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油筒及液压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627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油箱,为解决现有液压油箱消泡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一种回油筒及液压油箱,其中回油筒包括安装回油滤芯的筒体和消泡装置,在筒体的底部设置出油口,消泡装置包括内圆筒和外圆筒,内圆筒布置于外筒体内;内圆筒和外圆筒的上端与筒体的底板固定连接,下端设置封闭下端的封板,内圆筒与筒体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内圆筒上设置有连通其内外的内筒孔群,所述外圆筒上设置有连通其内外的外筒孔群,所述内筒孔群的设置区域与所述外筒孔群的设置区域相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回油筒和液压油箱中,油液经回油滤芯过滤后流出的途径呈圆弧状,油液作离心运动,有利于油液中气泡的析出,提高油箱消泡效果。提高油箱消泡效果。提高油箱消泡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油筒及液压油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油箱,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回油筒及液压油箱。

技术介绍

[0002]液压油箱在液压传动系统中属辅助装置,但在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油箱在液压系统中除了储存油液外,还起到散热、析出油液中气泡、沉淀杂质等作用。而液压油中存在的气泡会引发液压系统的诸多问题,如系统效率降低、油液氧化加速、元件气蚀、系统振动等。
[0003]油液中的空气主要为溶解空气和掺混空气两种形式。掺混空气是直径为0.25~0.50毫米的球状气泡悬浮于油液当中的。在常温和大气压下,一般能溶解6%~12%体积的空气,但溶解于油液中的空气因压力下降又会析出来,以气泡的形式出现在油中。气泡体积是相当小的,另外由于油液的粘性作用,所以气泡自行上浮的速度很慢,而且系统工作时油液在油箱内停留的时间又比较短暂,因此油箱消除空气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液压油箱消泡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回油筒及液压油箱,提高液压油箱回油的消泡效果。
[0005]本技术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回油筒,包括用于安装回油滤芯的筒体,在筒体底端的底板上设置出油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泡装置,所述消泡装置包括内圆筒和外圆筒,内圆筒布置于外筒体内;内圆筒和外圆筒的上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下端设置封闭下端的封板,内圆筒与筒体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内圆筒上设置有连通其内外的内筒孔群,所述外圆筒上设置有连通其内外的外筒孔群,所述内筒孔群的设置区域与所述外筒孔群的设置区域相背。
[0006]在本技术中,回油在筒体内径回油虑过滤后,从筒体的下端进入到内圆筒中,并经内圆筒上的孔群流到内圆筒与外圆筒之间的空间内。内圆筒与外圆筒之间的空间为圆环形空间,油液在该圆环形空间内流动至另外一侧,从外圆筒上的外筒孔群流出。油液在内圆筒与外圆筒之间的圆环形空间内流动,流动时产生的离心力有利于油液中气泡的析出与积聚,从而提高消泡效果。
[0007]本技术回油筒中,所述内筒孔群和外筒孔群的设置区域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等于160度。
[0008]本技术回油筒中,所述内圆筒和外圆筒同轴布置。
[0009]本技术回油筒中,所述内筒孔群和外筒孔群的孔洞为圆孔且所述圆孔的孔径在2~5毫米之间。
[0010]本技术回油筒中,相邻两所述圆孔之间的距离在6~10毫米之间。
[0011]本技术回油筒中,所述内圆筒和/或外圆筒的筒壁厚度在1~2毫米之间。
[0012]本技术回油筒中,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法兰,安装法兰用于与液压油
箱的顶板固定连接,以实现回油筒与箱体的固定连接安装。
[0013]本技术回油筒中,所述筒体的底板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套筒,套筒用于对回油虑的下端进行固定。
[0014]本技术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液压油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内安装有前述的回油筒,所述筒体的顶部与所述箱体的箱顶板固定连接,筒体内安装有回油滤芯。
[0015]本技术液压油箱中,所述箱体的箱底板上设置吸油口,所述外圆筒上外筒孔群的设置区域背向所述吸油口的设置位置。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回油筒和液压油箱中,油液经回油滤芯过滤后流出的途径呈圆弧状,油液作离心运动,有利于油液中气泡的析出,提高油箱消泡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中回油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A向的剖面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回油筒中外圆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回油筒中内圆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回油筒中液压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0023]回油筒10、筒体11、安装法兰12、套筒13、底板14、消泡装置20、外圆筒21、外筒孔群圆孔211、内圆筒22、内筒孔群圆孔221、封板23、箱体30、箱顶板31、箱底板32、吸油口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回油筒10包括筒体11,在筒体11的顶部焊接有安装法兰12,底部焊接有底板14,以此构成一个用于容纳回油滤芯的腔体。在底板14上焊接有向上延伸的套筒13,套筒13用于定位固定回油滤芯。套筒14的内孔构成筒体底端的底板上设置出油口。
[0026]在底板14的下侧固定有消泡装置20,消泡装置20包括内圆筒22和外圆筒21,内圆筒22和外圆筒21同轴布置。
[0027]内圆筒22和外圆筒21的上端均与筒体底端的底板14焊接连接,下端焊接封闭内圆筒和外圆筒下端的封板23,内圆筒22与筒体底端的底板14上的出油口连通。
[0028]内圆筒22上设置有径向连通其内外的内筒孔群,内筒孔群由若干个呈阵列排布的内筒孔群圆孔221构成,内筒孔群圆孔221径向贯穿内圆筒22的孔壁,内筒孔群圆孔221的孔径在2~5毫米之间,相邻两内筒孔群圆孔221之间的距离在6~10毫米之间,内圆筒22的筒壁厚度在1~2毫米之间。
[0029]外圆筒21上设置有径向连通其内外的外筒孔群,外筒孔群由若干个呈阵列排布的外筒孔群圆孔211构成,外筒孔群圆孔211径向贯穿外圆筒21的孔壁,外筒孔群圆孔211的孔径在2~5毫米之间,相邻两外筒孔群圆孔211之间的距离在6~10毫米之间,外圆筒21的筒
壁厚度在1~2毫米之间。
[0030]如图2图3图4所示,内筒孔群在内圆筒上的布置区域的圆心角小于等于160度。外筒孔群在内圆筒上的布置区域的圆心角小于等于160度,外筒孔群的布置区域边沿和内筒孔群的布置区域边沿之间的区域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等于20度。
[0031]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中液压油箱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液压油箱中,液压油箱包括箱体30,箱体30内安装有前述的回油筒10,筒体顶部通过安装法兰12与箱体的箱顶板31固定连接,筒体内安装有回油滤芯。回油筒10下端悬空。在箱体30的箱底板32上设置吸油口,消泡装置20的外圆筒上外筒孔群的设置区域背向吸油口33的设置位置。
[0032]在本实施例中,液压系统的回油进入到回油筒中,经回油滤芯过滤后从筒体底端的底板上的出油口流入到消泡装置的内圆筒中,在经内圆筒上的内筒孔群进入到内圆筒与外圆筒之间圆环形区域,并按照圆弧状的路径流向外圆筒上的外筒孔群,从外筒孔群流入到液压油箱的吸油腔内。液压油在内圆筒与外圆筒之间圆环形区域流动时,其路径为圆弧状,流动时产生的离心力有助于油液中气泡的析出。液压油从外筒孔群中流出的方向背向箱底板上的吸油口,增加了液压油从外筒孔群流至吸油口时油液流经路径,进一步有利于油液中气泡上浮,提高消泡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油筒,包括用于安装回油滤芯的筒体,在筒体底端的底板上设置出油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泡装置,所述消泡装置包括内圆筒和外圆筒,内圆筒布置于外筒体内;内圆筒和外圆筒的上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下端设置封闭下端的封板,内圆筒与筒体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内圆筒上设置有连通其内外的内筒孔群,所述外圆筒上设置有连通其内外的外筒孔群,所述内筒孔群的设置区域与所述外筒孔群的设置区域相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孔群和外筒孔群的设置区域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等于16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筒和外圆筒同轴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油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孔群和外筒孔群的孔洞为圆孔且所述圆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长寿郑小红钟桂强梁翠松袁乃坡张敏超米家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