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除盐水箱鼓泡除氧装置,包括除盐水箱本体和进气管,所述除盐水箱本体右侧表面贯穿有两组进气管,且进气管表面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两组进气管表面上的轴承、套设在后端进气管表面上的转轮、啮合在两组齿轮表面上的内齿轮带、设置在除盐水箱本体右侧表面上的密封板和设置在两组进气管左侧末端上的转轴;通过设置的传动结构等,有效避免了鼓泡氮气是通过氮气自身轻与水的性质来实现的,鼓泡氮气会笔直地向上并冲出水面发散,鼓泡氮气与除盐水的接触时间较短,且接触范围集中在气体分布管组件附近的较小区域内,导致去除盐水箱中的溶解氧的速度过慢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除盐水箱鼓泡除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热力系统给水除氧
,特别是涉及一种锅炉除盐水箱鼓泡除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防止热力设备及其管道腐蚀,必须除去溶解在锅炉给水中溶解氧及其他气体,以保证热力设备安全运行和较长的使用寿命,除氧器是锅炉及供热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如除氧器除氧能力差,将对锅炉给水管道、省煤器和其他附属设备的腐蚀,造成的严重的经济损失,通常锅炉除氧器溶氧一般要求≤15ppb,实际运行过程中溶氧高达80ppb左右,导致锅炉发生氧腐蚀,腐蚀首先发生在省煤器入口,随后逐渐延伸到省煤器的中部、尾部,致使锅炉省煤器发生泄漏停炉,导致生产停滞并造成经济损失;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4038368U的中国专利记载了一种锅炉除盐水箱鼓泡除氧装置,该技术利用气液平衡原理,氧气会因液相气压变大而加快扩散到气相中,通过将惰性气体经过气体分布管组件通入除盐水箱,利用鼓泡搅拌的方式,连续去除除盐水内的溶解氧,使锅炉除氧器溶氧≤15ppb,从而避免锅炉氧腐蚀的发生,保证锅炉长期稳定运行,该装置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入氮气,使氮气在气体分布管组件的引导下以鼓泡氮气的状态进入除盐水箱内部,在鼓泡搅拌及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对除盐水箱中的溶解氧进行快速析出,其中鼓泡氮气是通过氮气自身轻与水的性质来实现的,鼓泡氮气会笔直地向上并冲出水面发散,鼓泡氮气与除盐水的接触时间较短,且接触范围集中在气体分布管组件附近的较小区域内,导致去除盐水箱中的溶解氧的速度过慢,装置的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除盐水箱鼓泡除氧装置,通过设置的传动结构等,使电机通过传动带带动转轮转动,转轮带动进气管在轴承和转轴的限制下转动,同时进气管通过齿轮和内齿轮带带动另一进气管在轴承和转轴的限制下转动,两组进气管能够以旋转的状态向除盐水箱本体内部引导惰性气体,延长了惰性气体与除盐水的接触时间,扩大了惰性气体与除盐水的接触区域,避免了鼓泡氮气是通过氮气自身轻与水的性质来实现的,鼓泡氮气会笔直地向上并冲出水面发散,鼓泡氮气与除盐水的接触时间较短,且接触范围集中在气体分布管组件附近的较小区域内,导致去除盐水箱中的溶解氧的速度过慢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除盐水箱鼓泡除氧装置,包括除盐水箱本体和进气管,所述除盐水箱本体右侧表面贯穿有两组进气管,且进气管表面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两组进气管表面上的轴承、套设在后端进气管表面上的转轮、套设在转轮表面上的传动带、输出端套设传动带另一端内部的电机、套设在两组进气管表面上的齿轮、啮合在两组齿轮表面上的内齿轮带、设置在除盐水箱
本体右侧表面上的密封板和设置在两组进气管左侧末端上的转轴,所述转轴皆设置在除盐水箱本体左侧内壁表面上;
[0006]所述除盐水箱本体为密封罐体,所述除盐水箱本体左侧设置有排气管;
[0007]两组进气管皆能够在轴承、密封板和转轴的限制下转动,两组进气管皆贯穿密封板表面,进气管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出气孔。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进气管顶端和底端皆开设有若干组出气孔,且出气孔之间的距离相同。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和转轴皆为不锈钢制成。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皆通过电磁阀进行开关控制。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内部皆通入惰性气体,且惰性气体为氮气。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进气管顶端和底端开设的若干组出气孔表面还能够设置细化结构,所述细化结构包括设置在出气孔内壁上的安装件、插入安装件内部的安装管和开设在安装管顶端表面上的若干组细化孔;
[0013]所述安装件内壁设置的螺纹与安装管外壁表面设置的螺纹槽相互啮合。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细化孔皆以安装管为中心环绕开设在安装管顶端表面上,且细化孔的内壁孔径皆为4~5mm。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设置的传动结构等,有效避免了鼓泡氮气是通过氮气自身轻与水的性质来实现的,鼓泡氮气会笔直地向上并冲出水面发散,鼓泡氮气与除盐水的接触时间较短,且接触范围集中在气体分布管组件附近的较小区域内,导致去除盐水箱中的溶解氧的速度过慢的问题,通过启动电机,使电机通过传动带带动转轮转动,转轮带动进气管在轴承和转轴的限制下转动,同时进气管通过齿轮和内齿轮带带动另一进气管在轴承和转轴的限制下转动,两组进气管能够以旋转的状态向除盐水箱本体内部引导惰性气体,从而达到延长惰性气体与除盐水的接触时间,扩大惰性气体与除盐水的接触区域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7]2.通过设置的细化结构等,有效避免了惰性气体在通过进气管表面开设的出气孔时,由于出气孔的孔径较大,导致产生的惰性气体鼓泡较大,大部分的惰性气体处于鼓泡的中部,没有与除盐水进行充分的接触,导致惰性气体浪费的问题,通过转动细化孔,使细化孔带动安装管啮合在安装件内部,当惰性气体通过出气孔排出时,能够通过安装件导入安装管内部,并在细化孔的细化下变为小型的惰性气体鼓泡,从而达到使小型的惰性气体鼓泡能够与除盐水进行充分的接触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传动结构的局部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除盐水箱本体;2、进气管;3、传动结构;31、轴承;32、转轮;33、传动带;34、电机;35、齿轮;36、内齿轮带;37、密封板;38、转轴;4、细化结构;41、安装件;42、安装管;43、细化孔;5、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6]实施例:
[0027]请参阅图1-图6,一种锅炉除盐水箱鼓泡除氧装置,包括除盐水箱本体1和进气管2,除盐水箱本体1右侧表面贯穿有两组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除盐水箱鼓泡除氧装置,包括除盐水箱本体(1)和进气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盐水箱本体(1)右侧表面贯穿有两组进气管(2),且进气管(2)表面设置有传动结构(3),所述传动结构(3)包括设置在两组进气管(2)表面上的轴承(31)、套设在后端进气管(2)表面上的转轮(32)、套设在转轮(32)表面上的传动带(33)、输出端套设传动带(33)另一端内部的电机(34)、套设在两组进气管(2)表面上的齿轮(35)、啮合在两组齿轮(35)表面上的内齿轮带(36)、设置在除盐水箱本体(1)右侧表面上的密封板(37)和设置在两组进气管(2)左侧末端上的转轴(38),所述转轴(38)皆设置在除盐水箱本体(1)左侧内壁表面上;所述除盐水箱本体(1)为密封罐体,所述除盐水箱本体(1)左侧设置有排气管(5);两组进气管(2)皆能够在轴承(31)、密封板(37)和转轴(38)的限制下转动,两组进气管(2)皆贯穿密封板(37)表面,进气管(2)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出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除盐水箱鼓泡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进气管(2)顶端和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璐,
申请(专利权)人:陆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