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6603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加工杯组件、排液阀和水箱,加工杯组件设有制浆的加工腔,排液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连通加工腔,排液阀包括阀壳、阀芯和驱动装置,阀芯设置于阀壳内部并能够受驱动装置驱动以相对于阀壳直线往复移动,阀壳与加工腔和水箱分别连通,阀芯设有供水通道,驱动装置能够至少驱动阀芯至第一连通位和第二连通位,在第一连通位,加工腔与出液口连通,在第二连通位,加工腔通过供水通道与水箱连通。本申请通过在阀芯上设置的供水通道向加工腔供水,无浆液残渣进入供水通道,保持供水通道的卫生,且阀芯在第一连通位,不干涉排液,确保排液顺畅。确保排液顺畅。确保排液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
,具体涉及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自清洗食品加工机,主要包括主机、设置在主机上的加工杯和水箱,水箱和加工杯组件内腔连通以向加工杯组件内腔供水,并通过阀体来实现浆液的自动排出,但是传统阀体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在进水的位置容易藏渣,不易清洗。
[0003]中国专利202121255021.X公开了一种平动阀结构,通过柱塞的位置变化控制排浆,但是此结构排浆时,柱塞的位置处于占用排浆通道的凸出位置,导致排浆不畅,甚至会增大卡料的风险。此结构进水时,从柱塞的端面作为导向面向粉碎腔内注水,为了防止漏水,密封筋会设置在进水口外侧,进水口相对于密封筋靠近粉碎腔,以保证向粉碎腔进水时的密封,但是此结构会加大密封筋与粉碎腔之间的距离,这一距离形成一段易积存脏污的水平段,不利于保持制浆卫生,且由于进水口水平段侧面无挤压,阀壳和进水口水平段中间有缝隙,会出现泄漏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本技术提供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简化了食品加工机供水结构、实现低成本可靠控制的同时,还能够减少藏渣,利于清洗。
[0005]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加工杯组件、排液阀和水箱,所述加工杯组件设有制浆的加工腔,所述排液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加工腔,所述排液阀包括阀壳、阀芯和驱动装置,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阀壳内部并能够受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以相对于所述阀壳直线往复移动,所述阀壳与所述加工腔和所述水箱分别连通,所述阀芯设有供水通道,所述驱动装置能够至少驱动所述阀芯至第一连通位和第二连通位,在所述第一连通位,所述加工腔与所述出液口连通,在所述第二连通位,所述加工腔通过所述供水通道与所述水箱连通。
[0006]本申请通过对排液阀进行改造,在阀芯上设置可连通至加工腔的供水通道,取代现有技术中通过阀芯端面控制排液阀的通断,在第二连通位,可以通过供水通道向加工腔引导供水,无浆液残渣进入供水通道,保持供水通道的卫生,阀芯在第一连通位则形成避让,使加工腔和出液口连通,以将加工腔内的浆液引导至外部,阀芯的位置不干涉排液,确保排液顺畅。
[0007]作为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水通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在所述阀芯的周向面。
[0008]阀壳与阀芯通过周向面形成密封配合,向加工腔注水时,阀芯供水通道的出口端外露无遮挡,注水效率高;停止注水时,阀芯供水通道的出口端被阀壳遮挡,入口端与水箱
的排水口错位,加工腔内的浆液不会沿供水通道进入阀芯,保证了阀芯内部干净,用户体验更好。
[0009]作为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水通道相对于所述阀芯的径向方向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朝向所述加工腔。
[0010]供水通道倾斜设置更利于形成朝向加工腔的导向,易于向加工腔内注水,且供水通道倾斜设置后入口端和出口端位于不同的径向位置,阀芯位于第二连通位时,通过阀壳的密封使入口端密封,出口端保持与加工腔的导通,从而快速切换供水通道的连通状态。
[0011]作为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二连通位,所述阀芯至少部分的伸入所述加工腔。
[0012]通过改进阀芯可部分的伸入加工腔后,阀芯外壁可对阀壳内壁进行刮擦,减少阀壳内壁的浆渣附着,从而提高排液阀内部的环境卫生。并且阀芯伸入加工腔后的排水阻力更小,注水效率更高。
[0013]作为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阀芯至封闭位,在所述封闭位,所述水箱、所述加工腔和所述出液口分别相互隔断。
[0014]阀芯的位置变化可实现加工过程前的注水、加工过程中及清洗过程中的封堵,以及加工过程后的排浆、排废功能的快速切换,通过一直线往复运动的阀芯实现不同的阀体功能,结构简单,控制可靠。
[0015]作为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液阀包括与所述阀壳相对固定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包括管体和设置于所述管体侧壁的排液嘴,所述阀芯活动设置于所述管体内部,所述管体分别与所述阀芯、所述阀壳柔性接触,所述排液嘴伸出于所述阀壳。
[0016]管体设置在阀壳内部并与阀壳之间保持密封,以避免通过浆液或者水进入管体和阀壳之间的缝隙,减少藏渣,易于清洗。排液嘴可延长排液路径,引导排液,并降低浆液飞溅的问题。
[0017]作为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体内壁至少设有围绕所述阀芯外周的第一密封筋和第二密封筋,所述排液嘴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筋和所述第二密封筋之间。
[0018]通过第一密封筋、第二密封筋和排液嘴的位置关系限定,能够保证食品加工机供水、制浆及清洗过程中不漏液,在排浆过程中不易积存浆渣,用户体验更好。
[0019]作为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液阀设有用于检测阀芯位置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阀芯和所述阀壳二者中一个的触发件,和设于二者中另一个的感应件。
[0020]通过设置检测装置检测阀芯的位置,对阀芯进行精确定位以控制阀芯在阀壳中的移动。当阀芯移动至某一位置时,感应件可接收到触发件的触发信号,并传递到主机的控制板,从而控制驱动装置以停止阀芯的移动,位置确定可靠性高。
[0021]作为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的丝杆,所述阀芯设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丝杆旋转以带动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排液管平移。
[0022]驱动电机和丝杆配合,将驱动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优化传动空间,且
能够在阀芯到位后,利用驱动电机堵转电流增加,来快速判断阀芯的位置,简化检测逻辑。
[0023]作为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芯设有限位部,所述阀壳通过所述限位部将所述阀芯限位于第一连通位和/或所述第二连通位。
[0024]当阀芯通过限位部与阀壳接触时,二者之间发生限位,驱动装置无法再驱动阀芯动作,通过限位部对阀芯位置进行识别可降低触发成本,且阀芯到位判定可靠准确。
附图说明
[002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排液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阀芯处于封闭位。
[0029]图4为阀芯处于第二连通位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阀芯处于第一连通位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阀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加工杯组件、排液阀和水箱,所述加工杯组件设有制浆的加工腔,所述排液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加工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阀包括阀壳、阀芯和驱动装置,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阀壳内部并能够受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以相对于所述阀壳直线往复移动,所述阀壳与所述加工腔和所述水箱分别连通,所述阀芯设有供水通道,所述驱动装置能够至少驱动所述阀芯至第一连通位和第二连通位,在所述第一连通位,所述加工腔与所述出液口连通,在所述第二连通位,所述加工腔通过所述供水通道与所述水箱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通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在所述阀芯的周向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通道相对于所述阀芯的径向方向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朝向所述加工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连通位,所述阀芯至少部分的伸入所述加工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阀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阀芯至封闭位,在所述封闭位,所述水箱、所述加工腔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王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