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按钮结构及具有按钮结构的盒体结构,该按钮结构包括锁定结构、行程控制结构以及弹性复位结构,锁定结构包括锁合结构以及配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具有沿其移动方向的与所述配合结构锁合的锁合位置、以及与所述配合结构解锁的解锁位置,行程控制结构包括行程控制件以及行程控制槽,所述行程控制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锁合结构,另一端与所述行程控制槽滑动配合,弹性复位结构与所述行程控制结构或锁合结构连接;其中,在锁合结构自所述锁合位置被按压至解锁位置时,所述行程控制件在所述弹性复位结构的复位力作用下复位并限制至所述行程控制槽的预设位置,使锁合结构保持解锁状态。解锁状态。解锁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钮结构及具有按钮结构的盒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具盒
,具体涉及一种按钮结构及具有按钮结构的盒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按钮结构只有一个按钮本身和弹簧与一个钣金件扣合。由于按钮受到弹簧的反作用力,开盒时需要克服弹簧的反作用力按压按钮使之保持解扣的状态,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按钮结构无法保持解扣状态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钮结构,所述按钮结构包括:锁定结构,包括锁合结构以及配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具有沿其移动方向的与所述配合结构锁合的锁合位置、以及与所述配合结构解锁的解锁位置;以及,行程控制结构,包括行程控制件以及行程控制槽,所述行程控制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锁合结构,另一端与所述行程控制槽滑动配合;弹性复位结构,与所述行程控制结构或锁合结构连接;其中,在锁合结构自所述锁合位置被按压至解锁位置时,所述行程控制件在所述弹性复位结构的复位力作用下复位并限制至所述行程控制槽的预设位置,使锁合结构保持解锁状态。
[0005]优选地,在所述按钮结构中,所述解锁位置包括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状态保持位置,所述行程控制件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锁合结构上,另一端为活动端,所述活动端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单向行程、第二单向行程、第三单向行程、以及第四单向行程;其中,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锁合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行程控制件沿第一单向行程活动;所述锁合结构复位时带动所述行程控制件进入第二单向行程,所述控制槽在第二单向行程的末端限制所述锁合结构在所述状态保持位置;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状态保持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行程控制件进入第三单向行程;所述锁合结构复位时带动所述行程控制件进入第四单向行程,锁合结构自第二位置复位至锁合位置。
[0006]优选地,在所述按钮结构中,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包括止挡面以及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止挡面和所述锁合结构之间,用于将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一位置复位至状态保持位置,和/或,所述弹性复用件用于将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二位置复位至所述锁合位置。
[0007]优选地,在所述按钮结构中,所述行程控制件包括止动块,所述止动块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锁合结构,另一端朝向所述行程控制槽延伸有活动凸部,所述行程控制槽的槽口朝向所述止动块,所述活动凸部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行程控制槽内且可沿行程控制槽滑动,所述行程控制槽具有所述第一单向行程至所述第四单向行程相匹配的第一段至第四
段。
[0008]优选地,在所述按钮结构中,所述行程控制槽具有与所述锁合结构的第一位置、状态保持位置、第二位置、以及锁合位置对应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以及入口端;在所述锁合结构移动方向上,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入口端的距离为L1,第二端与所述入口端的距离为L2,第三端与所述入口端的距离为L3,L1>L2,和/或,L3>L2。
[0009]优选地,在所述按钮结构中,所述行程控制结构包括面向所述行程控制件的限位面,所述行程控制槽包括自所述限位面朝内凹陷的凹陷部、以及自所述凹陷部的底壁朝外延伸的凸筋,所述凸筋的侧壁与所述凹陷部的侧壁配合将所述行程控制槽分隔形成自入口端朝向第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一段、自所述第一端朝向第二端延伸形成的第二段、自第二端朝向第三端延伸形成的第三段、自第三端朝向入口端延伸的第四段。
[0010]优选地,在所述按钮结构中,所述第一段设有第一导向结构,第一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引导斜面以及第一垂直面,所述第一引导斜面沿第一单向行程的走向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一垂直面的面向方向与第一单向行程的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和/或,所述第三段设有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第二引导斜面以及第二垂直面,所述第二引导斜面沿第三单向行程的走向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二垂直面的面向方向与第三单向行程的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和/或,所述第四段设有第三导向结构,所述第三导向结构包括第三引导斜面以及第三垂直面,所述第三引导斜面沿第四单向行程的走向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三垂直面的面向方向与第四单向行程的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
[0011]优选地,在所述按钮结构中,所述凸筋大致呈V字型,V字型的敞口朝向背离入口端的方向,且所述凸筋包括第一引导段以及与所述第一引导段连接的第二引导段,所述凸筋与所述凹陷部共同限定形成所述第一段至所述第四段,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段自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端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引导段自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三端延伸设置。
[0012]优选地,在所述按钮结构中,所述配合结构包括卡接板,所述卡接板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沿锁合结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锁合结构还包括锁合部,所述锁合部包括连接部以及自所述连接部沿锁合结构移动方向弯折延伸的钩部,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让位孔且所述钩部伸出所述让位孔,在所述锁合位置时,所述钩部钩住所述让位孔的外沿,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状态保持位置时,所述钩部松开所述让位孔的外沿。
[0013]优选地,在所述按钮结构中,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锁合结构具有面向所述止挡面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沿锁合结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导向柱并抵接在所述安装面,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止挡面。
[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按钮结构的盒体结构,所述具有按钮结构的盒体结构包括上述的按钮结构,所述按钮结构包括:锁定结构,包括锁合结构以及配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具有沿其移动方向的与所述配合结构锁合的锁合位置、以及与所述配合结构解锁的解锁位置;以及,行程控制结构,包括行程控制件以及行程控制槽,所述行程控制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锁合结构,另一端与所述行程控制槽滑动配合;弹性复位结构,与所述行程控制结构或锁合结构连接;
其中,在锁合结构自所述锁合位置被按压至解锁位置时,所述行程控制件在所述弹性复位结构的复位力作用下复位并限制至所述行程控制槽的预设位置,使锁合结构保持解锁状态。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当按压锁合结构自锁合位置至解锁位置,锁合结构解锁,此过程行程控制件随锁合结构一起移动;在松开锁合结构时,在弹性复位结构的复位力作用下,锁合结构和行程控制件复位,由于行程控制件在复位时限制在行程控制槽的预设位置,使锁合结构无法复位至锁合位置,而保持在解锁状态,如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按钮结构无法保持解扣的状态,开盒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按钮结构的盒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分解视图;图3为图1中一视角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部分结构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定结构,包括锁合结构以及配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具有沿其移动方向的与所述配合结构锁合的锁合位置、以及与所述配合结构解锁的解锁位置;以及,行程控制结构,包括行程控制件以及行程控制槽,所述行程控制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锁合结构,另一端与所述行程控制槽滑动配合;弹性复位结构,与所述行程控制结构或锁合结构连接;其中,在锁合结构自所述锁合位置被按压至解锁位置时,所述行程控制件在所述弹性复位结构的复位力作用下复位并限制至所述行程控制槽的预设位置,使锁合结构保持解锁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位置包括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状态保持位置,所述行程控制件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锁合结构上,另一端为活动端,所述活动端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单向行程、第二单向行程、第三单向行程、以及第四单向行程;其中,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锁合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行程控制件沿第一单向行程活动;所述锁合结构复位时带动所述行程控制件进入第二单向行程,所述控制槽在第二单向行程的末端限制所述锁合结构在所述状态保持位置;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状态保持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行程控制件进入第三单向行程;所述锁合结构复位时带动所述行程控制件进入第四单向行程,锁合结构自第二位置复位至锁合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包括止挡面以及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止挡面和所述锁合结构之间,用于将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一位置复位至状态保持位置,和/或,所述弹性复用件用于将所述锁合结构自所述第二位置复位至所述锁合位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控制件包括止动块,所述止动块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锁合结构,另一端朝向所述行程控制槽延伸有活动凸部,所述行程控制槽的槽口朝向所述止动块,所述活动凸部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行程控制槽内且可沿行程控制槽滑动,所述行程控制槽具有所述第一单向行程至所述第四单向行程相匹配的第一段至第四段。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控制槽具有与所述锁合结构的第一位置、状态保持位置、第二位置、以及锁合位置对应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以及入口端;在所述锁合结构移动方向上,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入口端的距离为L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森,赵殿虎,李本祥,刘洋,陆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得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