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结构及其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813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结构及其电动车,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包括车架和车厢体,车厢体其中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拉伸隔离组件和侧开门装置,拉伸隔离组件包括设置在车厢体内侧壁上的安装槽,安装槽内活动设置有拉伸板,侧开门装置包括开设在车厢体侧壁上的门槽,门槽内通过铰接轴铰接有侧开门,侧开门上开设有转动门安装槽,转动门安装槽内设置有转动门组件,转动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转动门安装槽内的外圆环框架,外圆环框架内转动嵌设有转动环,转动环内设置有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第二半圆板朝向车厢体的半圆形端面上设置有重力锁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通过多种方式的调节实现对货物下料量的控制,避免货物出料堆积等优点。等优点。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卸结构及其电动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
,具体涉及一种自卸结构及其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三轮自卸车作为运输装载的主力产品,是三轮车品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目前大多数的电动三轮车上的自卸结构都是固定式车厢,即车厢水平固定在车架上时,不方便货物的装卸;也有部分使用铰接和气缸推动的可翻转结构,即将车厢底面的一端转动轴铰接在车架上,将车厢底面的另一端通过举升气缸与车架连接,同时在车厢的外壁上设置有厢门,卸货时,先打开厢门,再启动举升气缸推动车厢以转动轴为轴进行转动,实现车厢的翻转,进而使得车厢内的货物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厢门出料实现卸料作业。
[0003]但是这种结构车厢的设置,在卸料时由于缺少对货物出料的限制,通过车厢的翻转,货物容易在厢门位置处出现堆积现象,反而不利于车厢内的货物排出;且在货物拿取或放置时都需要将厢门整体打开;特别是放置长度长于车厢长度的长条杆状货物时,容易出现放置不稳的现象;同时,当需要两种货物同时运输时,随着在运输途中颠簸的产生,车厢内的货物也容易出现混淆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和车厢体(2),车厢体(2)转动设置在车架(1)上,车厢体(2)的顶部为开口状,车厢体(2)其中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拉伸隔离组件(3)和侧开门装置(4),拉伸隔离组件(3)包括设置在车厢体(2)内侧壁上的安装槽(31),安装槽(31)内活动设置有拉伸板(32),侧开门装置(4)包括开设在车厢体(2)侧壁上的门槽(41),门槽(41)内通过铰接轴(411)铰接有侧开门(42),侧开门(42)上开设有转动门安装槽(43),转动门安装槽(43)内设置有转动门组件(5),车架(1)靠近侧开门装置(4)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延伸支撑组件(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动门安装槽(43)为圆形通槽结构,转动门组件(5)包括固定设置在转动门安装槽(43)内的外圆环框架(51),外圆环框架(51)内转动嵌设有转动环(52),外圆环框架(51)与转动环(52)共轴线,转动环(52)内设置有第一半圆板(521)和第二半圆板(522),第一半圆板(521)固定设置在转动环(52)内,第二半圆板(522)的直线边通过翻转轴(523)与第一半圆板(521)的直线边之间转动连接,且翻转轴(523)的轴心线位于转动环(52)的直径上,第二半圆板(522)朝向车厢体(2)的半圆形端面上设置有重力锁组件(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卸结构,其特征在于,拉伸板(32)包括固定插杆(321),固定插杆(321)为矩形杆状结构,安装槽(31)的对立两内壁上均设置有限位槽(322),固定插杆(321)的对立两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左限位滑块(323)和多个右限位滑块(324),左限位滑块(323)和右限位滑块(324)分别滑动设置在相应位置的限位槽(322)内,固定插杆(321)朝向侧开门装置(4)端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波浪状板(325),波浪状板(325)远离固定插杆(321)的一端设置有U形活动杆(326),重力锁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祥俊
申请(专利权)人:丰县杰兰特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