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训练用可变化的双杠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763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领域,具体为一种体育训练用可变化的双杠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底杆,所述支撑底杆的顶端铰接有支撑顶杆,所述支撑顶杆的顶端内部套设有调节杆,所述支撑顶杆的内壁中固定有锁定组件。该种体育训练用可变化的双杠,通过调节杆推动驱动板下移,致使驱动板内侧的齿槽与驱动齿轮啮合,从而带动两组驱动丝杆转动,进而致使两组夹持板丝杆的作用下相向而行,解除对限制块的固定,从而使得限制块、限制杆和活塞通过重力下移,解除对支撑顶杆的锁定,进而可实现对支撑顶杆的折叠,降低中心和减少占地空间,方便设备的运送和存放。方便设备的运送和存放。方便设备的运送和存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育训练用可变化的双杠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杠领域,具体为一种体育训练用可变化的双杠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双杠作为一种体育锻炼器材步入人们的生活中,广泛方便在公园、学校等领域,尤其是在学校中,为了保障有效的学习,适当的体育训练十分重要,因而双杠也作为体育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器材,通过双杠能够锻炼胸肌、肱三头肌、三角肌,是锻炼胸部力量,长期坚持可锻炼肌力,美化肌肉线条,强身健体,增加抵抗力。
[0003]伴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的双杆也出现可移动式的,但是在双杆使用时,往往需要人员将双杆搬出器材库,进行安放,但是由于双杆自身较高,重心过高,在人员搬离过程中,十分容易发生倾倒,造成搬运的不便,而且占地空间过大,因而需要对双杠进行变化,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搬运,其次现有的双杆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但是双杆不便于同时对双杆的两端进行同步调节,使得容易在调节过程发生倾斜等情况发生,造成不便,并且当学生在夜间进行自行训练时,由于环境过于昏暗,使得不方便学生去判断双杠的位置,不方便上手进行训练,使得不方便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育训练用可变化的双杠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育训练用可变化的双杠,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底杆,所述支撑底杆的顶端铰接有支撑顶杆,所述支撑顶杆的顶端内部套设有调节杆,所述支撑顶杆的内壁中固定有锁定组件;
[0005]所述调节杆的底端固定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驱动组件呈水平设置,所述调节杆的顶端固定有扶手杆,所述扶手杆的外壁上套设有塑胶套,所述扶手杆的内壁中固定有驱动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定位杆和传动轴,所述定位杆的底端与支撑顶杆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的内壁呈中空设置,所述传动轴的两侧轴端分别与定位杆的两端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外壁上套接有驱动齿轮,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延伸至定位杆的外壁并固定连接有锁定件。
[0007]优选的,所述锁定件包括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的一端与支撑顶杆的内壁转动连接,且驱动丝杆的另一端与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的外壁与支撑顶杆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驱动丝杆为双向丝杆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锁定件还包括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顶端侧壁与驱动丝杆的外壁呈螺纹连接,所述夹持板关于驱动丝杆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夹持板的底端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壁与定位杆的外壁呈插接设置,所述夹持板的后端外轮廓与收纳槽的内轮廓相匹配。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板的内壁上开设有槽口,且槽口的内侧等间距水平开设有多个齿槽,并且多个齿槽与驱动齿轮之间呈啮合设置,所述驱动板与驱动齿轮之间呈水平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锥形齿轮组,所述锥形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轴端与扶手杆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锥形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轴端延伸至调节杆的外壁并固定有旋钮,所述锥形齿轮组中的从动齿轮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杆,所述转动轴杆的底端固定有丝杆滑台,所述丝杆滑台中的丝杆底端固定连接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的顶壁上开设有两端大小相同的滑槽,且限制板的外壁与调节杆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1]所述锥形齿轮组关于扶手杆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锥形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之间通过转杆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杆和固定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丝杆滑台中的滑块侧壁铰接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插块,所述限制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插块滑动配合设置的滑动槽,所述限制板的两端均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与支撑顶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呈等间距竖直分布在支撑顶杆的两侧内壁上。
[0013]优选的,所述塑胶套包括安装仓,所述安装仓的外壁与塑胶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仓的内部套设有磁吸块,所述磁吸块的顶端固定有荧光块,所述磁吸块与荧光块之间开设有限制槽,所述安装仓的两端侧壁上固定有橡胶块,且橡胶块的外轮廓与限制槽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荧光块的顶端涂设有夜光粉。
[0014]一种体育训练用可变化的双杠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5]S1、当工作人员需要进行高度调节时,可先转动其中一组扶手杆中的旋钮进行转动,致使通过锥形齿轮组,带动锥形齿轮组中从动齿轮底端的转动杆转动,然后转动杆带动丝杆滑台中的丝杆转动,丝杆滑台中的滑块向上移动,利用两组铰接的连接杆和限制板顶壁上的两组滑槽的设置,带动两组插块向着限制板的内部移动,这时两组插块移出两个相邻固定块之间,解除对调节的限制,这时可实现对调节杆的调节。
[0016]S2、同上所述的,由于锥形齿轮组关于扶手杆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锥形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之间通过转杆固定连接,致使当旋钮转动时,会同时驱动;两组锥形齿轮组的运作,从而同时解除两组调节杆中的固定结构,可实现对整个扶手杆两端的同步调节,避免发生卡顿,造成调节不便。
[0017]S3、接着当工作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输送时,可通过气门嘴的设置,可手动按压气门嘴芯,打开气门嘴,这时通过转动旋钮,同上所述的,解除对调节杆的固定结构,工作人员持续下移调节杆,调节杆底端的驱动板向下不断移动,直至驱动板上的直齿与驱动齿轮的齿槽相啮合,伴随着驱动板下移,利用驱动板推动驱动齿轮转动,通过驱动齿轮带动两侧的驱动丝杆转动,由于驱动丝杆为双向丝杆,致使驱动丝杆上的两组夹持块向后对向移动,解除对限制块的夹持,这时限制块会通过限制杆的自身重力向下移动,并推动活塞下移,将气仓内部多余的空气通过气门嘴排出,致使限制块移出支撑顶杆,从而解除对支撑顶杆的固定,进而可转动支撑顶杆,将支撑顶杆折叠起来,同理可对另一组支撑顶杆进行相同的操作,将两组支撑顶杆折叠起来,通过外部板带进行捆绑,从而方便降低整个装置的重心和减少装置的占地空间,方便进行运送。
[0018]S4、通过塑胶套的设置,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增加用户手部与设备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金属材质的扶手杆摩擦力过小,容易造成用户在进行高难度训练时,发生不必要的摔
落,便于安全使用。
[0019]S5、在装置组装时,工作人员可将荧光块底端的磁性块插入安装仓中,伴随着磁吸块的下移,将橡胶块挤压至一端,致使磁吸块移动至最低端时,橡胶块与限制槽齐平,致使橡胶块回弹,进行荧光块的安装,并且通过安装多组荧光块以及荧光块顶端涂抹的夜光粉的设置,方便荧光块在白天进行吸收光线,在环境昏暗或晚上时,能够发生光亮,对整个设备进行突出显示,方便用户在夜间进行训练,避免环境过于昏暗,造成使用不便,同时也便于设备的外观美化。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伴随着调节杆的持续下移,调节杆推动驱动板下移,致使驱动板内侧的齿槽与驱动齿轮啮合,从而带动两组驱动丝杆转动,进而致使两组夹持板丝杆的作用下相向而行,解除对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训练用可变化的双杠,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底杆(2),所述支撑底杆(2)的顶端铰接有支撑顶杆(3),所述支撑顶杆(3)的顶端内部套设有调节杆(4),所述支撑顶杆(3)的内壁中固定有锁定组件(5);所述调节杆(4)的底端固定有驱动板(6),所述驱动板(6)与驱动组件(9)呈水平设置,所述调节杆(4)的顶端固定有扶手杆(7),所述扶手杆(7)的外壁上套设有塑胶套(8),所述扶手杆(7)的内壁中固定有驱动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训练用可变化的双杠,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5)包括定位杆(51)和传动轴(52),所述定位杆(51)的底端与支撑顶杆(3)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51)的内壁呈中空设置,所述传动轴(52)的两侧轴端分别与定位杆(51)的两端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52)的外壁上套接有驱动齿轮(53),所述传动轴(52)的两端均延伸至定位杆(51)的外壁并固定连接有锁定件(5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育训练用可变化的双杠,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54)包括驱动丝杆(541),所述驱动丝杆(541)的一端与支撑顶杆(3)的内壁转动连接,且驱动丝杆(541)的另一端与传动轴(5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51)的外壁与支撑顶杆(3)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驱动丝杆(541)为双向丝杆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体育训练用可变化的双杠,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54)还包括夹持板(542),所述夹持板(542)的顶端侧壁与驱动丝杆(541)的外壁呈螺纹连接,所述夹持板(542)关于驱动丝杆(541)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夹持板(542)的底端固定有导向杆(543),所述导向杆(543)的外壁与定位杆(51)的外壁呈插接设置,所述夹持板(542)的后端外轮廓与收纳槽的内轮廓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训练用可变化的双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杆(2)包括气仓(21)和限制杆(23),所述气仓(21)的外壁与支撑底杆(2)的内壁固定连接,气仓(21)的内部设置有可竖直移动的活塞(22),所述限制杆(23)的底端与活塞(2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限制杆(23)的两端延伸至支撑底杆(2)的外壁并贯穿支撑顶杆(3)的内壁,所述限制杆(23)顶端固定有限制块(24),所述限制块(24)的外轮廓与夹持板(542)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气仓(21)的外壁上连通有气门嘴(25)。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育训练用可变化的双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6)的内壁上开设有槽口,且槽口的内侧等间距水平开设有多个齿槽,并且多个齿槽与驱动齿轮(53)之间呈啮合设置,所述驱动板(6)与驱动齿轮(53)之间呈水平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训练用可变化的双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锥形齿轮组(91),所述锥形齿轮组(91)中的主动齿轮轴端与扶手杆(7)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锥形齿轮组(91)中的主动齿轮轴端延伸至调节杆(4)的外壁并固定有旋钮,所述锥形齿轮组(91)中的从动齿轮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杆(92),所述转动轴杆(92)的底端固定有丝杆滑台(93),所述丝杆滑台(93)中的丝杆底端固定连接有限制板(94),所述限制板(94)的顶壁上开设有两端大小相同的滑槽,且限制板(94)的外壁与调节杆(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齿轮组(91)关于扶手杆(7)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锥形齿轮组(91)中的主动齿轮之间通过转杆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体育训练用可变化的双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
(9)还包括连接杆(95)和固定块(97),所述连接杆(95)的一端与丝杆滑台(93)中的滑块侧壁铰接设置,所述连接杆(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