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护坡植物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59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护坡植物笼,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等间距纵向设置的多个互相平行的隔板、位于相邻隔板之间的多个纵向设置的固定板和分别设置于多个隔板和多个固定板顶部的多个吊扣,两相邻隔板相对的侧壁中部纵向设有条形榫槽,固定板通过条形榫槽与隔板侧壁可拆卸垂直连接,多个隔板顶部两端设有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板,多个隔板与多个固定板之间形成多个种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生态护坡植物笼具有结构可拆卸,植物长成后可取出进行再利用,避免植物笼留在土中腐蚀污染土质,破坏植物的效果;植物长成后直接扎根于原生土,固土护坡效果更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护坡植物笼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护坡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生态护坡植物笼。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生态护坡植物笼通过植物笼将植物种子、种植基材等容纳在内,并固定于陡坡之上,待植物长成后,植物扎根于边坡土壤内,从而达到固土护坡的目的。
[0003]现有的生态护坡植物笼以框架结构为主,在其内部填充种植基材,然后种植植物,通过钢钉、锚杆等将植物笼固定在陡坡之上。
[0004]现有技术的生态护坡植物笼是将种植基材及植物至于植物笼内部并组装完成后,将植物笼固定于陡坡之上,由于组装后的植物笼质量大,不便运输,且陡坡表土松软,固定不够牢靠,待植物长成之后,植物笼不可拆卸取出,长期埋于地下,植物笼的腐蚀易造成土壤污染,对植物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生态护坡植物笼固土护坡效果差,待植物长成后不可拆卸,易造成土壤污染,破坏植物的问题,提供一种生态护坡植物笼。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态护坡植物笼,包括等间距纵向设置的多个互相平行的隔板、位于相邻隔板之间的多个纵向设置的固定板和多个吊扣,固定板位于相邻隔板之间的中部,固定板与隔板侧壁可拆卸垂直连接;多个吊扣分别设置于多个隔板和多个固定板顶部;多个隔板顶部设有连接多个隔板的连接板,连接板与隔板顶部可拆卸连接;多个隔板与多个固定板之间形成多个种植槽。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互相平行的隔板,便于形成多个种植槽的同时可以单块隔板单独拆装;通过多个纵向设置的固定板,便于相邻隔板连接固定,同时固定板与隔板之间形成种植槽;通过多个吊扣,便于隔板与固定板从土中取出;通过连接板,便于多隔板再次固定,防止固定板发生偏移;通过隔板与固定板之间形成种植槽,便于植物长成后扎根于原生土,也可防止水土沿坡面纵向流失,固土效果更好。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相邻所述隔板相对的侧壁纵向设有条形榫槽,所述固定板通过条形榫槽与隔板侧壁可拆卸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条形榫槽,便于实现固定板与隔板侧壁的可拆卸连接,且使植物笼的隔板和固定板安装拆卸方便,同时相邻隔板之间也更加稳固。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与隔板顶部通过螺栓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连接板与隔板的安装更为便利,也使隔板多块隔板之间连接更牢固。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底部和固定板底部为楔角为15

30
°
的楔形结
构。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和固定板底部采用楔角为15

30
°
的楔形结构,使得隔板和固定板的底部一段的纵向截面为倒类锥形,使植物笼插入土壤和从土壤中取出时更容易。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可拆卸,植物长成后可取出进行再利用,避免植物笼留在土中腐蚀污染土质,破坏植物;植物长成后直接扎根于原生土,固土护坡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生态护坡植物笼结构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生态护坡植物笼的单块隔板的结构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生态护坡植物笼的单块固定板结构图;
[0018]图中:1、隔板;2、吊扣;3、固定板;4、连接板;5、螺栓;6、种植槽;7、榫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1]实施例:一种生态护坡植物笼,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等间距纵向设置的多个互相平行的隔板1、位于相邻隔板1之间的多个纵向设置的固定板3和多个吊扣2;其中,隔板和固定板均采用耐受且无污染的材料制成,如镀有防水膜的木材、无毒可回收高分子聚合物等。固定板3位于相邻隔板1之间的中部,两相邻隔板1相对的侧壁中部纵向加工有条形榫槽7,条形榫槽7通过专用模具在制作隔板1时一体成型。固定板3通过条形榫槽7与隔板1侧壁可拆卸垂直连接;隔板1底部和固定板3底部均为一体成型的楔角为15

30
°
的楔形结构;多个吊扣2分别设置于多个隔板1和多个固定板3顶部,通过专用模具在制作隔板1或固定板3时一体成型;多个隔板1顶部安装有连接多个隔板1的连接板4,连接板4与隔板1顶部通过螺栓5可拆卸连接,连接板4由不锈钢钢板切割制成,螺栓5采用M10外六角螺栓;多个隔板1与多个固定板3之间形成多个种植槽6,植物笼插入土中后,种植槽下半部分为原生土,上半部分为种植基材及植物。
[0022]工作原理:本生态护坡植物笼各组件制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将各组件运输至各施工作业面,现场进行组装,先将多块隔板纵向平行放置,通过固定板与相邻所述隔板相对的侧壁纵向设置的条形榫槽将相邻隔板初步固定,多块隔板与多块固定板之间形成种植槽,随后将连接板通过螺栓紧固在多块隔板顶部两端,使得多块隔板再次固定,防止左右偏移,植物笼即组装完成,然后将植物笼插入一半于土中,楔形结构使得植物笼更容易插入及取出,最后在种植槽里填入种植基材,并撒播种子,由于植物笼直接插入原生土,种植基材直
接与原生土接触,植物生长后直接扎根于原生土,使得植物固土护坡效果更好。
[0023]植物长成后,根系已深入原生土,植物笼即可拆除,先将多块隔板顶部两端的连接板上的螺栓松动,将螺栓及连接板取出,然后依次通过固定板及隔板上的吊扣把固定板及隔板取出,既可实现植物笼的回收利用,又可避免植物笼留在土中腐蚀污染土壤,对植物造成破坏。
[0024]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护坡植物笼,其特征是:包括等间距纵向设置的多个互相平行的隔板(1)、位于相邻隔板(1)之间的多个纵向设置的固定板(3)和多个吊扣(2),所述固定板(3)位于相邻隔板(1)之间的中部,所述固定板(3)与隔板(1)侧壁可拆卸垂直连接;多个所述吊扣(2)分别设置于多个隔板和多个固定板顶部;多个所述隔板(1)顶部设有连接多个隔板(1)的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与隔板(1)顶部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隔板(1)与多个固定板(3)之间形成多个种植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植物笼,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灿苏一纲王乐王怡王子枫郑笑朱滨清赵圣军
申请(专利权)人:仙居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