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净化部件的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404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净化部件的监测设备,包括:控制器、亮度采集组件和腔体;控制器与亮度采集组件电连接;腔体容纳电净化部件以使电净化部件处于暗室环境;亮度采集组件根据发射极在不同方向上的亮度生成若干电流,并将电流值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电流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亮度采集组件采集电净化部件的放电状态的亮度,由于腔体的存在,使得电净化部件处于暗室环境,使得发射极的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亮度容易被识别出,进而根据亮度确定发射极的风险状态,实现了对电净化部件实时的和有效的监测,在电净化部件异常时能够提供部件失效预警及故障位置提示,提高了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感,并且成本低。并且成本低。并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净化部件的监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特别涉及一种电净化部件的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净化部件广泛应用在净化
目前对于电净化部件的工作状态没有有效的监测方法,无法有效识别出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亮度并提供部件失效预警及故障位置提示,只能在电净化部件无法正常工作后,通过故障模式上报。发送故障才会上报给用户带来一定的困扰,同时电净化部件故障可能导致电离失控,从而给用户带来了潜在的触电危险。而对于电净化部件的工作状态没有有效的监测的一个原因,是无法有效识别出电净化部件的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亮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识别出电净化部件的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亮度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净化部件的监测设备。
[0004]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净化部件的监测设备,所述电净化部件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发射极和接收极,所述监测设备包括:控制器、亮度采集组件和腔体;
[0006]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亮度采集组件电连接;
[0007]所述腔体用于容纳所述电净化部件,以使所述电净化部件处于暗室环境;
[0008]所述亮度采集组件用于根据所述发射极在不同方向上的亮度生成若干电流,并将所述若干电流的电流值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0009]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电流值。
[0010]较佳地,所述亮度采集组件包括:多个感光器阵列;
[0011]所述感光器阵列包括若干第一感光器和若干第二感光器;
[0012]每一所述感光器阵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感光器阵列与所述发射极一一对应,每一所述感光器阵列的采光面朝着对应的一个所述发射极;
[0013]每一所述第一感光器用于根据采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亮度生成第一电流;
[0014]每一所述第二感光器用于根据采集的第二方向上的亮度生成第二电流;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发射极的轴线平行;
[0015]所述感光器阵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流的电流值和所述第二电流的电流值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0016]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流的电流值和所述第二电流的电流值。
[0017]较佳地,每一所述感光器阵列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同一坐标的所述第一感光器属于同一个第一感光器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同一坐标的所述第二感光器属于同一个第二感光器组;
[0018]同一所述第一感光器组中的所述第一感光器电气互连,同一所述第二感光器组中
的所述第二感光器电气互连。
[0019]较佳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获取参考电流值和噪声电流值;其中,所述参考电流值与初始时间点所对应的初始电流值正相关,所述噪声电流值由在所述发射极处于非放电状态时所对应的所述电流值确定。
[0020]较佳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发射极处于非放电状态时所对应的所述电流值;
[0021]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初始电流值。
[0022]较佳地,所述腔体上设有检测窗口;
[0023]所述亮度采集组件设置于所述腔体外,所述亮度采集组件通过所述检测窗口采集亮度。
[0024]较佳地,所述检测窗口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底部,所述腔体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预设的角度。
[0025]较佳地,所述腔体采用绝缘材料。
[0026]较佳地,所述监测设备还包括:通信模块;
[0027]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通信模块电连接;
[0028]所述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
[0029]较佳地,所述亮度采集组件的亮度采集范围能够覆盖所有的所述发射极和所述接收极。
[0030]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亮度采集组件采集电净化部件的放电状态的亮度,由于腔体的存在,使得电净化部件处于暗室环境,使得发射极的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亮度容易被识别出,同时也降低了噪声电流值,进而根据亮度生成电净化部件的放电状态监测结果,确定发射极的风险状态,进而根据风险状态进行对应的处理,实现了对电净化部件实时的和有效的监测,在电净化部件异常时能够提供部件失效预警及故障位置提示,提高了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感,并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净化部件的监测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净化部件的监测设备中的电净化部件的示例的结构图。
[0033]图3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净化部件的监测设备中的监测电净化部件的布局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净化部件的监测设备中的亮度采集组件的采光面在发射极和接收极所在平面上投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
[003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净化部件的监测设备,电净化部件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发射极和接收极。参照图1,监测设备包括:控制器1、亮度采集组件2和腔体3。
[0037]控制器1与亮度采集组件2电连接。
[0038]腔体3用于容纳电净化部件,以使电净化部件处于暗室环境。
[0039]亮度采集组件2用于根据发射极在不同方向上的亮度生成若干电流,并将若干电流的电流值发送至控制器1。
[0040]控制器1用于接收电流值。
[0041]进一步地,控制器1还用于获取参考电流值和噪声电流值。其中,参考电流值与初始时间点所对应的初始电流值正相关,噪声电流值由在发射极处于非放电状态时所对应的电流值确定。
[0042]进一步地,控制器1根据电流值、参考电流值和噪声电流值生成放电状态监测结果,以提高监测准确性。放电状态监测结果用于指示发射极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0043]其中,图2示出了电净化部件B0的示例的结构图,发射极B1可以为钨丝,直径不大于0.5毫米,接收极B2为金属板,发射极B1和接收极B2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由于电净化部件B0的结构,经过放电,发射极B1相对于接收极B2更容易发生故障或损坏。
[0044]参照图3,将电净化部件B0的支架B3安装在腔体3上,使得电净化部件B0处于腔体3内部,不透明的腔体3为监测电净化部件B0提供了暗室环境。腔体提供的暗室环境使得发射极的亮度相较于环境突出明显,从而容易识别出来,同时也降低了噪声电流值。亮度采集组件2的采光面朝着电净化部件B0。电净化部件B0在放电状态时,由于发生了空气电离,发射极B1周围的空气的亮度会提高并产生电晕。亮度采集组件2将根据采集的亮度生成的电流的电流值发送至控制器1。
[0045]初始时间点是指需要进行监测的电净化部件的首次使用(即首次处于放电状态)的时候。在初始时间点,将首次使用时的电净化部件的放电状态的初始电流值作为正常状态的参考依据之一。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净化部件的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净化部件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发射极和接收极,所述监测设备包括:控制器、亮度采集组件和腔体;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亮度采集组件电连接;所述腔体用于容纳所述电净化部件,以使所述电净化部件处于暗室环境;所述亮度采集组件用于根据所述发射极在不同方向上的亮度生成若干电流,并将所述若干电流的电流值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电流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净化部件的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采集组件包括:多个感光器阵列;所述感光器阵列包括若干第一感光器和若干第二感光器;每一所述感光器阵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感光器阵列与所述发射极一一对应,每一所述感光器阵列的采光面朝着对应的一个所述发射极;每一所述第一感光器用于根据采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亮度生成第一电流;每一所述第二感光器用于根据采集的第二方向上的亮度生成第二电流;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发射极的轴线平行;所述感光器阵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流的电流值和所述第二电流的电流值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流的电流值和所述第二电流的电流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净化部件的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感光器阵列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同一坐标的所述第一感光器属于同一个第一感光器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同一坐标的所述第二感光器属于同一个第二感光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立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