纲携目的协力治其症结所在之标证。配方特点是重用黄芪补气旺血扩管通瘀降压;组银杏叶心脑扩管并入血脑屏障通路、与苦瓜、芦荟、绞股蓝药组集中功效的降脂、降糖、解毒,有效净化疏通心脑血管系统脉道,堪称是现代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病最佳药组配方。
[0011]组方原理:全方共计20味传统效验名贵中药材组成配方,本着中医药思维哲理,按照本质病理机制的主次,以君、臣、佐、使理论原则顺序组方。抓住病机的本质特点,以“补气通脉”为目标,解决主要症结所在而固本的药组为主君药;围绕求“气”而需众臣相辅,故遣苁蓉补肾阳、益精血,助先天阴阳水火双补得以蒸腾气化;薏米渗湿以助后天脾土运化浊毒,附子入心直接强化心脏本身泵力和走窜十二经脉全身脉道动力,合力固本强基扶正通脉;其目标在于清理疏通脉道积聚过多的寒湿痰凝血瘀的高糖、血脂、甘油、胆固醇等有害物质,之所以集降脂降糖、活血解毒、镇静降压的诸药药组为佐。
[0012]本方案补气活血化瘀解毒,降脂降糖降压通脉。用于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证见胆固醇、血脂、甘油、血糖值数升高,中老年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心脑梗塞、梗死,肥胖,糖尿病,眩晕耳鸣,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偏瘫。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实施例,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中药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芪10份,薏米5份,肉苁蓉2.5份,何首乌2.5份,天麻2.5份,附子1.66份,砂仁1.66份,吴茱萸1.66份,山楂2份,苦瓜2份,芦荟2份,决明子2份,绞股蓝2份,银杏叶2份,重楼2份,三七2份,地龙2份,牛膝3.33份,紫阳道地富硒茶1.66份,蜂蜜5份。
[001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步骤一,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
[0017]步骤二,将上述组分黄芪、薏米、肉苁蓉、何首乌、天麻、附子、砂仁、吴茱萸、山楂、苦瓜、芦荟、决明子、绞股蓝、银杏叶、重楼、三七、地龙和牛膝研磨粉碎、混合,加入紫阳道地富硒茶冲泡好的茶水和蜂蜜,炼蜜制直径5毫米丸剂,晾晒干透即得成品。
[0018]黄芪、苁蓉、薏米、附子补气推动血行通脉,补火温阳增强心脏泵力和脉道动力、渗湿健脾助运化浊,是针对主要本质病机固本强体之法。
[0019]重楼苦寒清热解毒,是云南白药配方主要成分之一,与三七合用大大的增强了活血解毒功效。所含皂甙鞣质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广谱性抑菌抗毒,抑制癌毒逆转录酶抗肿瘤,即使米粒大小入舌咀嚼即感清凉渗透,其活血解百毒功效可以感知。
[0020]苦瓜、芦荟、绞股蓝三药是降脂、降糖、通便,疏通血管沉积淤堵自由基,堪称是集降脂、降糖、活血、降压、通脉的完美组合。
[0021]银杏树叶是历经侏罗纪恐龙至冰川时期保留下来的原始生物“活化石”。所含天然活性黄酮及苦内酯具有溶解胆固醇扩张血管,清理疏通血管并入脑神经血管血脑屏障改善微循环。三七活血止血化瘀,推陈致新通脉;地龙活血溶栓降压通脉。牛膝苦酸引血下行逐瘀通经,所含多糖、蜕皮甾酮激素提高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低血清过氧化脂质形成,具有清除胆固醇,降血脂,抑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芪10份,薏米5份,肉苁蓉2.5份,何首乌2.5份,天麻2.5份,附子1.66份,砂仁1.66份,吴茱萸1.66份,山楂2份,苦瓜2份,芦荟2份,决明子2份,绞股蓝2份,银杏叶2份,重楼2份,三七2份,地龙2份,牛膝3.33份,茶1.66份,蜂蜜5份。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茶为紫阳道地富硒茶。3.一种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代金
申请(专利权)人:安康市残联精神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