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湿修护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746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湿修护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保湿修护霜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A相:乳化剂0.65~1.2份、润肤剂20.0~26.0份、角鲨烷4.0~8.0份、鲸蜡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湿修护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
,具体涉及一种保湿修护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体重的70%是水分,而皮肤是人体的贮水库,含水量约占体重的18~20%。健康的皮肤应该是光滑滋润且富有弹性的,缺水的皮肤是不健康的皮肤。皮肤如果缺水,轻则导致皮肤干燥起皱而提前老化;重则导致皮肤皴裂,细菌和病毒极易从皴裂处进入人体,从而轻易突破皮肤这个保护人体的第一道屏障,进而使人体感染各种各样的疾病。因此,保证皮肤拥有充足的水分对于维持机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0003]对于传统的保湿化妆品来说,由于配方上的缺陷导致其透皮吸收效果不佳、吸收率低,补水和锁水能力均较弱,保湿效果不够持久。因此,开发具有高效保湿作用的新配方保湿化妆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保湿修护霜及其制备方法。该保湿修护霜能够增强对皮肤的保湿效果,同时选用天然的植物组分有效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性。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湿修护霜,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A相:乳化剂0.65~1.2份、润肤剂20.0~26.0份、角鲨烷4.0~8.0份、鲸蜡基

PG羟乙基棕榈酰胺1.0~8.0份,B相:尿囊素0.1~0.2份、甘油8.0~15.0份、稳定剂0.9~1.7份、水45.0~50.0份,C相:马齿苋提取物0.8~1.5份,D相:对羟基苯乙酮0.2~0.5份、1,2<br/>‑
己二醇0.2~0.5份、野大豆(GLYCINE SOJA)蛋白0.2~0.5份。
[0006]优选地,所述保湿修护霜,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A相:乳化剂1.0份、润肤剂24.0份、角鲨烷6.0份、鲸蜡基

PG羟乙基棕榈酰胺6.0份,B相:尿囊素0.15份、甘油10.0份、稳定剂1.1份、水48.0份,C相:马齿苋提取物1.2份,D相:对羟基苯乙酮0.4份、1,2

己二醇0.4份、野大豆(GLYCINE SOJA)蛋白0.4份。
[0007]优选地,所述鲸蜡基

PG羟乙基棕榈酰胺、野大豆(GLYCINE SOJA)蛋白和角鲨烷的质量比为(5~16):1:(10~20)。
[0008]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为PEG

3聚二甲基硅氧烷、PEG

10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优选地,所述润肤剂为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为氯化钠、硫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一种所述保湿修护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将A相物料依次加入,加热,搅拌均匀,得到A相混合物;
[0013]S2、将B相物料依次加入,加热,搅拌均匀,得到B相混合物;
[0014]S3、将步骤S2的B相混合物加入到步骤S1的A相混合物中,高速均质,保温,降温后
加入预溶好的C、D相,低速均质,即得保湿修护霜。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S1、S2中加热至82~85℃。
[0016]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高速均质的速度为2500~3000转/分,时间为5~8分钟;所述低速均质的速度为1200~1800转/分,时间为5~7分钟。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保温时间为5~7分钟,降温为降至38℃以下。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中的鲸蜡基

PG羟乙基棕榈酰胺、野大豆蛋白、角鲨烷组分复配使用,能够更好的促进鲸蜡基

PG羟乙基棕榈酰胺向皮肤渗透,发挥更好的皮肤保湿修复效果。
[0020](2)本专利技术中选用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可以形成一层防护膜,既可以防止皮肤水分散失,又可以抗紫外线,同时硅油类油脂透气又清爽,不会增加皮肤负担。
[0021](3)本专利技术中尿囊素和马齿苋提取物可以协同增效提升抗炎、抗菌性,减少皮肤刺激性,同时马齿苋提取物中含有黄酮和皂甙,具有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对比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4]实施例和对比例组分的原料来源信息如表1所示。
[0025]表1
[0026][0027]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保湿修护霜及其制备方法
[0028]配方:A相:乳化剂6.5g、润肤剂200g、角鲨烷40g、鲸蜡基

PG羟乙基棕榈酰胺10g,B相:尿囊素1g、甘油80g、稳定剂9g、水450g,C相:马齿苋提取物8g,D相:对羟基苯乙酮2g、1,2

己二醇2g、野大豆(GLYCINE SOJA)蛋白2g。
[0029]其中乳化剂为PEG

3聚二甲基硅氧烷、PEG

10聚二甲基硅氧烷;润肤剂为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稳定剂为氯化钠、硫酸镁。
[0030]制备方法:
[0031]S1、将A相物料依次加入,加热至82℃,搅拌均匀,得到A相混合物;
[0032]S2、将B相物料依次加入,加热至82℃,搅拌均匀,得到B相混合物;
[0033]S3、将步骤S2的B相混合物加入到步骤S1的A相混合物中,2500转/分高速均质8分钟,保温5分钟,降温至35℃后加入预溶好的C、D相,1200转/分低速均质7分钟,即得保湿修护霜。
[0034]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保湿修护霜及其制备方法
[0035]配方:A相:乳化剂10g、润肤剂240g、角鲨烷60g、鲸蜡基

PG羟乙基棕榈酰胺60g,B相:尿囊素1.5g、甘油100g、稳定剂11g、水480g,C相:马齿苋提取物12g,D相:对羟基苯乙酮4g、1,2

己二醇4g、野大豆(GLYCINE SOJA)蛋白4g。
[0036]其中乳化剂为PEG

3聚二甲基硅氧烷、PEG

10聚二甲基硅氧烷;润肤剂为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稳定剂为氯化钠、硫酸镁。
[0037]制备方法:
[0038]S1、将A相物料依次加入,加热至83℃,搅拌均匀,得到A相混合物;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湿修护霜,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A相:乳化剂0.65~1.2份、润肤剂20.0~26.0份、角鲨烷4.0~8.0份、鲸蜡基

PG羟乙基棕榈酰胺1.0~8.0份,B相:尿囊素0.1~0.2份、甘油8.0~15.0份、稳定剂0.9~1.7份、水45.0~50.0份,C相:马齿苋提取物0.8~1.5份,D相:对羟基苯乙酮0.2~0.5份、1,2

己二醇0.2~0.5份、野大豆蛋白0.2~0.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保湿修护霜,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A相:乳化剂1.0份、润肤剂24.0份、角鲨烷6.0份、鲸蜡基

PG羟乙基棕榈酰胺6.0份,B相:尿囊素0.15份、甘油10.0份、稳定剂1.1份、水48.0份,C相:马齿苋提取物1.2份,D相:对羟基苯乙酮0.4份、1,2

己二醇0.4份、野大豆蛋白0.4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保湿修护霜,其特征在于,所述鲸蜡基

PG羟乙基棕榈酰胺、野大豆蛋白和角鲨烷的质量比为(5~16):1:(10~20)。4.如权利要求1所述保湿修护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祖银王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伯德创研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