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码天文望远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21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码天文望远镜,涉及望远镜技术领域,该方案包括望远镜主体、夹持组件、微调组件和转盘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盒、第一蜗杆、第二蜗杆、第一齿条、第一夹持块、第二齿条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蜗杆垂直枢接在第一固定盒上,且在第一蜗杆的圆柱面绕周开设有第一竖齿,在第二蜗杆的圆柱面上开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与第一竖齿的下部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滑设在第一固定盒上,且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对称啮合在第一竖齿上部的两侧,所述望远镜主体被夹持在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一步增加了夹持组件的夹持直径范围,适应多种不同外径的望远镜主体的使用。多种不同外径的望远镜主体的使用。多种不同外径的望远镜主体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码天文望远镜


[0001]本技术涉及望远镜
,尤其涉及一种数码天文望远镜。

技术介绍

[0002]天文望远镜大多数是基于光学目镜通过人眼观察,使用时目标事物通过天文望远镜物镜传播到目镜然后人眼通过目镜观察目标事物,为了方便观察,人们普遍为望远镜主体设置夹持组件使其固定,对于部分观测爱好者来说,外出观测时可能会携带多个望远镜主体以捕获不同的观察效果,但是为了携带方便往往只带一个夹持组件,这个时候就需要夹持组件具备对多个不同外径的望远镜主体进行夹持的功能,传统的夹持组件往往由一环形的抱箍组成,其夹持的直径范围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申请人致力于实现进一步增加夹持组件的夹持直径范围,以适应多种不同外径的望远镜主体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进一步增加夹持组件的夹持直径范围,以适应多种不同外径的望远镜主体的使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数码天文望远镜,包括望远镜主体、夹持组件、微调组件和转盘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盒、第一蜗杆、第二蜗杆、第一齿条、第一夹持块、第二齿条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蜗杆垂直枢接在第一固定盒上,且在第一蜗杆的圆柱面绕周开设有第一竖齿,所述第二蜗杆水平枢接在第一固定盒上,且在第二蜗杆的圆柱面上开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与第一竖齿的下部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滑设在第一固定盒上,且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对称啮合在第一竖齿上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块固定设置在第一齿条上,所述第二夹持块固定设置在第二齿条上,所述望远镜主体被夹持在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
[0006]所述微调组件和转盘组件依次设置在第一固定盒的下端。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块的横截面呈弧形,且在第一夹持块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硅胶垫,所述所述第二夹持块的横截面呈弧形,且在第二夹持块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硅胶垫。
[0008]进一步地,所述微调组件包括第二固定盒、第三蜗杆和第四蜗杆,所述第三蜗杆垂直枢接在第二固定盒上,且第三蜗杆的上端与第一固定盒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蜗杆的圆柱面上绕周开设有第三竖齿,所述第四蜗杆水平枢接在第二固定盒上,且在第四蜗杆的圆柱面上开设有第四螺纹,所述第四螺纹与第三竖齿相互配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盒位于第一固定盒的下方。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组件包括固定环、转盘和拨珠螺丝,所述转盘与第二固定盒的下端固定连接,且转盘枢接在固定环的中心处,所述转盘的圆周面上绕周开设有拨珠孔,所述拨珠孔呈圆周阵列排列,所述拨珠螺丝固定设置在固定环的内侧面,且拨珠螺丝的拨珠
端与拨珠孔相配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望远镜主体的前端套设有遮光罩。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第一蜗杆的圆柱面绕周开设有第一竖齿,在第二蜗杆的圆柱面上开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与第一竖齿的下部相互配合,人们转动第二蜗杆时,第二蜗杆上的第二螺纹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竖齿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蜗杆转动,根据蜗轮蜗杆的原理,第二螺纹可带动第一竖齿转动,而第一竖齿不能带动第二螺纹转动,从而使调节后的第一蜗杆实现自锁的功能;又由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对称啮合在第一竖齿上部的两侧,第一蜗杆转动时,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同时反向移动或者相向移动,进而实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相互分离或合拢,从而使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实现对多种不同外径的望远镜主体的使用;另一方面,本技术根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在第一固定盒上的相对滑动或相向滑动的距离,来相应调节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相互分离或合拢的距离,与传统技术中利用环形的抱箍夹持望远镜主体相比,不必受制于传统技术中抱箍对直径调节的限制,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夹持组件的夹持直径范围。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夹持组件、微调组件、转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固定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的固定环从转盘上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为:
[0019]望远镜主体1,遮光罩11,
[0020]夹持组件2,第一固定盒21,第一蜗杆22,第二蜗杆23,第一齿条24,第一夹持块25,第二齿条26,第二夹持块27,
[0021]微调组件3,第二固定盒31,第三蜗杆32,第四蜗杆33,
[0022]转盘组件4,固定环41,转盘42,拨珠孔421,拨珠螺丝43。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数码天文望远镜,包括望远镜主体1、夹持组件2、微调组件3和转盘组件4。
[0025]夹持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盒21、第一蜗杆22、第二蜗杆23、第一齿条24、第一夹持块25、第二齿条26和第二夹持块27,第一蜗杆22垂直枢接在第一固定盒21上,且在第一蜗杆22的圆柱面绕周开设有第一竖齿,第二蜗杆23水平枢接在第一固定盒21上,且在第二蜗杆23的圆柱面上开设有第二螺纹,第二螺纹与第一竖齿的下部相互配合,即第二螺纹与第一竖齿相互啮合,形成蜗轮蜗杆传动连接,人们转动第二蜗杆23时,第二蜗杆23上的第二螺纹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竖齿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蜗杆22转动,根据蜗轮蜗杆的原理,第二螺纹可带动第一竖齿转动,而第一竖齿不能带动第二螺纹转动,从而使调节后的第一蜗杆22实现自
锁的功能。
[0026]第一齿条24和第二齿条26均滑设在第一固定盒21上,且第一齿条24和第二齿条26对称啮合在第一竖齿上部的两侧,第一夹持块25固定设置在第一齿条24上,第二夹持块27固定设置在第二齿条26上,望远镜主体1被夹持在第一夹持块25与第二夹持块27之间,由于第一蜗杆22相对于第二蜗杆23来说被自锁住,故第一夹持块25与第二夹持块27不会被望远镜主体1撑开,从而使望远镜主体1被夹持的更加稳定。
[0027]望远镜主体1的前端套设有遮光罩11。
[0028]第一蜗杆22转动时,带动第一齿条24和第二齿条26同时反向移动或者相向移动,进而实现第一夹持块25和第二夹持块27的相互分离或合拢,从而使第一夹持块25和第二夹持块27实现对多种不同外径的望远镜主体1的使用。
[0029]第一夹持块25的横截面呈弧形,且在第一夹持块25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硅胶垫,第二夹持块27的横截面呈弧形,且在第二夹持块27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硅胶垫,第一硅胶垫和第二硅胶垫可防止被夹持的望远镜主体1打滑。
[0030]微调组件3和转盘组件4依次设置在第一固定盒21的下端。
[0031]微调组件3主要用于对望远镜主体1和夹持组件2进行旋转微调。
[0032]微调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码天文望远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望远镜主体、夹持组件、微调组件和转盘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盒、第一蜗杆、第二蜗杆、第一齿条、第一夹持块、第二齿条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蜗杆垂直枢接在第一固定盒上,且在第一蜗杆的圆柱面绕周开设有第一竖齿,所述第二蜗杆水平枢接在第一固定盒上,且在第二蜗杆的圆柱面上开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与第一竖齿的下部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滑设在第一固定盒上,且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对称啮合在第一竖齿上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块固定设置在第一齿条上,所述第二夹持块固定设置在第二齿条上,所述望远镜主体被夹持在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所述微调组件和转盘组件依次设置在第一固定盒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码天文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的横截面呈弧形,且在第一夹持块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硅胶垫,所述第二夹持块的横截面呈弧形,且在第二夹持块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硅胶垫。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陈寒王远辉吴漆恩廖骏然曾晨曦贺家欢
申请(专利权)人:海狸文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