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可过EMC及谐波校正的高PF非隔离降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667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可过EMC及谐波校正的高PF非隔离降压电路,包括电感器LF1、电感器LF2、电感器LF3、整流桥BD1、变压器器T1、变压器器T2、PWMIC电源芯片IC1、场效应管Q1及三极管Q2,所述电感器LF1的正极输入端通过保险管F1连接电源正极输入L端,所述电感器LF1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电源负极输入N端,所述电感器LF1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Y1与电容CY2连接所述电感器LF1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电容CY1与所述电容CY2连接之间引出连接有地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接地线,保证非隔离电源的EMC测试达标,保证使用安全性,能对谐波进行校正与调整,使用达到认证之标谁要求。使用达到认证之标谁要求。使用达到认证之标谁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可过EMC及谐波校正的高PF非隔离降压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开关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可过EMC、谐波校正、接地保护及电流可调整的高PF非隔离降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源转换器,LED驱动电源保证了的LED灯的正常发光,LED驱动电源可分为隔离电源与非隔离电源。但目前非隔离电源的输出端没有接地线,使非隔离电源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非隔离电源的EMC测试会出现不达标的情况,影响非隔离电源的正常生产与使用安全性。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实现可过EMC及谐波校正的高PF非隔离降压电路。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实现可过EMC及谐波校正的高PF非隔离降压电路,包括电感器LF1、电感器LF2、电感器LF3、整流桥BD1、变压器器T1、变压器器T2、PWMIC电源芯片IC1、场效应管Q1及三极管Q2,所述电感器LF1的正极输入端通过保险管F1连接电源正极输入L端,所述电感器LF1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电源负极输入N端,所述电感器LF1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Y1与电容CY2连接所述电感器LF1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电容CY1与所述电容CY2连接之间引出连接有地线,所述电感器LF1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电感器LF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器LF1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电感器LF2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器LF2的正极输出端及负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入端及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器器L1与所述电感器LF3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BD1的负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6接地,所述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器器L1、电容C4及电阻R6与所述变压器器T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器T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器LF3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电感器LF3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Y3与电容CY4连接所述电感器LF3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电容CY3与所述电容CY4连接之间引出连接有地线,所述电感器LF3的正极输出连接电源正极输出端,所述电感器LF3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电源负极输出端。
[0006]进一步,所述PWMIC电源芯片IC1的CMP脚通过电容C1、电阻R24及电容C6接地,所述PWMIC电源芯片IC1的CMP脚通过电阻R23接地。
[0007]进一步,所述电源正极输入L端通过保险管F1、电阻VR5及电阻VR4连接电源负极输入N端,所述电源正极输入L端通过保险管F1、电阻VR5及电阻R1连接有地线,所述电源正极输入L端通过保险管F1、电阻VR5及放电管D连接有地线,所述电源正极输入N端通过电阻VR4及放电管D连接有地线,所述电源正极输入N端通过电阻VR4及电阻R1连接有地线。
[0008]进一步,所述PWMIC电源芯片IC1的CS脚通过电阻R14、电位器RN1接地及电容C6接
地,所述PWMIC电源芯片IC1的CS脚与所述PWMIC电源芯片IC1的GATE脚连接,所述PWMIC电源芯片IC1的CS脚通过电阻R13、电阻R15及电容C6接地,所述电阻R15分别并联有电阻R16、电阻R17及电阻R18,所述PWMIC电源芯片IC1的CS脚通过电阻R13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PWMIC电源芯片IC1的CS脚通过电阻R13及R19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所述变压器器T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WMIC电源芯片IC1的GATE脚通过电阻R12及R22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
[000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电感器LF1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Y1与电容CY2连接电感器LF1的负极输出端,电容CY1与电容CY2连接之间引出连接有地线,电感器LF3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Y3与电容CY4连接电感器LF3的负极输出端,电容CY3与所述电容CY4连接之间引出连接有地线,电感器LF3的正极输出连接电源正极输出端,电感器LF3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电源负极输出端,使非隔离电源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可以接地线,消除非隔离电源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保证非隔离电源的EMC测试达标,保证非隔离电源的正常生产与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技术实现可过EMC及谐波校正的高PF非隔离降压电路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现可过EMC及谐波校正的高PF非隔离降压电路,包括电感器LF1、电感器LF2、电感器LF3、整流桥BD1、变压器器T1、变压器器T2、PWMIC电源芯片IC1、场效应管Q1及三极管Q2,电感器LF1的正极输入端通过保险管F1连接电源正极输入L端,电感器LF1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电源负极输入N端,电感器LF1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Y1与电容CY2连接电感器LF1的负极输出端,电容CY1与电容CY2连接之间引出连接有地线,电感器LF1的正极输出端与电感器LF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感器LF1的负极输出端与电感器LF2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电感器LF2的正极输出端及负极输出端分别与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入端及负极输入端连接,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器器L1与电感器LF3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整流桥BD1的负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6接地,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器器L1、电容C4及电阻R6与变压器器T1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器T1的输入端连接电感器LF3的负极输出端,电感器LF3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Y3与电容CY4连接电感器LF3的负极输出端,电容CY3与电容CY4连接之间引出连接有地线,电感器LF3的正极输出连接电源正极输出端,电感
器LF3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电源负极输出端。通过电感器LF1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Y1与电容CY2连接电感器LF1的负极输出端,电容CY1与电容CY2连接之间引出连接有地线,电感器LF3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Y3与电容CY4连接电感器LF3的负极输出端,电容CY3与电容CY4连接之间引出连接有地线,电感器LF3的正极输出连接电源正极输出端,电感器LF3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电源负极输出端,使非隔离电源的输入端与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可过EMC及谐波校正的高PF非隔离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感器LF1、电感器LF2、电感器LF3、整流桥BD1、变压器T1、变压器T2、PWMIC电源芯片IC1、场效应管Q1及三极管Q2,所述电感器LF1的正极输入端通过保险管F1连接电源正极输入L端,所述电感器LF1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电源负极输入N端,所述电感器LF1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Y1与电容CY2连接所述电感器LF1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电容CY1与所述电容CY2连接之间引出连接有地线,所述电感器LF1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电感器LF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器LF1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电感器LF2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器LF2的正极输出端及负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入端及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器器L1与所述电感器LF3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BD1的负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6接地,所述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器器L1、电容C4及电阻R6与所述变压器器T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器T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器LF3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电感器LF3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Y3与电容CY4连接所述电感器LF3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电容CY3与所述电容CY4连接之间引出连接有地线,所述电感器LF3的正极输出连接电源正极输出端,所述电感器LF3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电源负极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可过EMC及谐波校正的高PF非隔离降压电路,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书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昂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