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恒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46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恒温器,包括一侧铰接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面壳,所述面壳内设置有带显示屏和按键的温度控制电路板、电池管理电路板,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板靠近下壳体的一侧依次固定有锂电池、隔热棉、中框、PI加热模块、加热铝块,所述加热铝块靠近下壳体的一侧形成有两个平行且竖向设置的加热凹槽A、加热凹槽B,所述加热凹槽A、加热凹槽B之间通过S型凹槽连通,所述加热凹槽A的上部设置有缺液报警传感器,可以在输液完成时,及时进行提醒,可以手动解除报警,能够很好的避免在S型凹槽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出现弯折锁闭的情形,采用电池供电,使用更加方便。使用更加方便。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恒温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恒温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恒温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治疗过程中上,输液是治病的重要途径,但在输液过程中,常会因低温药液输注导致患者四肢发冷、麻木、疼痛,呕吐,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血管痉挛等症状,以及因药液过凉导致药效不会被身体快速吸收等问题,尤其是老年患者、婴幼儿和身体抵抗力低下者,若长期进行低温输液,容易引发血管硬化,尤其秋、冬季节更为明显。
[0003]所以亟需一种输液恒温器来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 101537219A公开了一种电子输液恒温器,但是其具有以下缺点:1、上述输液恒温器采用电源线输入电源,需要配合插座等使用,使用不够方便;2、上述输液恒温器功能比较单一,不具备缺液报警功能,也不具备报警解除;3、上述输液恒温器采用直管段加热模式,加热距离较短,加热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液恒温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液恒温器,包括一侧铰接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面壳,所述面壳内设置有带显示屏和按键的温度控制电路板、电池管理电路板,所述面壳上固定设置有与温度控制电路板对应的贴膜按键,所述下壳体包括依次固定设置的后盖壳体、均匀散热板、后盖加强壳体,所述后盖壳体的一侧与面壳的一侧铰接固定,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板靠近下壳体的一侧依次设置有锂电池、隔热棉、中框、PI加热模块、加热铝块,所述锂电池、隔热棉、中框、PI加热模块、加热铝块与面壳呈整体固定设置,所述加热铝块靠近下壳体的一侧形成有两个平行且竖向设置的加热凹槽A、加热凹槽B,所述加热凹槽A、加热凹槽B之间通过S型凹槽连通,所述中框上安装有与加热凹槽A对应的缺液报警传感器,所述加热铝块靠近PI加热模块的一侧对应设置有温控开关固定凹槽,所述温控开关固定凹槽内固定有用于检测加热铝块温度的温控开关,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盖合后形成有与加热凹槽A、加热凹槽B、S型凹槽对应的输液管通道,所述加热铝块上安装有与输液管通道进液口和出液口对应的用于调节输液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板与PI加热模块、缺液报警传感器、温控开关、电池管理电路板、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面壳远离铰接轴的一侧与后盖壳体采用可打开的磁吸式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板与锂电池之间固定有减震泡沫垫片,所述减震泡沫垫片与锂电池黏贴固定。
[0009]优选地,所述面壳上部固定有发光LOGO,所述发光LOGO与温度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贴膜按键与面壳黏贴固定。
[0011]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板、电池管理电路板通过螺钉一与面壳固定。
[0012]优选地,所述锂电池通过电池固定挡片与面壳固定。
[0013]优选地,所述隔热棉与锂电池黏贴固定,所述PI加热模块与加热铝块黏贴固定,所述加热铝块通过螺钉二与中框固定,所述中框靠近下壳体的一侧形成有与加热铝块对应的铝块凹槽,所述中框与面壳卡扣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均匀散热板黏贴在后盖加强壳体背面,所述后盖加强壳体与后盖壳体卡扣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温控开关设置的限定温度为50度,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蜂鸣器、与蜂鸣器对应的报警解除按键、以及温度加控制按键、温度减控制按键。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专利技术采用锂电池供电的模式,不需要使用电源线,使用更加方便。
[0018]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缺液报警传感器,可以在输液完成时,及时进行提醒,避免出现输液事故。
[0019]3、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报警解除按键,可以在发生误报警或报警解除时,及时关闭报警。
[0020]4、本专利技术采用在S型凹槽进、出口处设置平行的过渡进出凹槽,既能增加加热长度,提高加热效率,又因为在S型凹槽的进口端和出口端采用平行设置的竖向凹槽,能够很好的避免在S型凹槽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出现弯折锁闭的情形,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加热铝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加热铝块的背面结构示意;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按键布置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中框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贴膜按键;2、面壳;3、温度控制电路板;301、螺钉一;4、减震泡沫垫片;5、电池管理电路板;6、锂电池;7、隔热棉;8、电池固定挡片;9、发光LOGO;10、PI加热模块;1001、螺钉二;11、缺液报警传感器;12、温控开关;13、加热铝块;1301、加热凹槽A;1302、加热凹槽B;1303、S型凹槽;1304、温控开关固定凹槽;1305、温度传感器;14、中框;1401、铝块凹槽;15、后盖加强壳体;16、均匀散热板;17、后盖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输液恒温器,包括一侧铰接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
壳体包括面壳2,所述面壳2内设置有带显示屏和按键的温度控制电路板3、电池管理电路板5,所述面壳2上固定设置有与温度控制电路板3对应的贴膜按键1,所述下壳体包括依次固定设置的后盖壳体17、均匀散热板16、后盖加强壳体15,所述后盖壳体17的一侧与面壳2的一侧铰接固定,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板3靠近下壳体的一侧依次设置有锂电池6、隔热棉7、中框14、PI加热模块10、加热铝块13,所述锂电池6、隔热棉7、中框14、PI加热模块10、加热铝块13与面壳2呈整体固定设置,所述加热铝块13靠近下壳体的一侧形成有两个平行且竖向设置的加热凹槽A1301、加热凹槽B1302,所述加热凹槽A1301、加热凹槽B1302之间通过S型凹槽1303连通,所述中框14上安装有与加热凹槽A1301对应的缺液报警传感器11,所述加热铝块13靠近PI加热模块10的一侧对应设置有温控开关固定凹槽1304,所述温控开关固定凹槽1304内固定有用于限制加热铝块13加热温度的温控开关12,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盖合后形成有与加热凹槽A1301、加热凹槽B1302、S型凹槽1303对应的输液管通道,所述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恒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铰接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面壳(2),所述面壳(2)内设置有带显示屏和按键的温度控制电路板(3)、电池管理电路板(5),所述面壳(2)上固定设置有与温度控制电路板(3)对应的贴膜按键(1),所述下壳体包括依次固定设置的后盖壳体(17)、均匀散热板(16)、后盖加强壳体(15),所述后盖壳体(17)的一侧与面壳(2)的一侧铰接固定,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板(3)靠近下壳体的一侧依次设置有锂电池(6)、隔热棉(7)、中框(14)、PI加热模块(10)、加热铝块(13),所述锂电池(6)、隔热棉(7)、中框(14)、PI加热模块(10)、加热铝块(13)与面壳(2)呈整体固定设置,所述加热铝块(13)靠近下壳体的一侧形成有两个平行且竖向设置的加热凹槽A(1301)、加热凹槽B(1302),所述加热凹槽A(1301)、加热凹槽B(1302)之间通过S型凹槽(1303)连通,所述中框(14)上安装有与加热凹槽A(1301)对应的缺液报警传感器(11),所述加热铝块(13)靠近PI加热模块(10)的一侧对应设置有温控开关固定凹槽(1304),所述温控开关固定凹槽(1304)内固定有用于限制加热铝块(13)加热温度的温控开关(12),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盖合后形成有与加热凹槽A(1301)、加热凹槽B(1302)、S型凹槽(1303)对应的输液管通道,所述加热铝块(13)上安装有与输液管通道进液口和出液口对应的用于调节输液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305),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板(3)与PI加热模块(10)、缺液报警传感器(11)、温控开关(12)、电池管理电路板(5)、温度传感器(1305)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子杰谭明会陈锋陶晓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三十六点六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