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叶、离心风叶组件和家用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817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风叶、离心风叶组件和家用电器。离心风叶包括沿其周向布置的叶片,叶片的厚度两侧分别包括第一叶片表面和第二叶片表面,叶片包括尾部,叶片包括位于尾部上的边缘;尾部上设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包括第一凸部和/或第二凸部,第一凸部凸起于第一叶片表面,第二凸部凸起于第二叶片表面;凸起结构沿边缘延伸。离心风叶组件包括上述的离心风叶和平衡夹片;平衡夹片装夹在尾部,凸起结构阻止平衡夹片脱离尾部。家用电器包括上述的离心风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离心风叶利于一体注塑成型而降低生产成本,且有效防止平衡夹片松脱和实现装夹后动平衡调整,有效解决噪音和送风稳定性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产品寿命。保证产品质量和产品寿命。保证产品质量和产品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风叶、离心风叶组件和家用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离心风机
,具体涉及一种离心风叶、离心风叶组件和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离心风叶广泛应用在家用电器中。
[0003]目前大部分的塑料离心风叶采用一体注塑成型,或先注塑零件后超声波焊接。其中,由于离心风叶的叶片具有复杂的曲面结构,即使采用先注塑零件后超声波焊接的工艺制造,叶片也需要作为一个整体零件进行一体注塑。其中,由于塑料的不均匀收缩性、模具的误差、对位误差、超声波偏压焊接、焊接溢胶、压力形变等原因,离心风叶上多个叶片一般无法完全对称而引起离心风叶不平衡。为此,一般需要在叶片上装夹平衡夹片并经过数次测量后才能实现最终动平衡处理。
[0004]平衡夹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形成夹持空间,一般地,为与叶片的曲面配合,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均沿曲线延伸。若平衡夹片仅依靠夹持力简单装夹在叶片上,离心风叶转动时容易引起脱落,损坏风叶以及产生安装问题。
[0005]其中一种解决方法是在叶片与平衡夹片之间滴胶粘剂。胶粘剂耐温在80℃左右,在整机高温测试环境下存在失效风险;另外,在动平衡测试前滴加胶粘剂固定平衡夹片则无法再对平衡夹片进行微调,而在动平衡测试后滴加胶粘剂固定则由于胶粘剂有一定质量而影响动平衡。
[0006]另外一种解决方法是在平衡夹片的第一夹臂或第二夹臂上开设卡口,对应地,叶片的表面的对应位置上需要成型一个凸起的卡扣,平衡夹片装夹到叶片后,卡扣卡入卡口中。该方式虽然能防止平衡夹片松脱,但在叶片的表面成型孤岛状凸起的卡扣在注塑零件上较难实现,如通过钣金件加工实现则使成本大幅上涨;另外,卡扣卡入卡口后,平衡夹片的位置则无法再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成型、有效防止平衡夹片松脱且利于动平衡调整的离心风叶。
[0008]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防止平衡夹片松脱且利于动平衡调整的理性风叶组件。
[0009]本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离心风叶动平衡调整效果而有效解决噪音和送风稳定性问题的家用电器。
[0010]本技术第一目的提供的离心风叶包括沿其周向布置的叶片,叶片的厚度两侧分别包括第一叶片表面和第二叶片表面,叶片包括尾部,尾部远离离心风叶的轴心,叶片包括位于尾部上的边缘;尾部上设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包括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凸起于第一
叶片表面,和/或,凸起结构包括第二凸部,第二凸部凸起于第二叶片表面;凸起结构沿边缘延伸。
[0011]由上述方案可见,在叶片尾部的边缘成型出长形的凸起结构,当平衡夹片从尾部装夹到叶片上,凸起结构则会进入平衡夹片的夹持空间中,且第一凸部和/或第二凸部与平衡夹片的臂部限位配合而能阻止平衡夹片脱扣。其中,在叶片尾部的边缘设置凸起结构利于叶片注塑成型;且凸起结构沿边缘延伸成长形,安装平衡夹片后,能在保持平衡夹片与叶片之间的扣合关系的情况下对平衡夹片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实现装夹平衡夹片后的动平衡调整。因此,本技术的离心风叶利于一体注塑成型而降低生产成本,且有效防止平衡夹片松脱和实现装夹后动平衡调整,有效解决噪音和送风稳定性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产品寿命。
[0012]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叶片表面与第一凸部的表面顺接连接形成圆滑曲面,和/或,第二叶片表面与第二凸部的表面连接形成圆滑曲面。
[0013]由上可见,此设置下能进一步避免第一凸部或第二凸部以突兀的方式设置,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因叶片的厚度的连续渐变而形成,而并非因叶片的厚度的断层式变化而形成。此设置更利于实现叶片的快速注塑成型,且能保证成型质量。
[0014]进一步的方案是,在离心风叶的轴向上,叶片具有相对的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凸起结构沿边缘延伸于第一轴向端与第二轴向端之间。
[0015]由上可见,此设置下,安装平衡夹片后,平衡夹片能调整至叶片上的轴向上的任意位置,调整幅度最大化,因而更利于动平衡调整的有效和快速实现。
[0016]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凸部的表面为曲面,在离心风叶的轴向的投影上,第一凸部的表面呈弧线,和/或第二凸部的表面为曲面,在离心风叶的轴向的投影上,第二凸部的表面呈弧线。
[0017]由上可见,此设置下更利于对平衡片形成夹紧力与摩擦力,以双保险方式设置能进一步防止平衡夹片松脱。
[0018]进一步的方案是,凸起结构还包括导入部;导入部连接于第一凸部与边缘之间,从第一凸部到边缘,导入部的厚度逐渐减小,和/或,导入部连接于第二凸部与边缘之间,从第二凸部到边缘,导入部的厚度逐渐减小。
[0019]由上可见,此设置下,相对于平衡夹片,导入部成为一个又小变大的、利于引起夹臂弹性形变、利于凸起结构进入夹持空间的引导部位。导入部的设置使装夹操作更轻易。
[002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导入部包括第一引导面,第一引导面延伸于第一凸部的表面与边缘之间,第一引导面为平面,和/或导入部包括第二引导面,第二引导面延伸于第二凸部的表面与边缘之间,第二引导面为平面。
[0021]由上可见,在安装平衡夹片并引起平衡夹片弹性扩张时,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分别与平衡夹片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抵接。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设置为平面能更利于力的转换,在推动平衡夹片时更轻易地触发平衡夹片的弹性扩张。
[0022]本技术第二目的提供的离心风叶组件包括离心风叶和平衡夹片;离心风叶采用上述的离心风叶;平衡夹片装夹在尾部,凸起结构阻止平衡夹片脱离尾部。
[0023]进一步的方案是,平衡夹片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弯曲连接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对设置,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形成夹持空间;第一夹臂包括相对的第一延伸
端与第二延伸端,第二夹臂包括相对的第三延伸端与第四延伸端,弯曲连接部连接在第一延伸端与第三延伸端之间,第二延伸端与第四延伸端之间形成夹持空间的入口;凸起结构位于夹持空间中,第一凸部与第一夹臂限位配合,和/或第二凸部与第二夹臂限位配合。
[0024]由上述方案可见,叶片尾部的边缘设置凸起结构利于叶片注塑成型,凸起结构沿边缘延伸成长形,安装平衡夹片后,能在保持平衡夹片与叶片之间的扣合关系的情况下对平衡夹片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实现装夹平衡夹片后的动平衡调整。本技术的离心风叶利于一体注塑成型而降低生产成本,且有效防止平衡夹片松脱和实现装夹后动平衡调整,有效解决噪音和送风稳定性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产品寿命。
[0025]再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延伸端上设有第一弯折部,第四延伸端上设有第二弯折部,沿入口的进入方向,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0026]由上可见,由于本技术在叶片的尾部增设凸起结构,叶片的尾部具有更大的厚度,为进一步保证平衡夹片能顺利地弹性扩张,在夹臂的尾部设置弯折部,弯折部能够与叶片上的导入部配合以更轻易地触发平衡夹片的弹性扩张。
[0027]本技术第三目的提供的家用电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离心风叶,包括沿其周向布置的叶片,所述叶片的厚度两侧分别包括第一叶片表面和第二叶片表面,所述叶片包括尾部,所述尾部远离所述离心风叶的轴心,所述叶片包括位于所述尾部上的边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上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包括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凸起于所述第一叶片表面,和/或,所述凸起结构包括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凸起于所述第二叶片表面;所述凸起结构沿所述边缘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表面与所述第一凸部的表面连接形成圆滑曲面,和/或,所述第二叶片表面与所述第二凸部的表面连接形成圆滑曲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心风叶的轴向上,所述叶片具有相对的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所述凸起结构沿所述边缘延伸于所述第一轴向端与所述第二轴向端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的表面为曲面,在所述离心风叶的轴向的投影上,所述第一凸部的表面呈弧线;和/或,所述第二凸部的表面为曲面,在所述离心风叶的轴向的投影上,所述第二凸部的表面呈弧线。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还包括导入部;所述导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边缘之间,从所述第一凸部到所述边缘,所述导入部的厚度逐渐减小,和/或,所述导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边缘之间,从所述第二凸部到所述边缘,所述导入部的厚度逐渐减小。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权曾庆平池泽锋王桃元姚尧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