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田种植用的小型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89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插秧机技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梯田种植用的小型插秧机,包括具有移动轮的车体、安装在车体尾部的放置架以及安装在放置架后侧的插苗机构,放置架上用于放置育秧盘;放置架的尾部具有与其垂直的挡板,挡板的另一端安装有端板,插苗机构与端板连接;插苗机构包括主导轨以及和主导轨滑动配合的秧插,且插苗机构还包括驱动秧插移动的动力机构。本方案能够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使得秧插沿着主导轨运动,从而使得秧插经过放置架上的育秧盘处,并且进行取苗,取苗后秧插继续下行,从而将获得的秧苗插在田中,完成一次插秧工作。完成一次插秧工作。完成一次插秧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田种植用的小型插秧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插秧机
,尤其涉及一种梯田种植用的小型插秧机。

技术介绍

[0002]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中国梯田主要分布在江南山岭地区,其中广西、云南居多,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雨水比较多,又多山,梯田依山而建。梯田面积大,形状各异的梯田连绵成片,地势陡峭,从15度的缓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到梯田,而且梯田级数多,海拔高。
[0003]水稻是我国栽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它的总种植面积约占我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8%,它的总产值大约占全国粮食的40%。我国许多地区水稻生产已经批量化,利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机械化大规模生产。但在我国的一些江南山岭地区,由于梯田地形的特殊性,并不适合大型机械的生产,水稻种植主要还是以人力插苗为主。人工插苗通常速度较慢,且对人力的负荷较大,种植效率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梯田种植的效率,我们提出一种梯田种植用的小型插秧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梯田种植用的小型插秧机,包括具有移动轮的车体、安装在车体尾部的放置架以及安装在放置架后侧的插苗机构,放置架上用于放置育秧盘;
[0005]放置架的尾部具有与其垂直的挡板,挡板的另一端安装有端板,插苗机构与端板连接;
[0006]插苗机构包括主导轨以及和主导轨滑动配合的秧插,且插苗机构还包括驱动秧插移动的动力机构。
[0007]本方案能够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使得秧插沿着主导轨运动,从而使得秧插经过放置架上的育秧盘处,并且进行取苗,取苗后秧插继续下行,从而将获得的秧苗插在田中,完成一次插秧工作。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秧插的尾部设有卡口,以用于从育苗盘上取苗,挡板上还分布有与秧插数量对应的通孔。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主导轨上开设有弧形的导槽,且秧插的一端安装有与导槽滑动配合的滑块,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滑块滑动,且动力机构为铰接在端板上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和滑块转动连接。当电动推杆工作时,驱动滑块沿着弧形的导槽运动,从而使得秧插先靠近育秧盘进行取苗,取苗后再远离育秧盘,完成插秧。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通孔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副导轨,副导轨上设置有副导槽,秧插的外侧设置有能够和副导槽配合的导向柱。
[0011]当秧插运动至一定位置后,导向柱和副导槽配合,从而能够方便使得秧插在携带秧苗插入到田里的土壤时,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角度,使得插秧成功率更高。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滑块与秧插的头部之间通过一连接销轴转动连接,且连接销轴的两端分别贯穿滑块、并与滑块的外侧之间通过扭簧连接,且滑块的外侧还设有防护罩,以用于保护扭簧。
[0013]由于插秧机的工作环境恶劣,防护罩能够保护其中的设备不受损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秧插上还设有清理其表面杂质的清理组件。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方便在每一次插秧后,对秧插进行清理,避免其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其上缠绕其它杂草或附着大量泥土而影响正常插秧工作。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清理组件包括滑动连接板和清理机构,秧插的主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滑动连接板与通槽滑动配合,清理机构与通槽固定。
[0016]通过上述结构,清理机构能够沿着同侧滑动,使得清理效果更佳,能够对秧插的主体位置进行清理,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清理机构包括两根分别固定在滑动连接板两端的两根推杆以及固定在两根推杆末端之间的清理刮板,清理刮板为不锈钢板,且清理刮板的表面具有刀刃。
[0018]通过上述方案,刀刃能够有效切断缠绕在秧插外侧的水草或其他杂草,并且能够刮除其表面附着的泥土。
[001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通孔相对插苗机构的另一侧均具有阻挡架,且滑动连接板的一侧固定有伸出通槽的限位板,在秧插移动时,阻挡架能够与限位板接触,且滑动连接板和秧插之间通过回复组件连接。
[0020]当秧插在动力机构的驱使下往复运动时,阻挡架在秧插插秧完毕后,阻挡限位板运动,从而使得清理机构相对秧插往其末端进行运动,从而对其末端机行清理,便于下一次插秧工作。
[002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回复组件包括弹性回复机构和凸块,弹性回复机构为外部套设回复弹簧的伸缩杆,弹性回复机构的一端和滑动连接板连接,弹性回复机构的另一端与凸块连接,凸块固定于秧插。弹性回复机构能够使得清理机构自动复位,便于其连续性工作。
[0022]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梯田种植用的小型插秧机,包括具有移动轮的车体、安装在车体尾部的放置架以及安装在放置架后侧的插苗机构,放置架上用于放置育秧盘;放置架的尾部具有与其垂直的挡板,挡板的另一端安装有端板,插苗机构与端板连接;插苗机构包括主导轨以及和主导轨滑动配合的秧插,且插苗机构还包括驱动秧插移动的动力机构。
[0024]本方案能够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使得秧插沿着主导轨运动,从而使得秧插经过放置架上的育秧盘处,并且进行取苗,取苗后秧插继续下行,从而将获得的秧苗插在田中,完成一次插秧工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放置架及其尾部结构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2中结构当秧插向下运动一段距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图3中结构当秧插继续向下运动一段距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0030]图6为图5的C处放大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秧插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中的B处放大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4]主要符号说明:
[0035]图中:车体1、移动轮2、电动推杆3、放置架4、端板401、挡板402、通孔403、装载板404、插苗机构5、主导轨501、滑块502、秧插503、卡口5301、通槽5302、扭簧504、连接销轴505、防护罩506、副导轨6、导槽8、清理机构9、滑动连接板10、弹性回复机构11、凸块12、阻挡架13、限位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7]实施例1:
[0038]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梯田种植用的小型插秧机,包括具有移动轮2的车体1、安装在车体1尾部的放置架4以及安装在放置架4后侧的插苗机构5,放置架4上用于放置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田种植用的小型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移动轮的车体、安装在所述车体尾部的放置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放置架后侧的插苗机构,所述放置架上用于放置育秧盘;所述放置架的尾部具有与其垂直的挡板,挡板的另一端安装有端板,所述插苗机构与所述端板连接;所述插苗机构包括主导轨以及和所述主导轨滑动配合的秧插,且插苗机构还包括驱动秧插移动的动力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田种植用的小型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秧插的尾部设有卡口,以用于从育苗盘上取苗,所述挡板上还分布有与秧插数量对应的通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田种植用的小型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轨上开设有弧形的导槽,且秧插的一端安装有与导槽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滑块滑动,且动力机构为铰接在端板上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和滑块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田种植用的小型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孔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副导轨,所述副导轨上设置有副导槽,所述秧插的外侧设置有能够和副导槽配合的导向柱。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田种植用的小型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滑块与秧插的头部之间通过一连接销轴转动连接,且连接销轴的两端分别贯穿滑块、并与所述滑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畅袁泉韦忠亮余晓帆李子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