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摄像头条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5963 阅读:7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除摄像头条纹的方法,将摄像头初始化后设置其增益和曝光时间均为自动控制;然后判断曝光时间是否小于条纹曝光时间门限,如果否,则消除摄像头条纹并重复此操作,如果是,则将曝光时间设置为条纹消除曝光时间门限,并判断摄像头自动获取的亮度值与过曝亮度门限的大小;如果亮度不大于过曝亮度门限,则消除摄像头条纹,如果否,则将增益设置为最小,并判断曝光时间是否大于曝光时间门限;如果是,则重复上一步骤,如果否,则重复此步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大幅度降低摄像头条纹引起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小孔径带来的进光亮不足,以及摄像头本身功能模块所存在的对用户额外需求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头条纹消除方法,尤其涉及监控领域的高灵敏度摄像头纹消除方法。
技术介绍
摄像条纹是CMOS摄像头在50/60Hz灯光照明环境下进行拍摄得到的一种 现象。因为目前所流行的CMOS摄像头都采用行曝光技术,当曝光时间不等于 1/2F(F为照明灯光频率)的整数倍时,画面上便会有条纹出现。这是由于曝光时 间内照明光强积分不一致所决定的,并且当曝光时间小于1/f时条纹愈为明显。 出现的状况都是摄像头的亮度设置最高值与接收到的环境光强度相比要小,此时 摄像头为了减小接收的光强度,只能降低增益与曝光时间,当增益降到最低而发 现接收亮度仍高于设置上限,便会降低曝光时间,当曝光时间低于1/2F时,强 烈的条纹就出现了。硬件上解决这个问题基本上可以有两个思路-(1) 降低进光量。进光量小了,那么需要调整增益与曝光时间满足设置上 限要求的幅度也会小,从而需要将曝光时间调低至1/f的几率或环境也会少一些。 目前手机领域所用的摄像头基本采用小孔径镜头,通光量小,从物理上降低了光 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条纹出现的概率。但是这种做法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物理上限制通光量会导致摄像头的灵敏 度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摄像头条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设置摄像头的增益为自动增益控制、曝光时间为自动曝光控制,并将结果存入寄存器中;B.判断曝光时间是否小于条纹消除曝光时间门限;如果是,则进入步骤C;如果否,则进入步骤E;C.将曝光时间设置为条纹消除曝光时间门限;判断摄像头获取的亮度值是否大于过曝亮度门限,如果是,则进入步骤D,如果否,则进入步骤E;D.将增益设置为最小,判断曝光时间是否大于曝光时间门限,如果是,则进入步骤C,如果否,则重复步骤D;E.摄像头条纹消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摄像头条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设置摄像头的增益为自动增益控制、曝光时间为自动曝光控制,并将结果存入寄存器中;B.判断曝光时间是否小于条纹消除曝光时间门限;如果是,则进入步骤C;如果否,则进入步骤E;C.将曝光时间设置为条纹消除曝光时间门限;判断摄像头获取的亮度值是否大于过曝亮度门限,如果是,则进入步骤D,如果否,则进入步骤E;D.将增益设置为最小,判断曝光时间是否大于曝光时间门限,如果是,则进入步骤C,如果否,则重复步骤D;E.摄像头条纹消除。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摄像头条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C包括以下步骤Cl.读取亮度值,判断亮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过曝亮度门限,如果是,则进入步骤D,如果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