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用电机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302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制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实验用电机制动装置,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贯穿外壳,所述两个支撑板的内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动板,所述制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刹车片。传统的电机制动方式通过在电机上安装电磁抱闸来实现,但电磁抱闸体积大且价格高,结构复杂,不便于实际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通过设置弹簧与限位柱配合刹车片实现制动效果,再通过设置棘杆、棘轮与单向轴承,消除了制动时输出轴所产生的惯性,提高了制动效果。提高了制动效果。提高了制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用电机制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制动
,具体为一种实验用电机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实验中会使用到电机,在电动机断开电源时,电机会因为转子惯量及负载惯量的存在,会继续旋转一定时间,因此会使用到一种电机制动装置,此类装置可参考专利号:201820409082.9,但此类装置不能立马消除输出轴的惯性。
[0003]在电动机断开电源时,电机会因为转子惯量及负载惯量的存在,会继续旋转一定时间,这个由于惯量而产生的多余的旋转力矩在一些实验中可能会出现故障或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用电机制动装置,解决了在电动机断开电源时,电机会因为转子惯量及负载惯量的存在,会继续旋转一定时间,这个由于惯量而产生的多余的旋转力矩在一些实验中可能会出现故障或事故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用电机制动装置,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右侧设置有外壳,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贯穿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设置有两个支撑板,所述两个支撑板的内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动板,所述制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刹车片。
[0008]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内表面与底部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板,所述L形支撑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电磁铁通电时与制动板吸附,断电时对制动板失去吸附作用。
[0009]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右侧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棘杆,所述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棘轮,所述棘杆与棘轮的啮合齿方向相适配,棘杆配合棘轮防止输出轴往相反方向移动,从而消除输出轴的惯性。
[0010]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板,所述外壳的顶部内表面与底部内表面和L形连接板的内表面均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孔,螺纹杆配合螺纹孔将L形连接板固定在外壳上。
[0011]优选的,所述电磁铁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通过外界电源来控制电磁铁的通电断电状态。
[0012]优选的,所述棘杆与固定板的内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且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单向轴承,单向轴承避免棘杆能够反向转动,从而提高消除惯性的效果。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用电机制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传统的电机制动方式通过在电机上安装电磁抱闸来实现,但电磁抱闸体积大且价格高,结构复杂,不便于实际使用,本使用新型的设计通过设置弹簧与限位柱配合刹车片实现制动效果,再通过设置棘杆、棘轮与单向轴承,消除了制动时输出轴所产生的惯性,提高了制动效果。
[0016]2、本使用新型的设计通过拧松螺纹杆可拉动L形连接板,活动板在支撑板的内表面滑动调节弹簧的形变量,从而达到了能够自由根据需要调整限位柱抵压刹车片力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棘轮及其相关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电机本体;2、外壳;3、输出轴;4、支撑板;5、弹簧;6、活动板;7、支撑柱;8、制动板;9、限位柱;10、刹车片;11、L形支撑板;12、电磁铁;13、固定板;14、转轴;15、棘杆;16、棘轮;17、单向轴承;18、L形杆;19、L形连接板;20、螺纹孔;21、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
[0024]实例1:电磁铁12处于通电状态时,电磁铁12对制动板8进行吸附,支撑柱7与弹簧5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柱7挤压弹簧5,使得弹簧5呈压缩状态,当需要对输出轴3进行制动时,使得电磁铁12处于断电状态,电磁铁12停止吸附制动板8,限位柱9与制动板8固定连接,制动板8与支撑柱7固定连接,从而弹簧5复位使得限位柱9与刹车片10的侧面接触,从而对输出轴3进行制动时,棘杆15与转轴14活动连接,转轴14的外表面固定设置在单向轴承17的内部,单向轴承17使得棘杆15只能单向运动,棘轮16配合棘杆15使得输出轴3只能单向运动,从而消除了制动时输出轴3所产生的惯性,提高了制动效果。
[0025]实例2:L形杆18与支撑板4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活动板6在支撑板4的内表面滑动,L形杆18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板19,螺纹杆21通过螺纹孔20将L形连接板19固定在外壳2上,通过拧松螺纹杆21可拉动L形连接板19,活动板6在支撑板4的内表面滑动调节弹簧5的形变量,从而达到了能够自由根据需要调整限位柱9抵压刹车片10力度的效果。
[0026]支撑板4的内表面应经过抛光处理,原因在于避免摩擦力过大影响活动板6在支撑板4的内表面滑动。
[0027]电磁铁12的吸附力最低为5kg,原因在于避免电磁铁12的吸附力过低,在弹簧5压
缩时,弹簧5的弹力将制动板8往外弹从而电磁铁12无法与制动板8吸附。
[0028]为了棘杆15不影响棘轮16的正常转动且能够防止棘轮16反转,棘杆15的底部外表面为与棘轮16齿相啮合的形状。
[0029]为了方便调节限位柱9抵压刹车片10的力度,外壳2上设置了滑槽,为了避免L形杆18在电机工作时移动,通过设置了螺纹孔20与螺纹杆21将L形连接板19固定,螺纹孔20设置在滑槽的两侧,原因在于避免螺纹孔20与滑槽重合,不便固定L形连接板19。
[0030]上述关于设备的使用各个装置的选用不同,根据实际进行挑选使用,并且参考各种参数,根据使用的设备的功能与达到的效果相呼应。
[0031]工作原理:当不需要对输出轴3进行制动时,开启电磁铁12,使得电磁铁12处于通电状态,电磁铁12对制动板8进行吸附,使得限位柱9不与刹车片10接触,进而不影响输出轴3的转动,当需要对输出轴3进行制动时,关闭电磁铁12,使得电磁铁12处于断电状态,电磁铁12停止吸附制动板8,弹簧5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从而弹簧5复位将支撑柱7往外顶,从而限位柱9与刹车片10的侧面接触,使得输出轴3停止转动,从而对输出轴3进行制动时,输出轴3高速转动会产生一定的惯性,输出轴3转动时,棘杆15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用电机制动装置,包括电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外壳(2),所述电机本体(1)的输出轴(3)贯穿外壳(2),所述外壳(2)的内表面设置有两个支撑板(4),所述两个支撑板(4)的内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动板(8),所述制动板(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9),所述输出轴(3)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刹车片(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用电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顶部内表面与底部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板(11),所述L形支撑板(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用电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右侧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斌斌赵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