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医疗用保暖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139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医疗用保暖袜,包括:袜体;设置在所述袜体前端部的第一观察部,所述第一观察部与袜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用于袜体第一观察部的搭接;以及设置在所述袜体后端部的第二观察部,所述第二观察部与袜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用于第二观察部与袜体的搭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观察部与袜体之间设置的第一连接组件,以及第二观察部与袜体之间设置的第二连接组件,当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皮肤及足背动脉时,此时第一观察部与袜体分离,使得脚的前背部裸露,通过前后端设计的观察窗口,充分考虑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皮肤及足背动脉的观察。肤及足背动脉的观察。肤及足背动脉的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医疗用保暖袜


[0001]本技术涉及保暖袜
,具体为一种临床医疗用保暖袜。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约10%,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70岁以上的人群的发病率在15%

20%。却因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存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复发率极高,再度缺血症状发生率极高。
[0003]针对患者下肢麻木发凉等缺血表现,因下肢感知觉障碍,热水热敷对皮肤损伤加重缺血危险性极大,选择保暖袜作为保暖手段,改善下肢皮温从而舒张外周血管,促进下肢回流,改善微循环,缓解下肢缺血导致疼痛等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升舒适度,进而改善生活及睡眠质量,现有的保暖袜对于患有周围血管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脉管炎)的患者,仅起着保暖的作用,并未充分考虑医护人员对患者皮肤及足背动脉的观察,因此提供一种临床医疗用保暖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医疗用保暖袜,通过前后端设计的观察窗口,充分考虑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皮肤及足背动脉的观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医疗用保暖袜,包括:袜体;设置在所述袜体前端部的第一观察部,所述第一观察部与袜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用于袜体第一观察部的搭接;以及设置在所述袜体后端部的第二观察部,所述第二观察部与袜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用于第二观察部与袜体的搭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母扣与第一子扣,所述第一母扣设置在第一观察部的端部,所述第一子扣设置在袜体的前上部,且第一子扣与第一母扣相适配。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母扣与第二子扣,所述第二母扣设置在第二观察部的端部,所述第二子扣设置在袜体的后部,且第二子扣与第二母扣相适配。
[0008]优选的,所述袜体的上部设置长筒部。
[0009]优选的,所述长筒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松紧部与第二松紧部,且第一松紧部与第二松紧部结构相同。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松紧部包括松紧带,以及设置在松紧带内部的松紧绳,所述松紧绳的端部设置有松紧卡口,用于松紧绳长度调节后的固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通过第一观察部与袜体之间设置的第一连接组件,以及第二观察部与袜体之间设置的第二连接组件,当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皮肤及足背动脉时,此时第一观察部与袜体分离,使得脚的前背部裸露,同理,第二观察部与袜体分离,使得脚的后跟部裸露,从而使医护人员更为方便的观察患者患处;当医护人员查看完毕后,此时袜子成为一个整体,起到保暖的作用,通过前后端设计的观察窗口,充分考虑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皮肤及足
背动脉的观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观察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非观察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第一松紧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长筒部;2、第一松紧部;3、第二松紧部;4、袜体;5、第一观察部;6、第一母扣;7、第二观察部;8、第二母扣;9、第二子扣;10、第一子扣;
[0019]211、松紧绳;212、松紧带;213、松紧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各实施例。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优选提供技术方案:一种临床医疗用保暖袜,包括:袜体4;设置在袜体4前端部的第一观察部5,第一观察部5与袜体4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用于袜体4第一观察部5的搭接;以及设置在袜体4后端部的第二观察部7,第二观察部7与袜体4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用于第二观察部7与袜体4的搭接。
[0023]通过第一观察部5与袜体4之间设置的第一连接组件,以及第二观察部7与袜体4之间设置的第二连接组件,当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皮肤及足背动脉时,如图1所示,此时第一观察部5与袜体4分离,使得脚的前背部裸露,同理,第二观察部7与袜体4分离,使得脚的后跟部裸露,从而使医护人员更为方便的观察患者患处;当医护人员查看完毕后,如图3所示,此时第一观察部5与袜体4搭接,使得脚的前部覆盖,同理,第二观察部7与袜体4搭接,使得脚的后跟部得以覆盖,此时袜子成为一个整体,起到保暖的作用,通过前后端设计的观察窗口,充分考虑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皮肤及足背动脉的观察。
[0024]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母扣6与第一子扣10,第一母扣6设置在第一观察部5的端部,第一子扣10设置在袜体4的前上部,且第一子扣10与第一母扣6相适配,通过第一观察部5端部的第一母扣6,以及袜体4上部的第一子扣10,当第一观察部5搭接在袜体4上时,此时第一母扣6与第一子扣10扣接,即实现了第一观察部5与袜体4的连接,如图3所示;当第一母扣6与第一子扣10脱离时,此时第一母扣6与第一子扣10分开,如图1所示,此处的第一连接组件还可以为子母魔术贴,搭扣设计,位于足背上方,便宜松解观察且直立或坐卧功能位均预防皮肤受压。
[0025]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母扣8与第二子扣9,第二母扣8设置在第二观察部7的端部,第二子扣9设置在袜体4的后部,且第二子扣9与第二母扣8相适配。通过第二观
察部7端部的第二母扣8,以及袜体4上部的第二子扣9,当第二观察部7搭接在袜体4上时,此时第二母扣8与第二子扣9扣接,即实现了第二观察部7与袜体4的连接,如图3所示;当第二观察部7与袜体4脱离时,此时第二母扣8与第二子扣9分开,如图1所示,此处的第二连接组件还可以为子母魔术贴。
[0026]实施例2:
[0027]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袜体4的上部设置长筒部1,用于患者腿部保暖。
[0028]进一步地,长筒部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松紧部2与第二松紧部3,且第一松紧部2与第二松紧部3结构相同,通过第一松紧部2与第二松紧部3的松紧调节,可根据患者患肢的周径大小进行灵活调节。
[0029]进一步地,第一松紧部2包括松紧带212,以及设置在松紧带212内部的松紧绳211,松紧绳211的端部设置有松紧卡口213,用于松紧绳211长度调节后的固定,通过松紧带212内部松紧绳211,松紧绳211的端部设置的松紧卡口213,当需要缩小松紧带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医疗用保暖袜,其特征在于,包括:袜体(4);设置在所述袜体(4)前端部的第一观察部(5),所述第一观察部(5)与袜体(4)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用于袜体(4)第一观察部(5)的搭接;以及设置在所述袜体(4)后端部的第二观察部(7),所述第二观察部(7)与袜体(4)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用于第二观察部(7)与袜体(4)的搭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疗用保暖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母扣(6)与第一子扣(10),所述第一母扣(6)设置在第一观察部(5)的端部,所述第一子扣(10)设置在袜体(4)的前上部,且第一子扣(10)与第一母扣(6)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疗用保暖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母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雨虹孙明李秀瑶梁莹裕苏连花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