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698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包括呼吸面罩、调节仓、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手动调节机构和手动锁止机构;调节仓包括后端盖、中置仓和前端盖;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设置在中置仓内;手动调节机构由于驱动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工作;手动锁止机构用于锁定手动调节机构;本申请通过设置呼吸面罩、调节仓、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手动调节机构和手动锁止机构,由于将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手动调节机构和手动锁止机构均设置在调节仓的内部,调节仓和呼吸面罩连接,使用者可手持调节仓将呼吸面罩覆盖在面部,从而方便随身携带,进而便于使用者在户外使用,呼吸新鲜空气。呼吸新鲜空气。呼吸新鲜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心胸外科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呼气的机制与吸气一样是因为压力差的缘故,但呼气是因为肺内压力大过大气压,正常时的呼气,并没有肌肉的收缩,当横膈膜和外肋间肌松弛时,胸腔变小,肺内压力变大,因而空气由体内吐出,但是,当外在的空气气流受到阻碍,或者是对于一些曾经患有或患有慢性肺疾病的病人来说,呼气就不完全是一个放松的过程,而需要呼气肌的参与,用力呼气时,负责呼气的内肋间肌和腹肌开始收缩;内肋间肌收缩使肋骨往下移,而腹肌收缩也使肋骨往下移压迫腹腔内脏,迫使横膈膜往上凸,而使得胸腔体积缩到最小,肺内压增至最大,体内的二氧化碳才能大量呼出,吐气呼吸训练对于体内气体交换的效率,有显著的帮助;肺部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呼吸训练,通过此训练可以加快肺功能的康复速度。
[0003]现有的肺部呼气训练设备通常体积较大,质量较重,患者要想使用设备需去制定的地点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来说,使用极其不方便,无法随时随地的使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本申请通过设置呼吸面罩、调节仓、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手动调节机构和手动锁止机构,由于将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手动调节机构和手动锁止机构均设置在调节仓的内部,调节仓和呼吸面罩连接,使用者可手持调节仓将呼吸面罩覆盖在面部,从而方便随身携带,进而便于使用者在户外使用,呼吸新鲜空气。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包括呼吸面罩、调节仓、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手动调节机构和手动锁止机构;呼吸面罩的前端中部开设有呼气口,呼吸面罩的前端的两侧均开设有吸气口;调节仓包括后端盖、中置仓和前端盖;后端盖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口,连接口与呼气口相连接;中置仓的一端与后端盖固定连接,中置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前端盖盖设在中置仓的另一端;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设置在中置仓内;手动调节机构由于驱动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工作;手动锁止机构用于锁定手动调节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调节仓还包括皮质把手,皮质把手设置在前端盖背离中置仓的一侧,且皮质把手的两端与前端盖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所述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包括U型隔离片、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U型隔离片设置在中置仓内,U型隔离片的突出短朝向后端盖,U型隔离片的两端与中置仓的内壁抵接,U型隔离片的两侧开设有通孔,通孔的轴线与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同轴;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阀芯和第一连接杆;第一阀芯的截面呈梯形,第一阀芯的上底设置在第一出气口内,第一阀芯的下底设置在中置仓内;第一连接杆穿过U型隔离片的一侧的通孔,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阀芯的下底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呈半圆柱状;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阀芯和第二连接杆;第二阀芯的截面呈梯形,第二阀芯的上底设置在第二出气口内,第二阀芯的下底设置在中置仓内;第二连接杆穿过U型隔离片的另一侧的通孔,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阀芯的下底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呈半圆柱状,第一连接杆的半圆柱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半圆柱端相互配合,且能够相对滑动。
[0008]优选的,所述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半圆柱端沿着轴向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连接杆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半圆柱端沿着轴向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连接杆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二齿条;第一压力弹簧设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第一压力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凹槽的底部抵紧,第一压力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的底部抵紧。
[0009]优选的,所述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具有两个,两个第一滑套分别设置在U型隔离片的两个通孔上,第一滑套与U型隔离片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滑套分别套设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手动调节机构包括支架、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动力端;支架的一端与U型隔离片固定连接;第一输出端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一齿轮;第一传动轴的中部与支架的中部通过轴承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一传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二输出端包括第二传动轴和第二齿轮;第二传动轴的中部与支架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第二齿轮的与第二传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动力端与第一传动轴的上端和第二传动轴的上端传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动力端包括阶梯轴、旋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阶梯轴穿过中置仓,且阶梯轴的较大端设置在中置仓的外部,阶梯轴的中部与中置仓通过轴承连接;旋钮与阶梯轴的较大端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轮与阶梯轴的较小端固定连接;
第二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三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传动带用于连接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带用于连接第一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
[0012]优选的,所述手动锁止机构包括锁止盘、锁止头、第三连接杆第二压力弹簧和拉块;锁止盘与阶梯轴的中部固定连接;锁止头的一端与锁止盘卡接;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锁止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前端盖;第二压力弹簧套设在第三连接杆上,第二压力弹簧的一端与锁止头抵接,第二压力弹簧的另一端与前端盖抵接;拉块与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手动锁止机构还包括第二滑套,所述第三连接杆伸出前端盖的一端的外圆面开设有滑槽;第二滑套套设在第三连接杆上,且第二滑套与前端盖固定连接,第二滑套的内圆面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滑槽相配合。
[0014]优选的,所述呼吸面罩还包括橡胶带,橡胶带具有两个。
[0015]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通过设置呼吸面罩、调节仓、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手动调节机构和手动锁止机构,由于将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手动调节机构和手动锁止机构均设置在调节仓的内部,调节仓和呼吸面罩连接,使用者可手持调节仓将呼吸面罩覆盖在面部,从而方便随身携带,进而便于使用者在户外使用,呼吸新鲜空气。
[0016]2.本申请通过设置皮质把手,使用者的手穿过皮质把手与前端盖之间的空隙,使用者的手心朝向前端盖,手指紧握住中置仓,使用者的手背与皮质把手抵紧,从而避免使用者的手与调节仓发生滑动,造成调节仓和呼吸面罩掉落,进而提高了使用者手持调节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的主视图;图2是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的立体图;图3是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中呼吸面罩的立体图;图4是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中隐藏呼吸面罩的主视图;图5是图4中的A

A处剖视图;图6是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中调节仓的立体图一;图7是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中调节仓的立体图二;图8是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中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的立体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吸面罩(1)、调节仓(2)、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3)、手动调节机构(4)和手动锁止机构(5);呼吸面罩(1)的前端中部开设有呼气口(11),呼吸面罩(1)的前端的两侧均开设有吸气口(12);调节仓(2)包括后端盖(21)、中置仓(22)和前端盖(23);后端盖(2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口(211),连接口(211)与呼气口(11)相连接;中置仓(22)的一端与后端盖(21)固定连接,中置仓(2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出气口(221)和第二出气口(222);前端盖(23)盖设在中置仓(22)的另一端;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3)设置在中置仓(22)内;手动调节机构(4)由于驱动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3)工作;手动锁止机构(5)用于锁定手动调节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仓(2)还包括皮质把手(24),皮质把手(24)设置在前端盖(23)背离中置仓(22)的一侧,且皮质把手(24)的两端与前端盖(2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3)包括U型隔离片(31)、第一调节组件(32)和第二调节组件(33);U型隔离片(31)设置在中置仓(22)内,U型隔离片(31)的突出短朝向后端盖(21),U型隔离片(31)的两端与中置仓(22)的内壁抵接,U型隔离片(31)的两侧开设有通孔(311),通孔(311)的轴线与第一出气口(221)和第二出气口(222)同轴;第一调节组件(32)包括第一阀芯(321)和第一连接杆(322);第一阀芯(321)的截面呈梯形,第一阀芯(321)的上底设置在第一出气口(221)内,第一阀芯(321)的下底设置在中置仓(22)内;第一连接杆(322)穿过U型隔离片(31)的一侧的通孔(311),第一连接杆(322)的一端与第一阀芯(321)的下底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322)的另一端呈半圆柱状;第二调节组件(33)包括第二阀芯(331)和第二连接杆(332);第二阀芯(331)的截面呈梯形,第二阀芯(331)的上底设置在第二出气口(222)内,第二阀芯(331)的下底设置在中置仓(22)内;第二连接杆(332)穿过U型隔离片(31)的另一侧的通孔(311),第二连接杆(332)的一端与第二阀芯(331)的下底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332)的另一端呈半圆柱状,第一连接杆(322)的半圆柱端与第二连接杆(332)的半圆柱端相互配合,且能够相对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大小调节装置(3)还包括第一压力弹簧(34),所述第一连接杆(322)的半圆柱端沿着轴向开设有第一凹槽(3221),第一连接杆(322)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一齿条(3222),所述第二连接杆(332)的半圆柱端沿着轴向开设有第二凹槽(3321),第二连接杆(332)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二齿条(3322);第一压力弹簧(34)设置在第一凹槽(3221)和第二凹槽(3321)内,第一压力弹簧(34)的一端与第一凹槽(3221)的底部抵紧,第一压力弹簧(34)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3321)的底部抵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胸外科用肺部呼气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大小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杰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