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灰斗通仓式布袋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39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灰斗通仓式布袋除尘器,属于除尘器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端分别开设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箱体的底部均匀对称设置至少四个灰斗,所述灰斗的底部设有卸灰口,所述箱体内设有与灰斗一一对应的除尘布袋,所述除尘布袋位于灰斗的上方,所述箱体内中部设有与进气口连接的进风道,所述进风道上贯穿开设有与除尘布袋相对应的进风口,所述箱体内中部设有与出气口连接的出风道,所述出风道与除尘布袋的净气出口端连通,所述进风道、箱体和灰斗内均设有若干导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灰斗、箱体贯通,形成通仓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故障点少,气流通畅阻力低,投资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灰斗通仓式布袋除尘器


[0001]本技术涉及除尘器
,具体涉及一种多灰斗通仓式布袋除尘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多灰斗布袋除尘器,以6灰斗布袋除尘器为例,传统结构原理如下:整体6个灰斗,6个箱体,箱体间有隔板隔断,进出口设置了入口阀门(一般为多叶阀,每仓室1个,)、出口阀门(一般为提升阀,每仓室2个),通过关闭出、入口阀门,可完全隔断成6个仓室,从而实现离线清灰、在线检修。
[0003]工作原理:含成气体进入进风道,入口阀门开启,进入箱体,箱体内为布袋区,经过滤袋过滤掉粉尘后,洁净气体进入净气室,出口阀门开启,洁净气体进入出风道,经净化气出口排出。
[0004]离线清灰原理:关闭1个出口阀门,该区域不能出风,滤袋没有气流通过,这时启动清灰,即“离线清灰”,相对于“在线清灰”,区别是,不关闭出口阀门,滤袋处于过滤状态下清灰。
[0005]在线检修原理:关闭入口阀门,关闭2个出口阀门,该仓室即不能进风也不能出风,处于完全隔断状态,此时可以开启检修门,进行更换滤袋、龙骨等检修作业。其他仓室仍保持工作状态,从而实现不停机检修。
[0006]传统设计的弊端:
[0007]1、离线清灰功能只是摆设:在锅炉除尘实际应用过程中,在线清灰与离线清灰效果没有明显差别,而且,离线过程中,除尘器阻力增加,容易造成锅炉炉膛压力波动,因此,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不采用离线清灰。
[0008]2、在线检修功能只是摆设:在锅炉除尘实际应用过程中,除尘器一般在100℃以上温度运行,如果将1个仓室隔断进入净气室检修,一方面温度太高,检修过程存在很大风险,另一方面,除尘器阻力大大上升,对整个锅炉系统运行影响较大,因此,没有用户真正实施在线检修。
[0009]3、传统设计故障多:由于使用了大量的阀门,故障点大大增加;
[0010]4、传统设计能耗高:阀门的存在,结构复杂,通道变窄,大大增加了除尘器的运行阻力,增加了风机的能耗。
[0011]5、传统设计投资成本高:大量阀门的存在,控制系统变得复杂,造成了投资成本的增加。
[0012]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多灰斗通仓式布袋除尘器,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灰斗通仓式布袋除尘器,多灰斗、箱体贯通,形成通仓结构,结构简单,故障点少,气流通畅阻力低,投资成本低。
[0014]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灰斗通仓式布袋除尘器,采用如下
技术方案:
[0015]一种多灰斗通仓式布袋除尘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端分别开设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箱体的底部均匀对称设置至少四个灰斗,所述灰斗的底部设有卸灰口,所述箱体内设有与灰斗一一对应的除尘布袋,所述除尘布袋位于灰斗的上方,所述箱体内中部设有与进气口连接的进风道,所述进风道上贯穿开设有与除尘布袋相对应的进风口,所述箱体内中部设有与出气口连接的出风道,所述出风道与除尘布袋的净气出口端连通,所述进风道、箱体和灰斗内均设有导流板。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进风道沿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连线方向布置,所述进风道的口径由进气口至出气口方向递减。
[0017]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道位于进风道的上方,所述出风道沿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连线方向布置,所述出风道的口径由进气口至出气口方向递增。
[0018]进一步的,所述灰斗的口径由上至下递减。
[0019]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设有花板,所述花板与出风道的顶部连接,所述花板上与除尘布袋的净气出口端相对应的位置均匀开设若干通孔,所述花板与箱体之间形成净气室,所述净气室与出风道连通。
[0020]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均设有封盖。
[0021]进一步的,所述进风道内沿进风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若干第一导流板,所述灰斗的顶部靠近进风口的一端设有与进风口相对应的第二导流板,所述灰斗内远离进风口的一侧侧壁顶部设有第三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均为弯折板状,所述第一导流板朝向进气口方向弯折,所述第二导流板朝向进风口方向弯折。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导流板包括若干沿箱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于灰斗内侧壁上的第三导流横板、若干沿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第三导流横板上的第三导流纵板。
[0023]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多灰斗(本实施例为八个)、箱体贯通,形成通仓结构,进风道、箱体和灰斗内均安装有导流板,对含尘气体进行多次分流,以控制气体流速,相对于现有常规技术,无进出口阀门,故障点少,投资成本低;
[0025]2、进风道与出风道上下排列,形状契合,配合在一起使用,减小占用空间;
[0026]3、灰斗的口径由上至下递减,便于灰斗内收集的灰尘汇聚向卸灰口排出;
[0027]4、经多个除尘布袋过滤后的洁净气体通过通孔进入净气室内,然后直接进入出风道,从出气口排出,气流通畅阻力小。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多灰斗通仓式布袋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多灰斗通仓式布袋除尘器的立体图;
[0030]图3为图1中A

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图1中B

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图1的左视图;
[0033]图6为图5中C

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
[0035]1、箱体;2、灰斗;3、进气口;4、出气口;5、第三导流横板;6、第三导流纵板;7、进风道;8、第一导流板;9、进风口;10、第二导流板;11、除尘布袋;12、花板;13、净气室;14、出风道;1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1

6,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一种多灰斗通仓式布袋除尘器,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进气口3和出气口4,箱体1的底部均匀对称设置至少四个灰斗2,灰斗2的底部设有卸灰口,箱体1内设有与灰斗2一一对应的除尘布袋11,除尘布袋11位于灰斗2的上方,箱体1内中部设有与进气口3连接的进风道7,进风道7上贯穿开设有与除尘布袋11相对应的进风口9,箱体1内中部设有与出气口4连接的出风道14,出风道14与除尘布袋11的净气出口端连通,进风道7、箱体1和灰斗2内均设有若干导流板。
[0038]具体而言,如图1

6所示,一种多灰斗通仓式布袋除尘器,包括箱体1,箱体1沿左右方向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灰斗通仓式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进气口(3)和出气口(4),所述箱体(1)的底部均匀对称设置至少四个灰斗(2),所述灰斗(2)的底部设有卸灰口,所述箱体(1)内设有与灰斗(2)一一对应的除尘布袋(11),所述除尘布袋(11)位于灰斗(2)的上方,所述箱体(1)内中部设有与进气口(3)连接的进风道(7),所述进风道(7)上贯穿开设与除尘布袋(11)相对应的进风口(9),所述箱体(1)内中部设有与出气口(4)连接的出风道(14),所述出风道(14)与除尘布袋(11)的净气出口端连通,所述进风道(7)、箱体(1)和灰斗(2)内均设有导流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灰斗通仓式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7)沿进气口(3)和出气口(4)的连线方向布置,所述进风道(7)的口径由进气口(3)至出气口(4)方向递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灰斗通仓式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道(14)位于进风道(7)的上方,所述出风道(14)沿进气口(3)和出气口(4)的连线方向布置,所述出风道(14)的口径由进气口(3)至出气口(4)方向递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灰斗通仓式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斗(2)的口径由上至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本于丹尚景超陈兴荆峰峰张毅张青坡王建勋王翠王炳人黄莉陈傲姬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心连心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