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耕施肥除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3978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耕施肥除草装置,包括连接有滚轮的机架、肥箱、添肥机构、除草机构以及施肥机构,所述机架由主支架与连接于主支架两侧的侧翼支架组成,所述肥箱、添肥机构、除草以及施肥机构安装于侧翼支架上,肥箱通过软管与施肥机构相连,所述除草机构包括至少一组设有刀片的刀架。有益效果:采用施肥机构加高设计,增强了作物通过性,保证作物高度在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耕施肥除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中耕施肥除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可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是解决粮食危机的有效措施,目前市面上缺少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专用的中耕机。玉米后期施“拐子肥”时,高度较高,目前市面上的常规机具无法根据作物高度调整施肥器具,而施肥靴腿将施肥沟内的秸秆勾起造成堵塞问题。
[0003]另一方面,在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研发了试用机,在试用机测试作业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即作业复合种植模式环境下玉米跟大豆行间距较大,杂草较多,同时因拖拉机及机具作业过程中反复碾压作业道造成土壤板结,需进行除草和松土作业,对机具的附加功能提出新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备施肥功能的应用于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的中耕机,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所述中耕施肥除草装置包括连接有滚轮的机架、肥箱、添肥机构、除草机构以及施肥机构,所述机架由主支架与连接于主支架两侧的侧翼支架组成,所述肥箱、添肥机构、除草以及施肥机构安装于侧翼支架上,肥箱通过软管与施肥机构相连,所述除草机构包括至少一组设有刀片的刀架。
[0006]所述的中耕施肥除草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添肥机构包括转动梁、推杆以及添肥簸,所述转动梁的一端铰接于侧翼支架并通过推杆驱动绕铰接点转动,另一端可转动地与添肥簸连接。
[0007]所述的中耕施肥除草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添肥簸的底端设有转动支架,转动梁上设有转动支座,转动支座与转动支架设有相适配的通孔,通过穿接固定销实现转动支架与转动支座的固接。
[0008]所述的中耕施肥除草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转动支座由平行设置的两扇形支撑板组成,所述通孔开设于两扇形板上。
[0009]所述的中耕施肥除草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转动支座通过一端连接套管的短梁连接于转动梁上,所述两扇形支撑板固定于短梁上,所述套管上旋接有调节螺母,短梁通过套管可滑动地连接于转动梁上。
[0010]所述的中耕施肥除草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施肥机构包括竖梁和安装有施肥管与圆切盘的活动支架,所述竖梁固接于侧翼支架上,所述活动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竖梁的底端,所述圆切盘位于活动支架相对于中耕施肥除草装置的前进方向一侧,所述圆切盘位于活动支架的另一侧。
[0011]所述的中耕施肥除草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机架连接有三角悬挂。
[0012]所述的中耕施肥除草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机架连接有支撑腿。
[0013]所述的中耕施肥除草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滚轮为两个,所述刀架为两组且通过一支撑框架固定于机架上,每一个刀架对应设置于滚轮相对于中耕施肥除草装置行径方向的后侧。
[0014]所述的中耕施肥除草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每个刀架上的刀片包括正对于滚轮后侧设置的一铲刀与对称地设置于所述铲刀两侧的一对割刀。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中耕施肥除草装置采用施肥机构加高设计,增强了作物通过性,保证作物高度在1.3

1.4米以上作物的施肥效果。
[0017]另一方面在靴腿前安装带有圆切盘的活动支架,可有效解决秸秆堵塞问题,工作过程中,圆切盘将秸秆切碎或者压入靴腿以下,避免靴腿将秸秆勾起,造成堵塞问题;还进一步地增设刀架进行除草满足新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中耕施肥除草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除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添肥簸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本实施例的中耕施肥除草装置主要由连接有滚轮5的机架1、肥箱2、添肥机构、施肥机构以及除草机构6组成。机架1由主支架10与连接于主支架两侧的侧翼支架17组成。肥箱2、添肥机构以及施肥机构分别安装于侧翼支架10上,且侧翼支架17高于主支架10亦高于玉米庄稼的高度。肥箱2通过软管(图中未示出)与施肥机构相连。除草机构6包括至少一组设有刀片的刀架63,本实施例采用两组刀架63。
[0023]本实施例的添肥机构主要由转动梁11、推杆12以及添肥簸2组成。转动梁11的一端铰接于侧翼支架17并通过推杆12驱动绕铰接点转动,另一端可转动地与添肥簸2连接。
[0024]如图3,本实施例的添肥簸2的底端设有转动支架21,转动梁11上设有转动支座112。转动支座112与转动支架21设有相适配的通孔,通过穿接固定销实现转动支架21与转动支座112的固接。
[0025]进一步的,转动支座112由平行设置的两扇形支撑板组成,上述通孔开设于两扇形板上。
[0026]转动支座112通过一端连接套管的短梁111连接于转动梁上,两扇形支撑板固定于短梁上111。套管上旋接有调节螺母,短梁111通过套管可滑动地连接于转动梁上。
[0027]如图3,本实施例的施肥机构主要由竖梁14和安装有施肥管32与圆切盘31的活动支架组成。竖梁14固接于侧翼支架17上,活动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竖梁14的底端,根据作业地形调节活动支架相对于竖梁14的高度实现地面仿形设计,进一步提高机具的泛用性并保证施肥的精度。圆切盘31位于活动支架相对于中耕施肥除草装置的前进方向一侧,圆切盘位于活动支架的另一侧。
[0028]如图1,本实施例机架还装设有用于连接拖拉机的三角悬挂。本实施例的机架还连接有支撑腿,在机具非工作状态下对机具起到支撑效果。
[0029]如图2,本实施例的滚轮为两个,刀架63为两组且通过一支撑框架18固定于机架1上,每一个刀架63对应设置于滚轮5相对于中耕施肥除草装置行径方向的后侧。每个刀架63上的刀片主要由正对于滚轮后侧设的设置的铲刀61与对称地设置于所述铲刀两侧的一对割刀62组成。
[0030]本实施例的中耕施肥除草装置采用施肥机构加高设计,增强了作物通过性,保证作物高度在1.3

1.4米以上作物的施肥效果。另一方面在靴腿前安装带有圆切盘的活动支架,可有效解决秸秆堵塞问题,工作过程中,圆切盘将秸秆切碎或者压入靴腿以下,避免靴腿将秸秆勾起,造成堵塞问题;还进一步地增设刀架进行除草满足新的需求。
[0031]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耕施肥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有滚轮的机架、肥箱、添肥机构、除草机构以及施肥机构,所述机架由主支架与连接于主支架两侧的侧翼支架组成,所述肥箱、添肥机构、除草以及施肥机构安装于侧翼支架上,肥箱通过软管与施肥机构相连,所述除草机构包括至少一组设有刀片的刀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耕施肥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添肥机构包括转动梁、推杆以及添肥簸,所述转动梁的一端铰接于侧翼支架并通过推杆驱动绕铰接点转动,另一端可转动地与添肥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耕施肥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添肥簸的底端设有转动支架,转动梁上设有转动支座,转动支座与转动支架设有相适配的通孔,通过穿接固定销实现转动支架与转动支座的固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耕施肥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座由平行设置的两扇形支撑板组成,所述通孔开设于两扇形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耕施肥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座通过一端连接套管的短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亚东陈培红徐启来王俊仁邢全道刘天星张荣成秦海龙何彦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