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容器漏油监测及催化降解装置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675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电容器漏油监测及催化降解装置系统,所述电力电容器漏油监测及催化降解装置系统包括漏油监测装置、接油容器以及至少一个催化降解装置;所述漏油监测装置设置于接油容器的容器口;所述催化降解装置设置于接油容器的内部;所述接油容器设置于电力电容器下方;所述接油容器的内部设置有液体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力电容器漏油监测及催化降解装置系统既可以实现电容器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又可以同步处理电容器内泄漏的绝缘油;且装置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成本较低。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容器漏油监测及催化降解装置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监测装置领域,涉及一种漏油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容器漏油监测及催化降解装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容器组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无功元器件,在调节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及电压稳定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0003]电容器组常由电容器单体经过一定方式的串并联后组成电容器组发挥作用。电容器单体内部常注满绝缘油,起到绝缘的作用。
[0004]由于电容器单体工作过程中的吸放热、电容器单体本身制作工艺如存在鼓包、破损等各类问题,均会导致电容器单体内的绝缘油泄露至其地面上。这样会导致两个严重后果:
[0005](1)电容器单体渗漏油量过大,将显著降低电容器内部的绝缘性能,导致出现内部短路故障,引起电力设备事故,导致设备损坏、电网解列或者人员伤亡;
[0006](2)绝缘油作为石油化工产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同时其具备一定的可燃性,长期大量的绝缘油的积累会破坏所在区域的土壤生态,同时有引起电气火灾的可能性。
[0007]由于电容器的瓷套管与金属外壳的膨胀系数不同,造成了电容器瓷套管根部渗漏油的现象。现有的一种常用方法是靠人工巡视来解决,但人工监测方法不仅浪费了人力,而且发现电力电容器漏油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0008]CN 201561844U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容器漏油在线监测装置,所述电力电容器漏油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有红外监测探头组、服务器和计算机,服务器通过传输线与红外监测探头组连接;红外监测探头组中红外监测装置探头的数量为5个;传输线为光纤。该专利提供的装置能对电力电容器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但存在构件较多,成本较高的不足。
[0009]CN 104748918A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容器漏电检测装置,所述电力电容器漏电检测装置包括:一汇集电力电容器渗漏出来的油的接油容器,设置于电力电容器下方;一对接油容器内的液体施加电压的电源,与所述接油容器连接;一探测施加电压后产生的气体的光声光谱探测仪,设置在接油容器的容器口。该专利提供的电力电容器漏电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液体加压产生气体后才能被光声光谱探测仪检测到,所述方法较为复杂。
[0010]CN 213397111U公开了一种换流站油浸式电容器漏油监测装置,所述站油浸式电容器漏油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换流站油浸式电容器下方的积油装置,所述积油装置为设置有倾斜面的积油盘,积油盘的倾斜面上设置有带状的漏油传感器,所述漏油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漏油检测控制系统,所述漏油检测控制系统连接至报警系统。该专利提供的装置能够对电容器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但存在构件较多,成本较高的不足。
[0011]上述专利均可以实现对电容器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但是并不能对电容器内泄漏的绝缘油进行处理,后续处理过程增加了处理成本以及处理难度。
[0012]因此,提供一种装置,既可以实现电容器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又可以同步处理电容
器内泄漏的绝缘油,已经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电容器漏油监测及催化降解装置系统,所述装置系统既可以实现电容器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又可以同步处理电容器内泄漏的绝缘油;且装置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0014]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电容器漏油监测及催化降解装置系统,所述电力电容器漏油监测及催化降解装置系统包括漏油监测装置、接油容器以及至少一个催化降解装置;
[0016]所述漏油监测装置设置于接油容器的容器口;
[0017]所述催化降解装置设置于接油容器的内部;
[0018]所述接油容器设置于电力电容器下方;
[0019]所述接油容器的内部设置有液体介质。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电力电容器漏油监测及催化降解装置系统通过接油容器接收由电力电容器泄露的绝缘油,并在液体介质上方形成油膜;而后通过漏油监测装置监测到油膜,以此证明所述电力电容器发生漏油现象,进行告警,提示运维人员进行处理;
[0021]此外,还利用催化降解装置对接油容器内的绝缘油进行催化降解。
[0022]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力电容器漏油监测及催化降解装置系统既可以实现电容器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又可以同步处理电容器内泄漏的绝缘油。
[0023]优选地,所述接油容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液体介质。
[0024]优选地,所述液体介质包括水。
[0025]本专利技术采用水作为液体介质,电力电容器泄露的绝缘油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采用水作为介质极易形成油膜,便于监测;且水成本较低,易于获取。
[0026]优选地,所述壳体的材质包括聚四氟乙烯和/或特氟龙。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壳体选用耐腐蚀且较为轻便的聚四氟乙烯和/或特氟龙材质,可以有效减轻所述装置系统的重量,便于安装。
[0028]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外框以及底座。
[0029]优选地,所述外框远离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支座。
[0030]优选地,所述支座与底座的夹角为40~50
°
,例如可以是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或50
°
,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31]优选地,所述支座上设置有漏油监测装置。
[0032]优选地,所述漏油监测装置按照距离接油容器由近到远的距离依次设置有半导体紫外激光光源发生器、荧光接收装置、荧光分析装置以及告警装置。
[0033]优选地,所述半导体紫外激光光源发生器的光源包括半导体激光二极管。
[0034]优选地,所述告警装置的告警标准为:接油容器内油膜的厚度≥5μm,例如可以是5μm、5.2μm、5.4μm、5.6μm、5.8μm、6μm或6.2μ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35]本专利技术所述漏油监测装置的监测原理为:根据石油及其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和含有
共轭双键化合物吸收紫外光后发射出的荧光分析水面上是否存在油膜。
[0036]所述半导体紫外激光光源发生器的光源为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其可产生365nm峰值波长的激光束至接油容器的液体介质上;荧光接收装置的作用为接受当接油容器的液体介质上的油膜接受到激光束照射后反射出的荧光,并将相关信号传导至荧光分析装置;荧光分析装置为分析荧光大小并转化成油膜厚度的信号传导至告警装置;告警装置为接受油膜厚度的信号,设置为油膜厚度超过0.5μm即发出告警。
[0037]优选地,所述催化降解装置用于催化降解接油容器内的绝缘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容器漏油监测及催化降解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容器漏油监测及催化降解装置系统包括漏油监测装置、接油容器以及至少一个催化降解装置;所述漏油监测装置设置于接油容器的容器口;所述催化降解装置设置于接油容器的内部;所述接油容器设置于电力电容器下方;所述接油容器的内部设置有液体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容器漏油监测及催化降解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容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液体介质;优选地,所述液体介质包括水;优选地,所述壳体的材质包括聚四氟乙烯和/或特氟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电容器漏油监测及催化降解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框以及底座;优选地,所述外框远离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支座;优选地,所述支座与底座的夹角为40~50
°
;优选地,所述支座上设置有漏油监测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电力电容器漏油监测及催化降解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油监测装置按照距离接油容器由近到远的距离依次设置有半导体紫外激光光源发生器、荧光接收装置、荧光分析装置以及告警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电容器漏油监测及催化降解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紫外激光光源发生器的光源包括半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鑫谢旭琛邓月辉肖伟强陈世杰王祥东王慧豪唐龙城朱筠郭磊陈伟君田明明杜桉安李悦赖柳坛夏寒石珂凡周驭涛朱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