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流减沙生态植草沟
[0001]本技术涉及城市雨水控制与净化试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减流减沙生态植草沟。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植草沟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新理念之中,生态植草沟技术也被看作是泥沙与污染物的主要“过滤器”。作为低影响开发措施的一种,植草沟主要在重力流作用下收集净化雨水,对道路等不透水区域具有削减水量和净化水质的作用。
[0003]在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系统中,生态植草沟的设计应尽可能增加持留、渗透、传输和净化雨水的能力,同时考虑水文、土壤及植物类型等因素。因此,生态植草沟的设计参数多样、复杂,且与环境水文性能密切相关。
[0004]但目前植草沟设计参数选取仍缺乏针对性,缺乏有效的试验手段,以对植草沟的设计提供技术指南,测定对应的植草沟的的设计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流减沙生态植草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有效的试验手段,以对植草沟的设计提供技术指南,测定对应的植草沟的设计参数的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流减沙生态植草沟,包括径流供给系统、种植沟槽及径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沟槽的一端连接进水槽,所述径流供给系统用于将含沙雨水提供至所述进水槽内,所述种植沟槽内设置种植填充层,所述种植沟槽远离所述进水槽的一端设置第一出水口及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及所述第二出水口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出水口及所述第二出水口均连通所述径流收集系统,所述种植沟槽的底部连接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种植沟槽的纵向坡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流减沙生态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填充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植被层、种植土层、滤料层及砾石层,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植被层的底部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砾石层的底部位置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流减沙生态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层的厚度为19
‑
21cm,所述滤料层的厚度为59
‑
61cm,所述砾石层的厚度为19
‑
21c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流减沙生态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层与所述砾石层之间设置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土工布的平方克重为2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涂安国,龚长春,汪洪,周淼,袁瑾雯,熊舒芸,熊峰,昝玉亭,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水利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