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危险区域智能感知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276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危险区域智能感知系统,属于矿井安全监控技术领域,包括边缘智能感知模块。所述图像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人员定位模块和所述计数模块连接在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的输入端,且通过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处理分析。利用矿用隔爆型摄像机进行视频图像采集、利用红外传感计数器进行闸机处的数据采集以及利用定位卡进行人员实时定位和区域内人数的统计,并通过边缘智能感知设备对上述数据进行多数据融合处理,精准的统计人员进出和危险区域内人数,通过边缘智能感知设备与报警装置、断电控制、闸机以及显示器连接,以及将数据上传到地面管控平台,实现对危险区的监管与控制。监管与控制。监管与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危险区域智能感知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井安全监控
,具体为对煤矿井下危险区域监测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96%的煤矿为井工开采,随着开采强度及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灾害呈现“矿井数量增长越来越快、灾害程度越来越严重”的不良局面,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损失。所以国家先后出台了《防止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通知》,规定冲击地压矿井应当严格限制进入冲击危险区作业人数,建立冲击危险区限员制度,严禁超定员组织作业,同时,进入严重(强)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人员必须穿戴防冲服等特殊的个体防护装备。
[0003]然而,目前通过专职安全员对冲击危险区的人员违规行为的监督易受主观影响,无法保证其监督有效性。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安全管理办法,能够实现实时监督,提高现场安全管理能力。
[0004]人工智能(AI)的发展为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新思路,基于AI的安全监控系统主要有两种部署方法:基于云的架构和基于边缘的架构,基于云的方法是通过互联网将大量采集到数据传输到云中,在云中进行一系列数据处理,如果受到攻击,将导致隐私泄露,另外,随着终端设备收集的数据量不断增加,基于云的方法给网络带来了巨大的数据传输压力,无法满足安全监控系统的实时要求;基于边缘架构的安全监测系统通过使用边缘计算,可以在边缘设备上处理数据而无需将其上传到云中,从而可以有效抵御网络攻击并防止数据隐私泄漏,且能够响应系统实时性的需求,但是,边缘设备的计算资源有限,在处理计算密集型监视任务(例如视频处理和图像识别)时,它通常会遇到性能瓶颈。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危险区域智能感知系统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危险区域智能感知系统和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通过专职安全员对冲击危险区的人员违规行为的监督易受主观影响,无法保证其监督有效性,同时通过基于云的方法给网络带来了巨大的数据传输压力,无法满足安全监控系统的实时要求以及边缘架构的计算资源有限,在处理计算密集型监视任务时,它通常会遇到性能瓶颈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危险区域智能感知系统,包括图像信息采集模块、人员定位模块、计数模块、边缘智能感知模块、地面管控平台、警报模块、电源和闸机;
[0007]所述图像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人员定位模块和所述计数模块连接在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的输入端,且通过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处理分析,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的输
出端连接有所述地面管控平台,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分析结果为超员时控制所述闸机的运行,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分析结果为违章时控制所述警报模块的运行,同时将超员信息和违章信息传输至所述地面管控平台,并且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通讯连接有电源。
[0008]优选的,所述计数模块安装于所述闸机上,用于对进出闸机的人员进行统计。
[0009]优选的,还包括显示模块,通过所述显示模块对危险区域人员的统计数据和人员信息进行显示。
[0010]优选的,所述人员定位系统采用一人一卡唯一性识别,刷卡进入危险区并实时监测人员信息。
[0011]优选的,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处理统计的数据为进出人数、区域内人数和违规行为。
[0012]一种煤矿井下危险区域智能感知方法:
[0013]S1:当人员进入到危险区域时,通过图像信息采集模块对识别人员进行监测、通过人员定位模块对井下人员的位置数据感知,通过闸机上的计数模块对人员数量进行统计采集;
[0014]S2:将S1中获取的人数数据、位置数据和视频数据传输至边缘智能感知模块中进行多数据融合分析处理;
[0015]S3:将S2中融合分析处理后的数据通过交换机传输到地面管控平台和显示器中进行危险区域人员的信息进行显示。
[0016]优选的,通过所述交换机对数据信息进行上行下传。
[0017]优选的,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分析结果为超员时所述闸机为只出不进状态,同时通过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发出信号关闭电源,并且直至危险区域人数递减至安全范围内后所述闸机恢复正常状态。
[0018]优选的,所述图像信息采集模块采用矿用摄像机,且违规判定的标准为不穿戴防冲服和安全帽、翻越、钻入危险区和绕过所述闸机进入危险区,但不限于上述违规判定的标准,并且图像信息采集模块安装于危险区域入口处。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利用矿用隔爆型摄像机进行视频图像采集、利用红外传感计数器进行闸机处的数据采集以及利用定位卡进行人员实时定位和区域内人数的统计,并通过边缘智能感知设备对上述数据进行多数据融合处理,精准的统计人员进出和危险区域内人数,通过边缘智能感知设备与报警装置、断电控制、闸机以及显示器连接,以及将数据上传到地面管控平台,实现对危险区的监管与控制。
[002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可以精准的判定危险区域内人员的违规行为并给出判定以及做出准确的反应,包括报警信息、限员门关闭等。
[0022](3)本专利技术结合边缘智能技术,通过边缘智能感知设备自身的运算和处理能力直接处理物联网任务,不仅可以降低数据中心工作负担,还可以更及时准确的对边缘设备的不同状态做出向响应。
[0023](4)本专利技术还结合了矿山物联网技术,真正的做到了对煤矿危险区人员智能感知。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危险区域智能感知系统整体构成及设备控制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危险区域智能感知系统融合感知及管控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危险区域智能感知系统监测分析逻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危险区域智能感知系统,包括图像信息采集模块、人员定位模块、计数模块、边缘智能感知模块、地面管控平台、警报模块、电源和闸机;
[0029]所述图像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人员定位模块和所述计数模块连接在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的输入端,且通过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处理分析,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地面管控平台,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分析结果为超员时控制所述闸机的运行,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分析结果为违章时控制所述警报模块的运行,同时将超员信息和违章信息传输至所述地面管控平台,并且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通讯连接有电源。
[0030]计数模块安装于闸机上,用于对进出闸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危险区域智能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信息采集模块、人员定位模块、计数模块、边缘智能感知模块、地面管控平台、警报模块、电源和闸机;所述图像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人员定位模块和所述计数模块连接在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的输入端,且通过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处理分析,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地面管控平台,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分析结果为超员时控制所述闸机的运行,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分析结果为违章时控制所述警报模块的运行,同时将超员信息和违章信息传输至所述地面管控平台,并且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通讯连接有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危险区域智能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模块安装于所述闸机上,用于对进出闸机的人员进行统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危险区域智能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模块,通过所述显示模块对危险区域人员的统计数据和人员信息进行显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危险区域智能感知系统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定位系统采用一人一卡唯一性识别,刷卡进入危险区并实时监测人员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危险区域智能感知系统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智能感知模块处理统计的数据为进出人数、区域内人数和违规行为。6.一种煤矿井下危险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翔宇范椿琲赵端张开园罗凤伶冉金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