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韶关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灵芝菌丝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672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梗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灵芝菌丝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灵芝菌丝茶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茶梗60~80份、燕麦25~35份、蔗糖0.5~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灵芝菌丝茶以茶梗为培养基主料,通过固态发酵培养灵芝菌丝体,快速高效制备灵芝菌丝保健茶,开发一款大众化、多功效、好口感,符合现代饮食潮流的新型保健茶产品。该产品将灵芝和茶的保健功能有机融合,将茶文化和灵芝文化完美结合,实现茶梗的深度开发、变废为宝。变废为宝。变废为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灵芝菌丝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梗深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灵芝菌丝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吉祥、富贵、美丽、长寿的象征,被称为“仙草”,是公认的防癌、保肝、降脂的药食同源健康食品,灵芝子实体被广泛用于泡制茶。
[0003]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取茶之尖叶部分,剔除茶的茎梗部分,故而产生大量的茶梗废弃物。茶梗是茶叶产业的附属品,由于茶梗对精制茶的美观及口感有不利影响,故而常被茶厂丢弃,市售约2元/斤。据统计,每年茶梗产量占茶叶总质量的20%左右,2021年全球茶梗产量约为120万吨。在过去,仅有少量茶梗废弃物被用于制作燃料、肥料,大部分茶梗被运至垃圾场填埋或焚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事实上,茶梗功效颇多,富含茶氨酸、茶多糖、茶多酚、香气物质等有效成分。
[0004]目前国内外关于保健茶的应用多在茶叶上,而茶梗在保健茶中的研究鲜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芝菌丝茶及其制备方法,将灵芝和茶的保健功能有机融合,将茶文化和灵芝文化完美结合,实现茶梗的深度开发、变废为宝。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灵芝菌丝茶,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茶梗 60~80份、燕麦25~35份、蔗糖0.5~2.5份。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灵芝菌丝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1)将茶梗用水浸透后得到物料1;
[0010](2)将燕麦浸泡至含水量为60~70%后煮熟,冷却至室温后与物料1及蔗糖混合,得到物料2;
[0011](3)将物料2在115~125℃条件下灭菌15~25min,冷却后得到物料3;
[0012](4)将灵芝菌种接种于物料3,进行发酵,直到灵芝菌丝长满整个菌袋,得到物料4;
[0013](5)将物料4干燥后得到灵芝菌丝茶。
[0014]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煮熟的标准为熟而不烂。
[0015]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灭菌前将物料2装到栽培袋中。
[0016]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冷却后的温度为25~28℃。
[0017]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灵芝菌种的品种为甜灵芝品种。
[0018]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发酵的方法为:在相对湿度60~80%、24~26℃、避光条件下发酵15~30天。
[0019]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干燥前去除栽培袋。
[0020]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60℃,所述灵芝菌丝茶的含水量为≤16%。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灵芝菌丝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灵芝菌丝茶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茶梗60~80份、燕麦25~35份、蔗糖0.5~2.5份。本专利技术的灵芝菌丝茶以茶梗为培养基主料,通过固态发酵培养灵芝菌丝体,快速高效制备灵芝菌丝保健茶,开发一款大众化、多功效、好口感,符合现代饮食潮流的新型保健茶产品。该产品将灵芝和茶的保健功能有机融合,将茶文化和灵芝文化完美结合,实现茶梗的深度开发、变废为宝。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3制备的灵芝菌丝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灵芝菌丝茶,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茶梗 60~80份、燕麦25~35份、蔗糖0.5~2.5份。
[002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茶梗的份数优选为65~75份,进一步优选为70份。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燕麦的份数优选为28~32份,进一步优选为30份。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蔗糖的份数优选为1~2份,进一步优选为1.5份。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灵芝菌丝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1)将茶梗用水浸透后得到物料1;
[0029](2)将燕麦浸泡至含水量为60~70%后煮熟,冷却后与物料1及蔗糖混合,得到物料2;
[0030](3)将物料2在115~125℃条件下灭菌15~25min,冷却后得到物料3;
[0031](4)将灵芝菌种接种于物料3,进行发酵,直到灵芝菌丝长满整个菌袋,得到物料4;
[0032](5)将物料4干燥后得到灵芝菌丝茶。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中所述煮熟的标准优选为熟而不烂。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3)中所述灭菌前优选将物料2装到栽培袋中。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栽培袋优选为12*24CM的聚丙烯栽培袋。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和步骤(3)中所述冷却后的温度的优选为25~28℃,进一步优选为26~27℃。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4)中所述灵芝菌种的品种优选为甜灵芝品种。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4)中所述发酵的方法优选为:在相对湿度60~80%、 24~26℃、避光条件下发酵15~30天,进一步优选为在相对湿度70%、25℃、避光条件下发酵20~25天。
[0039]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5)中所述干燥前优选去除栽培袋。
[0040]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5)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50~60℃,进一步优选为前三分之一的时间为50℃,中间的三分之一时间为55℃,后三分之一的时间为60℃;所述灵芝菌丝茶的含水量优选为≤16%,进一步优选为≤14%,再进一步优选为≤12%。
[004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42]实施例1
[0043](1)按照茶梗60份、燕麦35份、蔗糖0.5份的重量比称取原料;
[0044](2)将茶梗用水浸透后得到物料1;
[0045](3)将燕麦浸泡至含水量为60%后放入锅中煮至熟而不烂,冷却到室温后与物料1及蔗糖混合,得到物料2;
[0046](4)将物料2装入12*24CM聚丙烯栽培袋,在125℃条件下灭菌15min,冷却到28℃后得到物料3;
[0047](5)将甜灵芝品种菌种接种于物料3,在相对湿度60%、26℃、避光条件下发酵15天,直到灵芝菌丝长满整个菌袋,得到物料4;
[0048](6)将物料4去掉聚丙烯栽培袋后在50℃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16%后得到灵芝菌丝茶。
[0049]实施例2
[0050](1)按照茶梗80份、燕麦25份、蔗糖2.5份的重量比称取原料;
[0051](2)将茶梗用水浸透后得到物料1;
[0052](3)将燕麦浸泡至含水量为70%后放入锅中煮至熟而不烂,冷却室温后与物料1及蔗糖混合,得到物料2;
[0053](4)将物料2装入12*24CM聚丙烯栽培袋,在115℃条件下灭菌25min,冷却到25℃后得到物料3;
[0054](5)将甜灵芝品种菌种接种于物料3,在相对湿度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芝菌丝茶,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茶梗60~80份、燕麦25~35份、蔗糖0.5~2.5份。2.权利要求1所述灵芝菌丝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茶梗用水浸透后得到物料1;(2)将燕麦浸泡至含水量为60~70%后煮熟,冷却至室温后与物料1及蔗糖混合,得到物料2;(3)将物料2在115~125℃条件下灭菌15~25min,冷却后得到物料3;(4)将灵芝菌种接种于物料3,进行发酵,直到灵芝菌丝长满整个菌袋,得到物料4;(5)将物料4干燥后得到灵芝菌丝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煮熟的标准为熟而不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主曾淑英霍海霞廖廷婷刘惠怡梁凯贤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