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阳贵明专利>正文

一种迎水石岸套管栽培绿化植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520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迎水石岸套管栽培绿化植物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水泥涵管,均背靠石岸,底端均固定插设于石岸旁的河流湖泊内底部泥质层中,加水加肥用塑料管设置于石岸上部外壁上,其一端与供水供肥设备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扎紧封口,加水加肥用塑料管的管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出水出肥孔,出水出肥孔与水泥涵管一一对应设置,且位于水泥涵管顶部开口端上方后侧。本迎水石岸套管栽培绿化植物装置,可在水利、城建、河道、公路、铁路的石岸石坡及水泥挡土墙上进行生态修复,栽培各种绿化植物,不仅组装简单,并且栽种的植物成活率高,当年栽培,当年见效。当年见效。当年见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迎水石岸套管栽培绿化植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植物培育
,尤其涉及一种迎水石岸套管栽培绿化植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水利、城建、公路、铁路建设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然而在上述领域建设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石岸、石坡和水泥挡土墙。这些石岸、石坡和水泥挡土墙,下半部一直处在水中,或者半年处在水中,半年在干旱之中,由于这些建筑物未留可用栽培植物的排水孔,从而无法在其上直接进行生态修复工作。
[0003]综上所述,有必要提出一种迎水石岸套管栽培绿化植物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石岸、石坡和水泥挡土墙等建筑无法直接进行生态修复,栽种植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迎水石岸套管栽培绿化植物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迎水石岸套管栽培绿化植物装置,该迎水石岸套管栽培绿化植物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水泥涵管,均背靠石岸,底端均固定插设于石岸旁的河流湖泊内底部泥质层中,加水加肥用塑料管设置于石岸上部外壁上,其一端与供水供肥设备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扎紧封口,加水加肥用塑料管的管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出水出肥孔,出水出肥孔与水泥涵管一一对应设置,且位于水泥涵管顶部开口端上方后侧。
[0006]其中,水泥涵管的内径至少不小于35cm,高度高于往年河流湖泊的最高水位0.5

0.8m,且水泥涵管高于河流湖泊的最高水位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相邻两个透气孔之间至少间隔25

30cm,透气孔直径为2

4cm。
[0007]其中,水泥涵管内从下到上依次填装有粗砂或细石层以及营养土层。
[0008]其中,水泥涵管的中部两侧的石岸的岸壁上对应安装有第一膨胀螺丝,第一固定铁丝围绕于水泥涵管的中部外壁上,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一膨胀螺丝上。
[0009]其中,加水加肥用塑料管通过多根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铁丝固定于石岸岸壁上,每根第二固定铁丝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二膨胀螺丝上,第二膨胀螺丝安装于石岸岸壁上。
[0010]其中,加水加肥用塑料管内径为4

6cm,出水出肥孔的孔径为3

5mm,出水出肥孔距离水泥涵管顶部开口端10cm。
[0011]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迎水石岸套管栽培绿化植物装置,可在水利、城建、河道、公路、铁路的石岸石坡及水泥挡土墙上进行生态修复,栽培各种绿化植物,不仅组装简单,并且栽种的植物成活率高,当年栽培,当年见效。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迎水石岸套管栽培绿化植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石岸1、水泥涵管2、透气孔3、营养土层4、粗砂或细石层5、第一膨胀螺丝6、第一固定铁丝7、加水加肥用塑料管9、出水出肥孔10、第二膨胀螺丝11、第二固定铁丝12、卡扣13以及河流湖泊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迎水石岸套管栽培绿化植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本迎水石岸套管栽培绿化植物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水泥涵管2,均背靠石岸1(也可为石坡或水泥挡土墙等建筑),底端均固定插设于石岸1旁的河流湖泊14内底部泥质层中。水泥涵管2的中部两侧的石岸1的岸壁上对应安装有第一膨胀螺丝6,第一固定铁丝7环绕于水泥涵管2的中部外壁上,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一膨胀螺丝6上,进而将水泥涵管2固定在石岸1岸壁上。
[0019]水泥涵管2的内径至少不小于35cm,高度高于往年河流湖泊的最高水位 0.5

0.8m,且水泥涵管2高于河流湖泊的往年最高水位的外壁一段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3,相邻两个透气孔3之间至少间隔25

30cm,透气孔3直径为2

4cm。水泥涵管2内从下到上依次填装有粗砂或细石层5以及营养土层4,在其他实施例中,底部也可加粗沙、细石以及化工原料制成的泡沬球体、谷壳、椰糠等透水透气之物。
[0020]加水加肥用塑料管9设置于石岸1上部外壁上,其一端与供水供肥设备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13扎紧封口,再其他实施例中,加水加肥用塑料管9也可为铝塑管、橡皮管以及各种化工原料制成的输水管道。加水加肥用塑料管9通过多根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铁丝12固定于石岸1岸壁上,每根第二固定铁丝12 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二膨胀螺丝11上,第二膨胀螺丝11安装于石岸1岸壁上。
[0021]加水加肥用塑料管9的管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出水出肥孔10,出水出肥孔 10与水泥涵管2一一对应设置,且位于水泥涵管2顶部开口端上方后侧。加水加肥用塑料管9内径一般设置为4

6cm,出水出肥孔10的孔径一般设置为 3

5mm,出水出肥孔10距离水泥涵管2顶部开口端10cm左右,方便出水出肥浇灌到水泥涵管2内种植的植物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岸壁极度不平整,也可通过塑料小管固定接于出水出肥孔处,将塑料小管另一端卡在水泥涵管2 的顶端开口处,将水和肥引入到水泥涵管2上浇灌植物。
[0022]本迎水石岸套管栽培绿化植物装置,对于不同水源深度,不同石岸、石坡、水泥挡
土墙的立地条件,可采用不同材质的套管,如水泥函管或PVC管等。在套管安装之前,如在地处半年干旱半年水中之地的石岸、石坡和水泥挡土墙,其脚下是硬质物,则使用电钻钻穿,深达地下土壤层,再将套管插入,然后固定其套管;如果石岸、石坡和水泥挡土墙全年处在水中,且基部是土质或泥质,则不需要钻孔,直接将套管插入水中底部泥质层中,固定好即可。
[0023]比如在常年处于水中的石岸、石坡或水泥挡土墙等建筑物中,且其基部为泥质层,则直接安装水泥涵管,其水泥涵管直径要达35厘米以上,其高度要求超出往年最高水位的0.5米到0.8米。安装前水泥涵管的上半部上要用电钻取直径二到三厘米的小孔,以利排水与通气。安装水泥涵管时,用汽车吊车或者人工起吊装置将涵管一节-节叠好,再进行固定,以防洪水冲毁,套管安装距离为 1.5到2.5米左右。水泥涵管安装好后,在涵管中首先倒入0.5至0.8m厚的粗沙。以利排氷和透气。粗沙粒填好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迎水石岸套管栽培绿化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水泥涵管,均背靠石岸,底端均固定插设于石岸旁的河流湖泊内底部泥质层中,加水加肥用塑料管设置于石岸上部外壁上,其一端与供水供肥设备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扎紧封口,所述加水加肥用塑料管的管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出水出肥孔,所述出水出肥孔与所述水泥涵管一一对应设置,且位于所述水泥涵管顶部开口端上方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迎水石岸套管栽培绿化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涵管的内径至少不小于35cm,高度高于往年所述河流湖泊的最高水位0.5

0.8m,且所述水泥涵管高于所述河流湖泊的最高水位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相邻两个所述透气孔之间至少间隔25

30cm,所述透气孔直径为2

4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迎水石岸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贵明何鹏阳赐姝胡昭钰欧阳辰祥王昕民欧阳夏旋
申请(专利权)人:欧阳贵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