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压裂孔的压裂滑套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10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压裂孔的压裂滑套组件,包括:筒体,筒体内具有流沙通道,筒体侧壁上开有与流沙通道连通的安装孔,压裂孔内设有盲板或调节板,盲板或调节板与筒体可拆卸连接,调节板内上开有与流沙通道连通的压裂孔,调节板的型号有多种,不同型号调节板的压裂孔直径不同;滑筒,滑筒安装于筒体内侧,滑筒封堵压裂孔;卡套,卡套用于卡紧滑筒相,并驱动滑筒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根据勘探到的地质条件,在相应深度的筒体上的安装孔内,调整盲板和调节板的数量,且可以选择具有最合适压裂孔直径的调节板,通过调节压裂孔的数量及直径,可以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的压裂作业,进而保证压裂效果。保证压裂效果。保证压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压裂孔的压裂滑套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压裂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压裂孔的压裂滑套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页岩气的开采中,分段压裂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时,需要通过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对长达数十至上百米的水平井段进行逐级压裂。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再采用投球法逐级压裂。具体地,每隔一端距离的两个套管之间设置一组滑筒和筒体,筒体上具有压裂孔,滑筒和筒体之间通过受力截断件连接。上述滑筒、筒体和受力截断件组成整套压裂滑套组件。
[0004]这样的结构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筒体上的压裂孔的数量和直径是固定的,不能根据地质勘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压裂孔的数量越多,流沙越分散,压裂的范围大,但是压裂的深度越浅,压裂孔的直径越小,流沙的压强越大,压裂深度更好,(有些地质条件需要压裂深度较深,有些地质条件需要压裂的角度范围较大);第二,筒体的材质为普通的钢制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压裂作业后,流沙会磨损压裂孔,导致压裂孔的直径增大,无法达到最佳的压裂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便于调节压裂孔的压裂滑套组件,以期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便于调节压裂孔的压裂滑套组件,包括:
[0008]筒体,所述筒体内具有流沙通道,所述筒体侧壁上开有与流沙通道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压裂孔内设有盲板或调节板,所述盲板或调节板与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板内上开有与流沙通道连通的压裂孔,所述调节板的型号有多种,不同型号调节板的压裂孔直径不同;
[0009]滑筒,所述滑筒安装于筒体内侧,所述滑筒封堵压裂孔;
[0010]卡套,所述卡套用于卡紧滑筒相,并驱动滑筒移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均为42铬钼合金钢材质的结构件,硬度大于55HRC。
[0012]进一步的,所述滑筒内侧开有环形卡紧凹槽;
[0013]所述卡套侧壁上设有与卡紧凹槽相匹配的环形卡紧凸台,所述卡套侧壁上开有与环形卡紧凸台相对应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卡套方向设置;
[0014]密封球,所述密封球用于密封卡套的端口。
[0015]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卡紧凹槽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环形卡紧凹槽分别为依次设置的卡紧凹槽一、卡紧凹槽二、卡紧凹槽三;
[0016]所述卡套侧壁上依次设有与卡紧凹槽一、卡紧凹槽二、卡紧凹槽三相匹配的卡紧
凸台一、卡紧凸台二、卡紧凸台三。
[0017]进一步的,所述卡紧凹槽一临近卡紧凹槽二的一端的内侧边沿采用倒角结构;
[0018]所述卡紧凹槽三远离卡紧凹槽二的一端的内侧边沿采用倒角结构。
[0019]进一步的,所述滑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滑套、第二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内侧开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滑套临近第一滑套的一端固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外侧开有第一滑套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滑套与第一滑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套与第二滑套之间设有卡环;
[0020]所述第一滑套内依次设有卡紧凹槽一、卡槽,所述卡环与卡槽之间形成卡紧凹槽二,所述第二滑套内设有卡紧凹槽三;
[0021]所述卡环临近卡紧凹槽一的一端的外侧边沿采用倒角结构;
[0022]进一步的,所述卡环为42铬钼合金钢材质的结构件,硬度大于55HRC。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套远离第一滑套的一端固设有止退部,所述止退部外侧设有环形止退凸台一,所述环形止退凸台一临近第一滑套的端面为垂直于第二滑套轴线的平面,所述环形止退凸台一远离第一滑套的端面为倾斜面;
[0024]所述筒体内设有与环形止退凸台一相对应的环形止退凸台二,所述环形止退凸台二临近第一滑套的端面为倾斜面,所述环形止退凸台远离第一滑套的端面为垂直于第二滑套轴线的平面。
[0025]进一步的,所述滑筒还包括与第二滑套连接的防护套,所述第二滑套远离第一换套的一端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防护套临近第二滑套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防护套与第二滑套螺纹连接,所述防护套远离第二滑套的一端位于下连接套的内侧。
[0026]进一步的,所述滑筒的侧壁开有两个环形密封槽,两个所述环形密封槽分别位于压裂孔的上侧和下侧,两个所述环形密封槽内均设有密封圈。
[0027]进一步的,所述滑筒的型号有多种,不同型号滑筒的卡紧凹槽一、卡紧凹槽二、卡紧凹槽三的位置和宽度均不相同,所述滑筒的型号有多种,不同型号滑筒的环形卡紧凸台的位置和宽度均不相同,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滑筒。
[0028]进一步的,所述压裂滑套还包括受力截断件,所述受力截断件穿设在所述筒体和滑筒之间以将筒体和所述滑筒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受力截断件受预定外力作用断裂。
[002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压裂孔的压裂滑套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0](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压裂孔的压裂滑套组件,根据勘探到的地质条件,在相应深度的筒体上的安装孔内,调整盲板和调节板的数量,且可以选择具有最合适压裂孔直径的调节板,通过调节压裂孔的数量及直径,可以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的压裂作业,进而保证压裂效果。
附图说明
[0031]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压裂滑套组件爆炸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筒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滑套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说明:
[0038]1、筒体;2、滑筒;3、卡套;4、密封球;5、上连接套;6、下连接套;7、受力截断件;8、防护套;9、调节板;10、盲板;101、安装孔;102、限位孔;103、环形止退凸台二;201、第一滑套;202、卡环;203、第二滑套;204、止推部;20101、卡紧凹槽一;20102、密封槽;20103、限位槽;20104、卡槽;20301、卡紧凹槽三;20401、环形止退凸台一;20402、豁口;301、卡紧凸台一;302、卡紧凸台二;303、卡紧凸台三;304、条形孔;901、压裂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压裂孔的压裂滑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内具有流沙通道,所述筒体(1)侧壁上开有与流沙通道连通的安装孔(101),所述压裂孔(901)内设有盲板(10)或调节板(9),所述盲板(10)或调节板(9)与筒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板(9)内上开有与流沙通道连通的压裂孔(901),所述调节板(9)的型号有多种,不同型号调节板(9)的压裂孔(901)直径不同;滑筒(2),所述滑筒(2)安装于筒体(1)内侧,所述滑筒(2)封堵压裂孔(901);卡套(3),所述卡套(3)用于卡紧滑筒(2)相,并驱动滑筒(2)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压裂孔的压裂滑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9)为42铬钼合金钢材质的结构件,硬度大于55HRC。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压裂孔的压裂滑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筒(2)内侧开有环形卡紧凹槽;所述卡套(3)侧壁上设有与卡紧凹槽相匹配的环形卡紧凸台,所述卡套(3)侧壁上开有与环形卡紧凸台相对应的条形孔(304),所述条形孔(304)沿卡套(3)方向设置;密封球(4),所述密封球(4)用于密封卡套(3)的端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压裂孔的压裂滑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紧凹槽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环形卡紧凹槽分别为依次设置的卡紧凹槽一(20101)、卡紧凹槽二、卡紧凹槽三(20301);所述卡套(3)侧壁上依次设有与卡紧凹槽一(20101)、卡紧凹槽二、卡紧凹槽三(20301)相匹配的卡紧凸台一(301)、卡紧凸台二(302)、卡紧凸台三(3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压裂孔的压裂滑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凹槽一(20101)临近卡紧凹槽二的一端的内侧边沿采用倒角结构;所述卡紧凹槽三(20301)远离卡紧凹槽二的一端的内侧边沿采用倒角结构;所述滑筒(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滑套(201)、第二滑套(203),所述第一滑套(201)内侧开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滑套(203)临近第一滑套(201)的一端固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外侧开有第一滑套(201)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滑套(203)与第一滑套(20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套(201)与第二滑套(203)之间设有卡环(202);所述第一滑套(201)内依次设有卡紧凹槽一(20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龙李红伟周庆臻熊晓波李立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合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