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气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440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气回收系统,包括冷凝器、多级氨吸收塔、多级氨水储罐、热交换系统和成品氨水储罐;所述多级氨吸收塔包括与冷凝器连通且相互依次连通的若干氨吸收塔;最后一个氨吸收塔内设置有除雾器,且除雾器连通有外部排出管路;所述多级氨水储罐包括与氨吸收塔一一对应的氨水储罐;相邻的氨水储罐之间通过管路连通,且管路上安装有控制阀和提升泵;氨吸收泵和对应的氨水储罐之间设置有氨水提纯系统;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循环冷却水池,循环冷却水池通过管路连通有若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与氨水储罐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有效治理了氨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和普及。便于推广和普及。便于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气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废气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氨气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提出及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出与实行,许多化工厂已着手实施氨的回收利用项目。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增设氨水蒸馏系统,将稀氨水浓缩成液氨,二是利用尿素系统外送氨水管线,将稀氨水返回到碳铵液槽与碳铵液一并送至解吸塔解吸回收。但上述的方法与许多公司的生产情况不相符,并且不能应用于多数公司的生产线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氨气回收系统,解决了上述技术的缺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氨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多级氨吸收塔、多级氨水储罐、热交换系统和成品氨水储罐;所述多级氨吸收塔包括与冷凝器连通且相互依次连通的若干氨吸收塔;最后一个氨吸收塔内设置有除雾器,且除雾器连通有外部排出管路;所述多级氨水储罐包括与氨吸收塔一一对应的氨水储罐;相邻的氨水储罐之间通过管路连通,且管路上安装有控制阀和提升泵;氨吸收泵和对应的氨水储罐之间设置有氨水提纯系统;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循环冷却水池,循环冷却水池通过管路连通有若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与氨水储罐一一对应;循环冷却水池与热交换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和提升泵。
[0006]优化的方案,所述冷凝器通过管路连通冷冻水,且冷凝器分别连通外部的含氨尾气和氨吸收塔。
[0007]优化的方案,所述多级氨吸收塔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一级氨吸收塔、二级氨吸收塔和三级氨吸收塔;且每一级氨吸收塔前端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三级氨吸收塔内有除雾器。
[0008]优化的方案,所述多级氨水储罐包括一级氨水储罐、二级氨水储罐和三级氨水储罐;一级氨水储罐通过管路连通一级氨吸收塔的底部;二级氨水储罐通过管路连通二级氨吸收塔的底部;三级氨水储罐通过管路连通三级氨吸收塔的底部。
[0009]优化的方案,所述氨水提纯系统包括连通在相对应的氨吸收塔和氨水储罐之间的提纯管路,提纯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和提升泵。
[0010]优化的方案,所述热交换器的数目为三个,与一级氨水储罐、二级氨水储罐和三级氨水储罐一一对应。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实现对含氨尾气中的氨气进行回收再利用,全程经过三级吸收和氨水提浓,最终制成的氨水,浓度可以达到20%以上,不仅有效治理了氨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同时也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5]如图1所示,一种氨气回收系统,包括冷凝器、三级氨吸收塔、三级氨水储罐、热交换系统和成品氨水储罐。
[0016]冷凝器通过管路连通冷冻水,且冷凝器分别连通外部的含氨尾气和氨吸收塔。
[0017]所述三级氨吸收塔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一级氨吸收塔、二级氨吸收塔和三级氨吸收塔。每一级氨吸收塔前端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一级氨吸收塔连通冷凝器,三级氨吸收塔内有除雾器。除雾器连通有外部排出管路。
[0018]所述三级氨水储罐包括与氨吸收塔一一对应的一级氨水储罐、二级氨水储罐和三级氨水储罐。一级氨水储罐通过管路连通一级氨吸收塔的底部。二级氨水储罐通过管路连通二级氨吸收塔的底部。三级氨水储罐通过管路连通三级氨吸收塔的底部。
[0019]相邻的氨水储罐之间通过管路连通,且管路上安装有控制阀和提升泵。氨吸收泵和对应的氨水储罐之间设置有氨水提纯系统。氨水提纯系统包括连通在相对应的氨吸收塔和氨水储罐之间的提纯管路,提纯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和提升泵。
[0020]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循环冷却水池,循环冷却水池通过管路连通有若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数目为三个,与一级氨水储罐、二级氨水储罐和三级氨水储罐一一对应。循环冷却水池与热交换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和提升泵。
[0021]从反应釜排出的含氨尾气温度达150℃,如果不降温很难被水吸收,因此在进入氨吸收塔之前首先进入氨气与冷冻水热交换系统,进行降温处理。氨气的温度是影响吸收的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温度作为系统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尾气引到氨吸收塔,经过三个氨吸收塔的水吸收,将氨气全部吸收到吸收液中,符合排放标准的尾气经三级氨吸收塔顶部的除雾器除雾后高空排放。氨吸收塔内的氨气吸收为放热反应,在吸收过程中,吸收液温度会逐渐升高,温度升高会降低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温度高不利于吸收过程,因此设置氨水与循环冷却水热交换系统,以降低吸收剂的温度,提高系统的吸收效率。氨水在三级氨吸收塔中的浓度是不同的,一级氨吸收塔内的氨水浓度最高,二级氨吸收塔内的氨水浓度次之,三级氨吸收塔内的氨水浓度最低,因此设置氨水提浓系统。氨水提浓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饱和的氨水输送到成品氨水存放容器,低浓度氨水依次提升到上一级吸收装置,以实现提浓功能。
[0022]本技术实现对含氨尾气中的氨气进行回收再利用,全程经过三级吸收和氨水提浓,最终制成的氨水,浓度可以达到20%以上,不仅有效治理了氨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和普及。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多级氨吸收塔、多级氨水储罐、热交换系统和成品氨水储罐;所述多级氨吸收塔包括与冷凝器连通且相互依次连通的若干氨吸收塔;最后一个氨吸收塔内设置有除雾器,且除雾器连通有外部排出管路;所述多级氨水储罐包括与氨吸收塔一一对应的氨水储罐;相邻的氨水储罐之间通过管路连通,且管路上安装有控制阀和提升泵;氨吸收泵和对应的氨水储罐之间设置有氨水提纯系统;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循环冷却水池,循环冷却水池通过管路连通有若干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与氨水储罐一一对应;循环冷却水池与热交换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和提升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通过管路连通冷冻水,且冷凝器分别连通外部的含氨尾气和氨吸收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气回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映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映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