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负载供电电路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81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负载供电电路及空调器,其多负载供电电路包括用于对负载供电的供电电源,还包括一条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的供电主路、以及多条与所述供电主路连接的供电支路,且连接于所述供电主路不同位置的供电支路上的电气参数互不相同,每条所述供电支路可根据其电气参数连接与之匹配的负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各处负载参考电位不等的问题,将负载供电与控制系统电路分开,增加滤波电路,提高了整体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了整体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了整体的抗干扰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负载供电电路及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电路,特别是一种多负载供电电路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商用空调器主要采取交流电源供电,随着多路负载的接入,会造成干扰较大,影响电路EMI,根据负载特性,决定负载在电路中的取电方式,解决电路干扰问题。
[0003]专利号为201710724831.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机控制具有滤波功能的设备,但是这种设备仅有电机负载,该专利无法解决多负载供电问题以及负载对控制系统电路的干扰。
[0004]专利号为201410515016.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集中供电的模拟高清摄像机中的抗干扰电路,但是这种电路是解决集中供电中对视频输出电路的干扰,应用在摄像机上,缺少交直流负载供电的干扰隔离。实际应用中,集中供电应用在不同领域,还会产生对控制系统的干扰。
[0005]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多负载供电电路及空调器,能实现对多输出交、直流负载的单独供电,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多路负载同时接入,会影响电路EMI性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负载供电电路及空调器。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了一种多负载供电电路,包括用于对负载供电的供电电源,还包括一条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的供电主路、以及多条与所述供电主路连接的供电支路,且连接于所述供电主路不同位置的供电支路上的电气参数互不相同,每条所述供电支路可根据其电气参数连接与之匹配的负载。
[0008]进一步,所述供电主路用于对开关电源供电,所述供电主路在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开关电源之间还依次串联有滤波模块和第一整流模块,所述开关电源的充电电压与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的输出电压匹配。
[0009]进一步,所述供电支路包括用于对低干扰交流负载供电的第一支路,且所述第一支路一端连接到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滤波模块之间取电、另一端与所述低干扰交流负载连接供电。
[0010]进一步,所述供电支路还包括用于对高干扰交流负载供电的第二支路,且所述第二支路一端连接到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第一整流模块之间取电、另一端与所述高干扰交流负载连接供电。
[0011]进一步,所述供电支路还包括用于对高干扰直流负载供电的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第一整流模块之间的第二整流模块,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干扰直流负载连接供电。
[0012]进一步,所述供电主路包括:保险管FU1、电容CX1、电容CX2、压敏电阻RV1、放电电
阻R1、整流桥DB1、共模电感T1;
[0013]所述供电电源的第一输出端依次串联所述保险管FU1、共模电感T1的第一侧、放电电阻R1后连接到所述整流桥DB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供电电源的第二输出端串联所述共模电感T1的第二侧后连接到所述整流桥DB1的第二输入端;
[0014]所述电容CX1一端连接在所述保险管FU1与所述共模电感T1之间、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供电电源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共模电感T1之间;
[0015]所述电容CX2一端连接在所述放电电阻R1与所述共模电感T1之间、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整流桥DB1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共模电感T1之间;
[0016]所述压敏电阻RV1一端连接在所述保险管FU1与所述共模电感T1之间、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供电电源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共模电感T1之间。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继电器K1、二极管D1;
[0018]所述继电器K1的控制端的第一端与主控系统连接、第二端接入一固定电平的电源信号,所述继电器K1的受控端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供电主路中取电、另一端与所述低干扰交流负载连接;
[0019]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继电器K1的控制端与主控系统之间、负极连接到所述继电器K1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源信号的输入之间。
[0020]进一步,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继电器K4、二极管D4;
[0021]所述继电器K4的控制端的第一端与主控系统连接、第二端接入一固定电平的电源信号,所述继电器K4的受控端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供电主路中取电、另一端与所述高干扰交流负载连接;
[0022]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继电器K4的控制端与主控系统之间、负极连接到所述继电器K4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源信号的输入之间。
[0023]进一步,所述第三支路包括:整流桥DB2、继电器K5、二极管D5;
[0024]所述整流桥DB2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到所述供电主路中取电,所述整流桥DB2的第一输出端串联所述继电器K5的受控端后连接到所述高干扰直流负载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整流桥DB2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高干扰直流负载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0025]所述继电器K5的控制端的第一端与主控系统连接、第二端接入一固定电平的电源信号,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继电器K5的控制端与主控系统之间、负极连接到所述继电器K5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源信号的输入之间。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上述多负载供电电路。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采用多负载集中供电方式,解决了各处负载参考电位不等的问题,将负载供电与控制系统电路分开,增加了滤波电路,提高了控制系统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负载供电电路的系统框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多负载供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3]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专利技术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003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35]商用空调器主要采取交流电源供电,随着多路负载的接入,会造成干扰较大,影响电路EMI,本专利技术的思路在于,提出一种多负载供电电路,通过设计多个供电支路,解决多负载供电时,各参考电位不等,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
[003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多负载供电电路,包括用于对负载供电的供电电源,与供电电源连接的供电主路、以及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负载供电电路,包括用于对负载供电的供电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条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的供电主路、以及多条与所述供电主路连接的供电支路,且连接于所述供电主路不同位置的供电支路上的电气参数互不相同,每条所述供电支路可根据其电气参数连接与之匹配的负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负载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主路用于对开关电源供电,所述供电主路在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开关电源之间还依次串联有滤波模块和第一整流模块,所述开关电源的充电电压与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的输出电压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负载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支路包括用于对低干扰交流负载供电的第一支路,且所述第一支路一端连接到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滤波模块之间取电、另一端与所述低干扰交流负载连接供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负载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支路还包括用于对高干扰交流负载供电的第二支路,且所述第二支路一端连接到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第一整流模块之间取电、另一端与所述高干扰交流负载连接供电。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负载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支路还包括用于对高干扰直流负载供电的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第一整流模块之间的第二整流模块,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干扰直流负载连接供电。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负载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主路包括:保险管FU1、电容CX1、电容CX2、压敏电阻RV1、放电电阻R1、整流桥DB1、共模电感T1;所述供电电源的第一输出端依次串联所述保险管FU1、共模电感T1的第一侧、放电电阻R1后连接到所述整流桥DB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供电电源的第二输出端串联所述共模电感T1的第二侧后连接到所述整流桥DB1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容CX1一端连接在所述保险管FU1与所述共模电感T1之间、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供电电源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共模电感T1之间;所述电容CX2一端连接在所述放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壅金国华郑雅涵于宏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