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6239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包括水箱,三角垫块固定安装于水箱的底部,水箱通过三角垫块的垫高作用下整体呈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隔板的上表面通过夹持架夹持安装有对应的透水土木布,透水土木布能够通过滑动槽框的滑动作用向外拉出进行快速维护更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通过水箱底部安装的万向轮可以提高装置在建筑施工场地的方便移动效果,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快速省力的移动到指定工作位置,更加灵活实用,并且口型边框架内部的透水土木布均可以通过向上抬高,松开螺栓进行快速更换,更换完成的透水土木布可以在弹簧圈、第一磁吸底板的作用下自动收紧,方便维护管理。方便维护管理。方便维护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滤水池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
,常规化的施工是使用自来水、江河湖泊的水,来进行施工,从而达到某项工作需求,在完成工作后,往往都是随着地形地貌或就近的排水沟渠疏引,废水直接排放破坏了生态环境,水仅利用一次就进行排放,增加了此项用水的费用。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建筑用水一般通过循环滤水池进行过滤,并且通过循环水池进行循环,循环水池主要用来存放水的作用,起循环、和储存作用,用于配合滤水池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水进行生态循环过滤。
[0004]如公开申请号为CN216472523U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循环水过滤水池,其包括高度相同的一号过滤箱、二号过滤箱和三号过滤箱,二号过滤箱和三号过滤箱内均插接有透水土工布框,可以对施工用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可以循环使用,从而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施工费用,从而降低了净化水的成本,但是其装置体积较大,不方便移动到施工指定位置处进行使用,并且使用过程中更换过滤组件工作量较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解决了现有的施工用循环水过滤水装置体积较大,不方便移动到施工指定位置处进行使用,并且使用过程中更换过滤组件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包括:水箱;
[0007]三角垫块,所述三角垫块固定安装于所述水箱的底部,所述三角垫块的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多个万向轮,所述水箱通过所述三角垫块的垫高作用下整体呈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所述水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导管进行循环滤水的导管接口;
[0008]其中,所述水箱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多个滤水格并且均通过口型边框架进行分隔,所述口型边框架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槽框,所述口型边框架的上侧表面均为开口结构,所述口型边框架的内部均通过所述滑动槽框的内壁设置的弹簧圈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通过夹持架夹持安装有对应的透水土木布,所述透水土木布能够通过所述滑动槽框的滑动作用向外拉出进行快速维护更换。
[0009]优选的,所述滑动槽框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吸底板,所述第一磁吸底板的上表面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隔板的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杆滑动对应的预留口,所述限位杆的上表面安装有防止脱离的封板,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磁吸底板上下吸附对应的第二磁吸底板。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磁吸底板的底部均通过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连接有弹簧圈,所述隔板在所述弹簧圈的复位作用下始终保持向下贴合第一磁吸底板的状态。
[0011]优选的,所述夹持架的侧面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对应的开口并且均安装有螺母套框,所述螺母套框的内部均安装有对应的螺栓,所述螺栓用于夹紧所述透水土木布的底部。
[0012]优选的,所述透水土木布的上表面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整体放置于所述滑动槽框的上表面来展开所述透水土木布。所述透水土木布的上表面均安装有手提块。
[0013]优选的,所述螺栓的表面均连接有橡胶块来提高固定端的稳定性。
[00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通过水箱底部安装的万向轮可以提高装置在建筑施工场地的方便移动效果,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快速省力的移动到指定工作位置,更加灵活实用,并且口型边框架内部的透水土木布均可以通过向上抬高,松开螺栓进行快速更换,更换完成的透水土木布可以在弹簧圈、第一磁吸底板的作用下自动收紧,方便维护管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的口型边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的夹持架的拆卸效果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水箱,2、三角垫块,3、万向轮,4、可视板,5、导管接口,6、滤水格,7、口型边框架,8、滑动槽框,9、第一磁吸底板,10、限位杆,11、弹簧圈,12、隔板,13、夹持架,14、螺母套框,15、螺栓,16、预留口,17、第二磁吸底板,18、透水土木布,19、盖板,20、手提块,21、活动套杆板,22、外翻盖,23、磁吸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第一实施例
[0023]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的口型边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的夹持架的拆卸效果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包括:水箱1;
[0024]三角垫块2,三角垫块2固定安装于水箱1的底部,三角垫块2的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多个万向轮3,水箱1通过三角垫块2的垫高作用下整体呈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水箱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导管进行循环滤水的导管接口5;
[0025]其中,水箱1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多个滤水格6并且均通过口型边框架7进行分隔,口型边框架7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槽框8,口型边框架7的上侧表面均为开口结构,口型边框架7的内部均通过滑动槽框8的内壁设置的弹簧圈11设置有隔板12,隔板12的上表面通过夹持架13夹持安装有对应的透水土木布18,透水土木布18能够通过滑动槽框8的滑动作用向外拉出进行快速维护更换。
[0026]滑动槽框8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吸底板9,第一磁吸底板9的上表面连接有限位杆10,隔板12的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与限位杆10滑动对应的预留口16,限位杆10的上表面安装有防止脱离的封板,隔板12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与第一磁吸底板9上下吸附对应的第二磁吸底板17。
[0027]第二磁吸底板17的底部均通过限位杆10的外表面连接有弹簧圈11,隔板12在弹簧圈11的复位作用下始终保持向下贴合第一磁吸底板9的状态。
[0028]夹持架13的侧面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对应的开口并且均安装有螺母套框14,螺母套框14的内部均安装有对应的螺栓15,螺栓15用于夹紧透水土木布18的底部。
[0029]透水土木布18的上表面连接有盖板19,盖板19整体放置于滑动槽框8的上表面来展开透水土木布18。透水土木布18的上表面均安装有手提块20。
[0030]螺栓15的表面均连接有橡胶块来提高固定端的稳定性。
[003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通过水箱1两端安装的导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三角垫块,所述三角垫块固定安装于所述水箱的底部,所述三角垫块的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多个万向轮,所述水箱通过所述三角垫块的垫高作用下整体呈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所述水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导管进行循环滤水的导管接口;其中,所述水箱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多个滤水格并且均通过口型边框架进行分隔,所述口型边框架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槽框,所述口型边框架的上侧表面均为开口结构,所述口型边框架的内部均通过所述滑动槽框的内壁设置的弹簧圈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通过夹持架夹持安装有对应的透水土木布,所述透水土木布能够通过所述滑动槽框的滑动作用向外拉出进行快速维护更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生态循环滤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框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吸底板,所述第一磁吸底板的上表面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隔板的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杆滑动对应的预留口,所述限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王强唐中彬刘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