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亚专利>正文

一种不锈钢管防腐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290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管防腐工艺,涉及不锈钢管防腐技术领域,该不锈钢管防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不锈钢管使用酸性溶液进行清洗;S2:利用不锈钢管防腐加工钝化装置对清洗后的不锈钢管的外表面进行抛光打磨;S3:再利用不锈钢管防腐加工钝化装置对抛光打磨后的不锈钢管进行酸性钝化处理;S4:将钝化处理后的不锈钢管放置在通风口处,待其在自身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不锈钢管的一端放置在固定环一中,然后转动螺纹杆,配合缓冲弹性柱和弧形夹持板一对不锈钢管进行夹持作用,然后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丝杆一进行转动,配合缓冲弹性柱和弧形夹持板一带动不锈钢管进行水平方向上移动。不锈钢管进行水平方向上移动。不锈钢管进行水平方向上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管防腐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锈钢管防腐
,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管防腐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通俗地说,不锈钢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铁,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钢,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试验表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中铬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3513659B的专利文件中,提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管防腐工艺,可以通过在不锈钢管内置入相匹配的脱脂环,依靠高温蒸汽流,在高速时推动脱脂环进行迁移,并迫使其同步释放出脱脂液以及气体,脱脂液可以充分与不锈钢内壁上的油脂接触,并在气体的辅助作用下可以进行良好的渗透,提高脱脂效果的同时,可以充分挤出不锈钢管的深层油脂,与现有技术的浸洗方式相比,本专利技术将原先的被动渗透转化为主动渗透,不仅大幅提高脱脂效率,同时可以有效针对深层油脂进行处理,从而明显提升脱脂效果,保证后续工艺的处理质量,有效提高不锈钢管的防腐效果。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5]1、该工艺在对不锈钢管进行防腐处理的过程中,没有对不锈钢管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得在进行氧化处理时,会使得局部的氧化效果不彻底,从而导致不锈钢管的防腐效果不理想;
[0006]2、该工艺在对不锈钢管进行氧化处理时,采用真空镀膜的方式进行覆盖铬膜,该工艺较为复杂,且在镀膜过程中,无法保障镀膜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锈钢管防腐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第一方面,一种不锈钢管防腐工艺,该不锈钢管防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首先将不锈钢管使用酸性溶液进行清洗;
[0011]S2:利用不锈钢管防腐加工钝化装置对清洗后的不锈钢管的外表面进行抛光打磨;
[0012]S3:再利用不锈钢管防腐加工钝化装置对抛光打磨后的不锈钢管进行酸性钝化处理;
[0013]S4:将钝化处理后的不锈钢管放置在通风口处,待其在自身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0014]第二方面,一种不锈钢管防腐加工钝化装置,包括打磨机构和钝化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有操作台一,所述操作台一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钝化机构包括有操作台二,
所述操作台一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操作台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操作台一的上表面可拆卸式连接有打磨机构,所述操作台二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操作台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钝化组件。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与操作台一的侧面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一,所述丝杆一的另一端与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一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一,所述滑块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一,所述固定环一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性柱,所述缓冲弹性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持板一,通过驱动电机、丝杆一、滑块一、固定环一、螺纹杆、连接板一、缓冲弹性柱和弧形夹持板一的配合,可以对不锈钢管进行夹持运输作用。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固定环二,所述固定环二的底面与操作台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二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辊,通过固定环二、固定槽和转动辊的配合,可以对不锈钢管进行限位的作用。
[00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底面与操作台一的上表面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上表面可拆卸式连接有固定环三,所述固定环三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外表面设置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的外表面与驱动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齿轮、固定环三、驱动辊和齿轮组的配合,可以带动驱动辊进行高速旋转。
[001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辊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上表面可拆卸式连接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的上表面可拆卸式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打磨片,通过液压缸、弹簧柱和弧形打磨片的配合可以对不锈钢管的表面进行打磨。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面与操作台二的上表面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二,所述丝杆二的另一端与操作台二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二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二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与操作台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二的内侧可拆卸式连接有液压伸缩装置,所述液压伸缩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持板二,所述操作台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辊,通过电机、丝杆二、滑杆、滑块二液压伸缩装置和弧形夹持板二的配合,可以对不锈钢管进行夹持作用,并且对钢管进行输送。
[002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钝化组件包括有支架板,所述支架板的底面与操作台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的输出端可拆卸式连接有喷头,所述喷洒装置的输入端可拆卸式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操作台二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储液箱,所述操作台二的上表面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液箱的内部,所述导流板的底面延伸至储液箱的内部,通过喷洒装置、喷头、连接管和储液箱的配合,可以将不锈钢管的外表面进行氧化。
[00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锈钢管防腐工艺,采用驱动电机、丝杆一、滑块一、螺纹杆、缓冲弹性柱和弧形夹持板一的配合,当需要将不锈钢管的外表面进行打磨时,现将不锈钢管的一端放置在固定环一中,然后通过转动螺纹杆,配合缓冲弹性柱和弧形夹持板一对不锈钢管进行夹持作用,然后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丝杆一进行转动,配合缓冲弹性柱和弧形夹持板一带动不锈钢管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0023]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锈钢管防腐工艺,通过固定环二、固定槽和转动辊的配合,可以对不锈钢管进行限位的作用。
[0024]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锈钢管防腐工艺,采用驱动装置、驱动齿轮、固定环三、驱动辊、齿轮组、液压缸、弹簧柱和弧形打磨片的配合,当不锈钢管进入到驱动辊中,通过启动液压缸配合弹簧柱使得弧形打磨片的表面贴合在不锈钢管的外表面,再通过启动驱动装置。配合驱动齿轮和齿轮组带动驱动辊在固定环三中进行高速旋转,方便对不锈钢管的外表面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管防腐工艺,其特征在于:该不锈钢管防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不锈钢管使用酸性溶液进行清洗;S2:利用不锈钢管防腐加工钝化装置对清洗后的不锈钢管的外表面进行抛光打磨;S3:再利用不锈钢管防腐加工钝化装置对抛光打磨后的不锈钢管进行酸性钝化处理;S4:将钝化处理后的不锈钢管放置在通风口处,待其在自身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防腐工艺,现提出一种不锈钢管防腐加工钝化装置,包括打磨机构(1)和钝化机构(2),所述打磨机构(1)包括有操作台一(101),所述操作台一(10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011),所述钝化机构(2)包括有操作台二(20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一(10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驱动机构(3),所述操作台一(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4),所述操作台一(101)的上表面可拆卸式连接有打磨机构(5),所述操作台二(201)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移动机构(6),所述操作台二(2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钝化组件(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加工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有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的一侧与操作台一(101)的侧面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一(32),所述丝杆一(32)的另一端与凹槽(101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一(3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一(33),所述滑块一(3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一(34),所述固定环一(34)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5),所述螺纹杆(3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36),所述连接板一(3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性柱(37),所述缓冲弹性柱(3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持板一(3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加工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4)包括有固定环二(41),所述固定环二(41)的底面与操作台一(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二(4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槽(42),所述固定槽(4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辊(4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加工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5)包括有驱动装置(51),所述驱动装置(51)的底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亚史正钱
申请(专利权)人:黎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