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筛选分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549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筛选分装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离心模块、分样模块、光源检测模块、电气控制模块、动力输液模块;离心模块包括离心管架以及与离心管架配合的取样针,离心管架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离心试管放置孔,取样针的上端与纵向驱动单元固定;分样模块包括分样管架以及与分样管架配合的分样针,分样管架上沿周向设有多个收集管放置孔,分样针的上端与横向驱动单元固定;取样针上端的取样接管依次连接动力输液模块、光源检测模块后与分样针上端的分样接管连接;电气控制模块分别与纵向驱动单元、横向驱动单元、光源检测模块和动力输液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进样、检测和收集过程整合在一起,结构紧凑,便于操作。便于操作。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筛选分装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生物化学样品和试剂的自动化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超速离心特定组分的自动筛选分装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粒子经过超速离心后,可根据物质的沉降系数或密度的差别进行组分的分离,实验室传统组分收集方法主要有取代法、穿刺法、虹吸法。
[0003]如公开号为CN112827210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澄清胰脏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将胰脏刨片磨浆,加入水,调节pH为2.0

3.0后在5

10℃下搅拌提取,提取后过滤去除滤渣,调节滤液pH至3.0

5.0;在搅拌条件下向滤液中加入聚丙烯酰胺溶液,当观察到有明显的大颗粒絮凝物形成时,停止搅拌,静置,待分层明显后,虹吸上层液,下层液离心,将离心液与虹吸液合并,过滤澄清即可得到澄清的胰脏提取液。
[0004]然而,这些方法都是通过手动收集来完成,面临着手动操作稳定性不可控、重复性差以及精度低等问题,国内还未有取代手动收集的自动化设备。
[0005]国外主要有BioComp、Brandel、Teledyne Isco等公司研发的自动收集设备,但这些设备存在以下问题:1)适用的离心管和收集管固定;2)体积大,整体性差,由进样装置、检测装置、组分收集装置分布式组合;3)不支持一次性工艺,存在穿刺的部件污染与交叉污染的风险以及紫外检测器污染与交叉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筛选分装装置,将进样、检测和收集过程整合在一起,结构紧凑,使进样和收集稳定,便于操作。
[0007]一种自动筛选分装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离心模块、分样模块、光源检测模块、电气控制模块、动力输液模块;
[0008]所述的离心模块包括可转动固定在底座上的离心管架以及与离心管架配合的取样针,所述的离心管架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离心试管放置孔,所述的取样针的上端与纵向驱动单元固定,所述的纵向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取样针上下移动;
[0009]所述的分样模块包括可转动固定在底座上的分样管架以及与分样管架配合的分样针,所述的分样管架上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收集管放置孔,所述的分样针的上端与横向驱动单元固定,所述的横向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分样针水平横向移动;
[0010]所述取样针的上端连接有取样接管,所述取样接管依次连接动力输液模块、光源检测模块后与分样针上端的分样接管连接;
[0011]所述的电气控制模块分别与纵向驱动单元、横向驱动单元、光源检测模块和动力输液模块电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离心管架和分样管架的底部分别通过旋转电机与底座固定,所述的旋转电机与电气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纵向驱动单元包括与电机固定板固定的取样推杆电机,所述的电机固定板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取样推杆电机的输出端与取样推杆的下端固定,所述的取样推杆的上端通过取样针固定支架与取样针上端固定。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横向驱动单元包括与电机固定板固定的分样推杆电机;所述分样推杆电机的输出端与分样推杆的一端连接,分样推杆的另一端通过分样针固定支架与分样针上端固定。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光源检测模块包括光谱仪和紫外对射座,所述的紫外对射座中设有流通池;所述紫外对射座的进口端与动力输液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紫外对射座的出口端与分样接管连接;所述紫外对射座的信号输出端与光谱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谱仪的输出端与电气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动力输液模块包括蠕动泵泵头以及用于驱动蠕动泵泵头的步进电机,所述蠕动泵泵头的进口端与取样接管连接,蠕动泵泵头的出口端与紫外对射座的进口端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气控制模块包括电源和PCB控制板,所述的PCB控制板通过PCB安装底座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所述的固定支架与底座固定。
[001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侧边上设有废液收集管。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样管架沿径向设有三层收集管放置孔,每一层均匀设有多个收集管放置孔。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将离心模块、分样模块、光源检测模块一体式整合,取代了传统的分布式组合,离心管架和收集管架置于同一平台、离心管架和收集管架做旋转运动、取样针和分样针分别做上下和左右运动,取代传统的矩形管架以及多次的平移运动,在较小的空间里留出管路接口,节约了管路用量,装置整合度高,整体体积大幅减小,满足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的需求。
[0022]2、本技术采用电气控制模块对离心模块、分样模块、光源检测模块和动力输液模块进行自动化控制,可实现进样流速调节、组分收集体积调节、实时紫外显示与标记以及历史数据存档功能,具有极大的兼容性,可满足同类操作的样品收集使用。
[0023]3、本技术分别通过纵向驱动单元和横向驱动单元来驱动取样针和分样针,形成空间错位,可以简化运动结构,节省运动空间。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筛选分装装置的总装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筛选分装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中纵向驱动单元和横向驱动单元的结构图。
[0027]图中:1

底座、2

离心管架、3

离心试管、4

取样针、5

取样针固定支架、6

取样接管、7

蠕动泵泵头、8

后保护外壳、9

紫外对射座、10

前保护外壳、11

电机安装板、12

废液收集管、13

底座、14

取样旋转电机、15

步进电机、16

PCB控制板、17

电源、18

PCB安装底座、19

光谱仪、20

分样管架、21

电机驱动器、22

取样推杆电机、23

取样推杆、24

电机固定板、25

分样推杆电机、26

分样推杆、27

光电开关、28

固定支架、29

分样针、30

支撑杆、
31

收集管、32

光电开关、33

分样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实施例旨在便于对本技术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筛选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离心模块、分样模块、光源检测模块、电气控制模块、动力输液模块;所述的离心模块包括可转动固定在底座上的离心管架以及与离心管架配合的取样针,所述的离心管架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离心试管放置孔,所述取样针的上端与纵向驱动单元固定,所述的纵向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取样针上下移动;所述的分样模块包括可转动固定在底座上的分样管架以及与分样管架配合的分样针,所述的分样管架上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收集管放置孔,所述的分样针的上端与横向驱动单元固定,所述的横向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分样针水平横向移动;所述取样针的上端连接有取样接管,所述取样接管依次连接动力输液模块、光源检测模块后与分样针上端的分样接管连接;所述的电气控制模块分别与纵向驱动单元、横向驱动单元、光源检测模块和动力输液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筛选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管架和分样管架的底部分别通过旋转电机与底座固定,所述的旋转电机与电气控制模块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筛选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驱动单元包括与电机固定板固定的取样推杆电机,所述的电机固定板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取样推杆电机的输出端与取样推杆的下端固定,所述的取样推杆的上端通过取样针固定支架与取样针上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洪刘国栋林东明吴辉肖婧
申请(专利权)人:布莱迪杭州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