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碳排放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碳排放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排放一般指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的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为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需对各行各业中碳排放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减排,在对碳排放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通常常会用到碳排放监测装置,碳排放装置是利用传感器技术(电化学,光学,激光)等原理,通过采集气体,进入到设备除水,除尘等过程,然后进行转换,得出相应的数据技术。
[0003]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碳排放检测装置相较于传统的设备更加的小巧,重量越来轻便,更加的便于携带,且结果检测效率和准确度也更加高效,如现有技术中,由湖北锐意自控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Gasboard
‑
3000GHG的碳排放监测仪,又如北京杜克泰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DKG
‑
ONE的温室气体在线检测仪,均为现有技术中便携式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碳排放检测装置,包括碳排放检测仪本体(1),所述碳排放检测仪本体(1)包括辅助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纳箱(3),所述储纳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架(4),所述隔板架(4)的一侧与储纳箱(3)的内壁之间设有抗震棉(5),所述抗震棉(5)上开设有多个与辅助件(2)相匹配的收纳凹槽,所述辅助件(2)放置在收纳凹槽的内部,储纳箱(3)的一侧开设有电源通孔,所述电源通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电源箱(6),所述电源箱(6)的内部安装有可充电蓄电池(7),电源箱(6)的部分通过多个小螺栓可拆卸安装在储纳箱(3)的一侧;两级升降调节机构(201),所述两级升降调节机构(201)设在储纳箱(3)上,两级升降调节机构(201)的部分位于储纳箱(3)的内部,另一部分位于储纳箱(3)的一侧,两级升降调节机构(201)上设有限位组件(101),所述限位组件(101)设在储纳箱(3)的一侧,两级升降调节机构(201)上固定安装有承载架(8),所述承载架(8)位于储纳箱(3)的内部,所述碳排放检测仪本体(1)安装在承载架(8)的内部,碳排放检测仪本体(1)与可充电蓄电池(7)之间电性连接;稳定缓冲机构(202),所述稳定缓冲机构(202)包括两组稳定组件(102)和缓冲组件(103),两组所述缓冲组件(103)均安装在储纳箱(3)的内底壁上,两组所述稳定组件(102)均部分安装在储纳箱(3)上,另一部分安装在承载架(8)上;背带机构(203)和拉动机构(204),所述背带机构(203)和拉动机构(204)分别安装在储纳箱(3)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碳排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升降调节机构(201)包括两个升降筒一(9),两个所述升降筒一(9)均固定安装在储纳箱(3)的内底壁上,两个升降筒一(9)的内部均纵向滑动安装有升降筒二(10),两个所述升降筒二(10)均部分延伸至升降筒一(9)的外侧,两个升降筒二(10)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齿板(11),所述隔板架(4)的另一侧与储纳箱(3)之间转动安装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齿轮一(13),两个所述齿轮一(13)分别部分延伸至两个升降筒一(9)的内部并与对应的齿板(11)之间啮合,所述转杆(12)的一端贯穿至储纳箱(3)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转盘(14),所述转盘(14)另一侧的偏心处转动安装有把手(15),两个所述升降筒二(10)的内部均纵向滑动安装有升降杆(16),两个所述升降杆(16)的一端均延伸至升降筒二(10)的上方,并固定安装在承载架(8)的底端,两个所述升降筒二(10)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母一(17),两个所述螺母一(17)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栓一(18),两个所述螺栓一(18)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手拧盘一(19),两个螺栓一(18)的另一端均延伸至所在的升降筒二(10)的内部,并与对应的升降杆(16)的一侧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碳排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101)包括限位座(20),所述限位座(20)上纵向滑动安装有限位杆(21),所述限位杆(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盘(22),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23),所述限位盘(22)与限位座(20)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簧(24),所述限位杆(21)的部分位于限位簧(24)的内部,所述限位盘(2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多个限位块(25),所述转盘(14)上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盼,蔡勇,王佳梅,丁国齐,王丹,皇文涛,周东亮,袁昌阳,王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安靠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