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服外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25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羽绒服外套包括羽绒夹克和羽绒背心,羽绒夹克和羽绒背心可通过拉链连接于一体以实现羽绒夹克和羽绒背心的完美叠穿,从而达到羽绒夹克和羽绒背心单穿、叠穿的一衣多穿功能,提高实用性。提高实用性。提高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羽绒服外套


[0001]本技术总体来说涉及服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羽绒服外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羽绒服的款式可分为有袖的羽绒夹克和无袖羽绒背心,基本都是一衣一穿,实用性较差,即使将羽绒夹克和羽绒背心叠穿,也经常因为衣服拉链过多暴露搭配不当而不够美观,亟需一种一衣多穿的羽绒服外套。
[000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5]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羽绒服外套,包括:羽绒夹克,门襟处设有第一拉链;羽绒背心,门襟处设有第二拉链和第三拉链,所述第三拉链设于所述第二拉链内侧。所述第一拉链与所述第三拉链长度及方向相同且能相互配合,从而将所述羽绒夹克和所述羽绒背心连接于一体。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拉链的左拉能与所述第三拉链的右开配合,所述第一拉链的右开能与所述第三拉链的左拉配合。
[0007]优选的,所述羽绒夹克短于所述羽绒背心,所述第一拉链和所述第三拉链均短于所述第二拉链。
[0008]优选的,所述羽绒夹克包括第一羽绒区和保暖区,所述第一羽绒区设于所述羽绒夹克的前襟及背部,所述保暖区设于所述羽绒夹克袖子及所述羽绒夹克的前襟和背部之间;所述羽绒背心包括第二羽绒区。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羽绒区和所述第二羽绒区均包括第一里料、羽绒和第一面料,所述羽绒填充于所述第一里料与所述第一面料之间;所述保暖区包括第二里料和第二面料。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面料和所述第二面料均为软壳面料。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羽绒区的所述第一面料和所述第二面料为单层软壳面料。
[0012]优选的,还包括双层胆布,所述羽绒填充于所述双层胆布再与所述第一面料进行缝制。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里料为摇粒绒面料。
[001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保护主题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一种羽绒服外套包括羽绒夹克和羽绒背心,羽绒夹克和羽绒背心可通过拉链连接于一体以实现羽绒夹克和羽绒背心的完美叠穿,从而达到羽绒夹克和羽绒背心单穿、叠穿的一衣多穿功能,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0017]图1是本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羽绒服外套的羽绒夹克和羽绒背心叠穿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羽绒服外套的羽绒夹克正面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羽绒服外套的羽绒夹克背面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A

A方向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1]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2]10、羽绒夹克;11、第一拉链;12、第一羽绒区;13、保暖区;14、第一里料;15、第一面料;20、羽绒背心;21、第二拉链;22、第二羽绒区;23、第二里料;24、第二面料;40、羽绒;50、双层胆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一种羽绒服外套,包括羽绒夹克10和羽绒背心20。其中羽绒夹克10的门襟处设有第一拉链11,羽绒背心20的门襟处设有第二拉链21和第三拉链(未图示)。第一拉链11与第三拉链长度及方向相同且能相互配合。通常的,第一拉链11与第三拉链的拉链方向为纵向。
[0024]通常拉链包括左拉和右开,本实施例将羽绒背心20穿于羽绒夹克10外时,第一拉链11的左拉与第三拉链的右开配合,第一拉链11的右开与第三拉链的左拉配合。由于本实施例第三拉链设于第二拉链21内侧,并且羽绒夹克10短于羽绒背心20,第一拉链11和第三拉链均短于第二拉链21,第一拉链11和第三拉链拉合时第一拉链11和第三拉链即隐于羽绒背心20的内侧,此设计克服羽绒夹克10和羽绒背心20叠穿时第一拉链11和第三拉链暴露的缺点使得叠穿更为美观。
[0025]本实施例中,羽绒夹克10包括第一羽绒区12和保暖区13,第一羽绒区12设于羽绒夹克10的前襟及背部,保暖区13设于羽绒夹克10袖子及羽绒夹克10的前襟和背部之间。羽绒背心20包括第二羽绒区22。(参见图2和图3)
[0026]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羽绒区12和第二羽绒区22均包括第一里料14、羽绒40和第一面料15。还包括双层胆布50,羽绒40填充于双层胆布50再与第一面料15进行缝制,如此将羽绒40填充于第一里料14与第一面料15之间。
[0027]本实施例中,保暖区13包括第二里料23和第二面料24。其中,第二里料23为轻薄保暖的摇粒绒面料,当然也可以是其他保暖面料如纯棉保暖面料。另外,第一羽绒区12的第一面料15和第二羽绒区22的第二面料24均为单层软壳面料。软壳面料为具有较佳的防风功能,不仅提供了基本的保暖还可以适应满足季户外运动的需求。
[0028]本技术使用时将本羽绒服外套中的羽绒背心20穿于羽绒夹克10外,将第一拉链11的左拉与第三拉链的右开配合,第一拉链11的右开与第三拉链的左拉配合,此时第一拉链11与第三拉链被隐藏于羽绒背心20的内侧,第二拉链21即可不拉合也不会影响美观。如果某些场景需要单穿羽绒背心20或羽绒夹克10,只需将第一拉链11与第三拉链拉开即可。
[0029]本技术一种羽绒服外套包括羽绒夹克10和羽绒背心20,羽绒夹克10和羽绒背
心20可通过拉链连接于一体以实现羽绒夹克10和羽绒背心20的完美叠穿,从而达到羽绒夹克10和羽绒背心20单穿、叠穿的一衣多穿功能,提高实用性。
[0030]应理解,以上描述的多个示例可沿多个方向(如倾斜、颠倒、水平、垂直,等等)并且以多个构造被利用,而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仅作为本技术的原理的有效应用的示例而被示出和描述,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的任何具体的细节。
[0031]当然,一旦仔细考虑代表性实施例的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就将容易理解,可对这些具体的实施例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以及其他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在本技术的原理的范围内。因此,前面的详细描述应被清楚地理解为是仅以说明和示例的方式来给出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绒服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羽绒夹克(10),门襟处设有第一拉链(11);羽绒背心(20),门襟处设有第二拉链(21)和第三拉链,所述第三拉链设于所述第二拉链(21)内侧;所述第一拉链(11)与所述第三拉链长度及方向相同且能相互配合,从而将所述羽绒夹克(10)和所述羽绒背心(20)连接于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服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链(11)的左拉能与所述第三拉链的右开配合,所述第一拉链(11)的右开能与所述第三拉链的左拉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服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羽绒夹克(10)短于所述羽绒背心(20),所述第一拉链(11)和所述第三拉链均短于所述第二拉链(2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服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羽绒夹克(10)包括第一羽绒区(12)和保暖区(13),所述第一羽绒区(12)设于所述羽绒夹克(10)的前襟及背部,所述保暖区(13)设于所述羽绒夹克(10)袖子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兴群柳晓燕刘红菲连梦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