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8393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包括步骤:将化学肥料造粒后制成肥料芯,使用成膜浆体包覆后烘干,将包覆后的肥料芯浸泡在生物菌液中,然后再次使用成膜浆体包覆,然后自然晾干;所述成膜浆体的制备方法以绿植粉末为原料,加入丙三醇溶液,然后加入粉煤灰,搅拌均匀,加入异氰酸酯,充分搅拌,反应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生物菌肥和化学肥料不易共同保存,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提出了利用可降解的材料包覆以分隔生物菌肥和化学肥料,使其共存,比如专利文献中,专利号为CN201811169774.1,专利名称为一种小麦用生物菌肥胶丸的制备方法,该技术中,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农业生产过程中肥料中不易保存,生物菌肥和化学肥料不易共同保存,运输不便,肥料使用量较高,施肥次数多,肥料及人力物力浪费严重的问题,且无法满足小麦在不同生长时期需要不同肥料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内层为控释可降解树脂包覆的肥料,外层为微胶囊包覆的链霉菌菌肥胶丸。该生物菌肥胶丸具有内外双层结构,外层释链霉菌菌肥,内层肥料芯释放化学肥料,使用的材料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不会残留土壤中,绿色环保。但该技术中,淀粉/聚乙烯醇改性膜使用的交联剂为甲醛,甲醛上的醛基能促使淀粉和聚乙烯醇发生交联反应,通过该技术制得的肥料中也存在残留的甲醛。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甲醛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并且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对人体的伤害性比较大。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的可替代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高效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化学肥料造粒后制成肥料芯,使用成膜浆体包覆后烘干,将包覆后的肥料芯浸泡在生物菌液中,然后再次使用成膜浆体包覆,然后自然晾干;
[0006]所述成膜浆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07]以绿植粉末为原料,加入丙三醇溶液,然后加入粉煤灰,搅拌均匀,加入异氰酸酯,充分搅拌,反应4

6h,得到交联的混合液,然后抽滤干燥,加入分散剂、甘油、硅油,搅拌均匀,得到成膜浆体。
[0008]优选的,所述绿植粉末、粉煤灰、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绿植粉末∶粉煤灰∶异氰酸酯=(1~25)∶(1~25)∶(0.2~0.5)。
[0009]优选的,所述肥料芯的包覆方法为:将肥料芯拌入成膜浆体中,然后烘干,得到隔膜包覆的肥料芯。
[0010]优选的,所述“包覆后的肥料芯与生物菌液混合后,使用隔膜包覆”具体是,将包覆后的肥料芯浸泡在生物菌液中,然后滴入成膜浆体中,然后自然晾干,得到双层隔膜包覆的生物菌肥。
[0011]优选的,所述生物菌液包括巨大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中的一
种或多种。
[0012]优选的,所述肥料芯包括重量份磷酸二铵10

15份,磷酸二氢钾5

10份,氯化钾20

25份,碳酸钙15

16份,尿素28

40份。
[0013]优选的,所述绿植粉末为冬青科植物的叶经过烘干后磨成的粉末;
[0014]优选的,所述粉煤灰为粒径范围为2~50μm。
[0015]将上述制得的高效生物菌肥应用于土壤性质的改良。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中,隔膜的制备以绿植粉末、粉煤灰为原料,节能环保,并且可直接作为养分,生产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化学污染,绿植粉末分散在丙三醇溶液,绿植粉末中含有酚酸类化合物,与粉煤灰混合,包裹着粉煤灰与异氰酸酯交联,以绿植粉末/异氰酸酯粉交联结构包裹着粉煤灰作为成膜浆体,使得隔膜中粉煤灰固含量高,经甘油酯类化合物处理后制得的可降解隔膜。
[0018]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便,内外隔膜使用的成膜浆体一样,无需多次加工,第一次包裹肥料芯的成膜浆体经过烘干,通过烘干稳固绿植粉末/异氰酸酯粉交联结构,分散到生物菌液中,再次包裹成膜浆体也不会溶解,通过自然晾干,不会破坏生物菌液的活性成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高效生物菌肥,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0021]S1.将原料磷酸二铵15份,磷酸二氢钾10份,氯化钾25份,碳酸钙116份,尿素40份混合后造粒制得肥料芯备用;
[0022]S2.将巨大芽孢杆菌株、苏云金芽孢杆菌株、胶质芽孢杆菌株分别放入培养基中培养,制得对应的菌液备用;
[0023]S3.取冬青科植物的叶经过烘干后磨成的粉末,取绿植粉末重量份150份,加入丙三醇溶液分散,然后加入粉煤灰100份,搅拌均匀,加入异氰酸酯0.3份,充分搅拌,反应6h,得到交联的混合液,然后抽滤干燥,加入分散剂聚乙烯醇、甘油硅油,搅拌均匀,得到成膜浆体;
[0024]S4.将S1制得的肥料芯分散在成膜浆体中,然后烘干,得到隔膜包覆的肥料芯;
[0025]S5.将S4制得的隔膜包覆的肥料芯与S2制得的生物菌液混合,滴入成膜浆体中,然后自然晾干,得到双层隔膜包覆的生物菌肥。
[0026]实施例2
[0027]一种高效生物菌肥,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0028]S1.将原料磷酸二铵10份,磷酸二氢钾5份,氯化钾20份,碳酸钙15份,尿素28份混合后造粒制得肥料芯备用;
[0029]S2.将巨大芽孢杆菌株、苏云金芽孢杆菌株、胶质芽孢杆菌株分别放入培养基中培养,制得对应的菌液备用;
[0030]S3.取冬青科植物的叶经过烘干后磨成的粉末,取绿植粉末重量份100份,加入丙三醇溶液分散,然后加入粉煤灰100份,搅拌均匀,加入异氰酸酯0.2份,充分搅拌,反应4

6h,得到交联的混合液,然后抽滤干燥,加入分散剂聚乙烯醇、甘油硅油,搅拌均匀,得到成
膜浆体;
[0031]S4.将S1制得的肥料芯分散在成膜浆体中,然后烘干,得到隔膜包覆的肥料芯;
[0032]S5.将S4制得的隔膜包覆的肥料芯与S2制得的生物菌液混合,滴入成膜浆体中,然后自然晾干,得到双层隔膜包覆的生物菌肥。
[0033]实施例3
[0034]一种高效生物菌肥,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0035]S1.将原料磷酸二铵12份,磷酸二氢钾8份,氯化钾22份,碳酸钙15份,尿素30份混合后造粒制得肥料芯备用;
[0036]S2.将巨大芽孢杆菌株、苏云金芽孢杆菌株、胶质芽孢杆菌株分别放入培养基中培养,制得对应的菌液备用;
[0037]S3.取冬青科植物的叶经过烘干后磨成的粉末,取绿植粉末重量份150份,加入丙三醇溶液分散,然后加入粉煤灰100份,搅拌均匀,加入异氰酸酯0.3份,充分搅拌,反应6h,得到交联的混合液,然后抽滤干燥,加入分散剂聚乙烯醇、甘油硅油,搅拌均匀,得到成膜浆体;
[0038]S4.将S1制得的肥料芯分散在成膜浆体中,然后烘干,得到隔膜包覆的肥料芯;
[0039]S5.将S4制得的隔膜包覆的肥料芯与S2制得的生物菌液混合,滴入成膜浆体中,然后自然晾干,得到双层隔膜包覆的生物菌肥。
[0040]由技术常识可知,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将化学肥料造粒后制成肥料芯,使用成膜浆体包覆后烘干,将包覆后的肥料芯浸泡在生物菌液中,然后再次使用成膜浆体包覆,然后自然晾干;所述成膜浆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以绿植粉末为原料,加入丙三醇溶液,然后加入粉煤灰,搅拌均匀,加入异氰酸酯,充分搅拌,反应4

6h,得到交联的混合液,然后抽滤干燥,加入分散剂、甘油、硅油,搅拌均匀,得到成膜浆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粉末、粉煤灰、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绿植粉末∶粉煤灰∶异氰酸酯=(1~25)∶(1~25)∶(0.2~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芯的包覆方法为:将肥料芯拌入成膜浆体中,然后烘干,得到隔膜包覆的肥料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后的肥料芯与生物菌液混合后,使用隔膜包覆”具体是,将包覆后的肥料芯浸泡在生物菌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添来周映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田园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