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离子放电片及等离子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60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离子放电片及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等离子放电片包括一种等离子放电片,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技术通过高压放电产生大量活性粒子来净化空气;采用扁平式放电片结构,包括扁平式放电片结构正反面的外电层、内电层、和电层之间的介质层,所述外电层短接引出外电极,所述内电层短接引出内电极;所述外电层使用米字形金属网格电层结构,其外涂覆有纳米催化涂层,所述内电层使用平板式金属电层结构。有益效果是尺寸可以做小、功耗低、能量利用效率高、不容易产生臭氧等副产物。不容易产生臭氧等副产物。不容易产生臭氧等副产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离子放电片及等离子发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温等离子体
,具体涉及一种等离子放电片及等离子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空气中,等离子具有广谱杀菌和杀毒的功能,等离子的杀菌消毒能力跟等离子浓度有关,浓度越大,其杀菌消毒效果越强。但在追求高浓度等离子的时候,往往会带来臭氧的上升,而臭氧又是对人体是有害的,为此国家专门制定了室内环境臭氧浓度标准,GB

T18883

2022规定,臭氧浓度应低于0.16mg/m3。
[0003]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集物理、化学、生物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放电可以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包括高能电子、超氧自由基、氧负离子、O3等,这些高活性的粒子可以和空气中的有机废气、微生物污染物、异味气体等发生作用,实现净化、除味和消毒的作用。
[0004]在目前的空气净化技术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具有简单、高效、无耗材等突出优势,是最具前景、最有效的新一代净化和消杀技术,对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物和部分颗粒物都有净化效果。然而该技术也仍面临如下挑战:一是臭氧等二次污染物问题,这也是所有高压放电技术的通病和痛点;二是净化消杀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传统电极和阻挡介质在加工过程较为繁琐且加工精度不高,电极和介质贴合不紧密,容易导致放电不均匀而降低净化效率。另外在传统等离子发生器中,往往会因为水气的凝结,导致离子发生器短路,进而导致离子发生器过热和损坏。
[0005]当前等离子发生器一般采用碳刷和尖端放电的方式。
[0006]碳刷因为刷毛较软,难以控制碳刷间的间距,而此间距的微小差距,就将带来离子浓度的巨大变化,也就是当间距减小时,可以大幅度提高离子浓度,但此时往往会伴随着臭氧浓度的急剧上升。而拉大碳刷间的距离,离子浓度又会急剧下降。最终造成生产上的一致性较差,难以控制。
[0007]采用放电针尖端放电的方式,可以避免碳刷式离子发生器生产一致性差的问题,但此放电方式其放电效率低(放电点难以做多,成本上升较高),因为往往采用不锈钢针的放电方式,而不锈钢因为其跟焊锡的不浸润,不容易采用焊锡焊接;或者采用加入特殊活性成分的不锈钢焊锡,而这种焊锡往往都是对环境和人体不友好的,往往无法通过环评认证,造成无法批量生产。
[0008]另一种技术是基于介质阻挡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通过在两个电极之间放入阻挡介质,形成数万个微放电单元,放电过程更加稳定;同时,由于至少有一个电极可被介质所保护,放电过程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能大为提升,尤其应用到小型家电中具有更强的安全保障,这也是当前主流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0009]介质阻挡放电技术的关键放电部件由内高压电极、外高压电极和阻挡介质三个部分构成,几十年来,放电结构都是以管式结构为主,目前在市场上的应用也最为广泛。但是
这种反应器加工组装较为复杂,特别是底座和放电片之间的结合往往需要打胶,目前都是手工操作;且在小型风管的净化装置中不好安装,出风口5cm的离子浓度一般小于300万/cm3,因此有待进一步提升净化效率。
[0010]FR

4是一种耐燃材料等级的代号,所代表的意思是树脂材料经过燃烧状态必须能够自行熄灭的一种材料规格,它不是一种材料名称,而是一种材料等级,因此一般电路板所用的FR

4等级材料就有非常多的种类,但是多数都是以所谓的四功能(Tera

Function)的环氧树脂加上填充剂(Filler)以及玻璃纤维所做出的复合材料。
[0011]本专利技术针对低温等离子体管式放电模块存在的技术问题,对低温等离子体放电模块进行了技术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尺寸可以做小、功耗低、能量利用效率高、不容易产生臭氧等副产物的等离子放电片。
[00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等离子放电片,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技术通过高压放电产生大量活性粒子来净化空气;采用扁平式放电片结构,包括扁平式放电片结构正反面的外电层、内电层、和电层之间的介质层,所述外电层短接引出外电极,所述内电层短接引出内电极;所述外电层使用米字形金属网格电层结构,所述内电层使用平板式金属电层结构。
[0014]优选地,在所述米字形网格电层结构的外电层上涂覆纳米催化涂层。
[0015]优选地,所述米字形网格电层结构采用化学沉金的工艺生产,所述米字形网格电层结构的米字形线条为0.1mm宽,所述米字形网格电层结构的米字形线条的中心间距为2.8

3.2mm。
[0016]进一步地,所述等离子体发生片,使用两片两层PCB板贴合制作构成;每片两层PCB板的一面为米字形网格电层结构,另一面为平板式电层结构;所述两层PCB板的基材作为介质层,所述两层板的基材采用陶瓷或FR

4材质;两片两层PCB板贴合时,将两个平板式电层结构面贴合,并将平板式电层结构面短接,作为内电极,将两个米字形网格电层结构面进行短接,形成外电极;两片两层PCB板贴合后依次形成第一两层板化金米字形金属网格外电层、第一两层板介质层、两层板贴合内电层、第二两层板介质层、第二两层板化金米字形金属网格外电层。
[0017]优选地,两个平板式电层结构面贴合时涂覆上环氧树脂胶水。
[0018]进一步地,所述等离子体发生片,使用一片四层PCB板制作构成,所述四层PCB板的基材作为介质层,所述四层PCB板的基材采用FR

4材质;所述四层PCB板依次为第一纳米催化涂层、第一化金米字形金属网格外电层、第一介质层、第一内电层、第二介质层、第二内电层、第三介质层、第二化金米字形金属网格外电层、第二纳米催化涂层。
[0019]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尺寸可以做小、功耗低、能量利用效率高、不容易产生臭氧等副产物的等离子发生器。
[0020]为实现上述又一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等离子发生器,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技术通过高压放电产生大量活性粒子来净化空气;上述的一种等离子放电片,以及高压电源发生器,所述等离子放电片的内电极和外电极通过高压线连接高压电源
发生器。
[0021]优选地,在所述高压电源发生器上进行多个位置的开孔,所述等离子放电片直接连接在高压电源发生器上,所述等离子放电片正对高压电源安装,或者所述等离子放电片右侧正对高压电源安装,或者所述等离子放电片左侧对高压电源安装,或者所述等离子放电片两侧对高压电源安装。
[0022]优选地,所述等离子放电片与高压电源发生器采用同一片PCB、一次性PCB贴片成型。
[0023]一种等离子发生器,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技术通过高压放电产生大量活性粒子来净化空气;包括上述的两层PCB板的一种等离子放电片,以及高压电源发生器,所述高压电源发生器和等离子放电片通过电容耦合连接。
[0024]本专利技术一种等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放电片,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技术通过高压放电产生大量活性粒子来净化空气;其特征在于:采用扁平式放电片结构,包括扁平式放电片结构正反面的外电层、内电层、和电层之间的介质层,所述外电层短接引出外电极,所述内电层短接引出内电极;所述外电层使用米字形金属网格电层结构,所述内电层使用平板式金属电层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放电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米字形网格电层结构的外电层上涂覆纳米催化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放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米字形网格电层结构采用化学沉金的工艺生产,所述米字形网格电层结构的米字形线条为0.1mm宽,所述米字形网格电层结构的米字形线条的中心间距为2.8

3.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放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片,使用两片两层PCB板贴合制作构成;每片两层PCB板的一面为米字形网格电层结构,另一面为平板式电层结构;所述两层PCB板的基材作为介质层,所述两层板的基材采用陶瓷或FR

4材质;两片两层PCB板贴合时,将两个平板式电层结构面贴合,并将平板式电层结构面短接,作为内电极,将两个米字形网格电层结构面进行短接,形成外电极;两片两层PCB板贴合后依次形成第一两层板化金米字形金属网格外电层、第一两层板介质层、两层板贴合内电层、第二两层板介质层、第二两层板化金米字形金属网格外电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等离子放电片,其特征在于:两个平板式电层结构面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雷钧程鹏鹏吴轶桐张龙李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