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8217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7
本申请涉及公路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透水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透水沥青混合料,包括沥青和矿料,所述沥青质量为所述矿料质量的4.5%~5.5%,所述矿料包括集料和填料,所述矿料的16mm筛孔通过率100%,13.2mm筛孔通过率为95.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公路建筑材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透水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透水性路面是一种具有优良排水功能的沥青路面,由开级配透水沥青混合料摊铺而成。这种开级配透水沥青混合料主要通过粗集料嵌挤作用形成,空隙率不小于18%,其中的空隙包括连通空隙、半连通空隙和闭口空隙三种。当路面积水时,水分通过连通或半连通空隙进入透水沥青混合料内部,达到排水目的。
[0003]当水分进入半连通空隙时,水分会在透水沥青混合料中滞留一段时间,滞留水分通过沥青自发的乳化作用穿透沥青膜,侵入沥青和矿料的界面,最终取代沥青膜,使透水沥青混合料发生剥落。
[0004]透水性路面的排水功能要求透水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空隙率,而过高的空隙率会降低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和水稳定性。根据JTGF40

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为18~25%,马歇尔稳定度不小于3.5kN,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小于75%,当用于潮湿区和湿润区时,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小于85%。
[0005]公告号为CN107117871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水沥青混合料,包括如下以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SBS改性沥青4.4%~4.7%、短切玄武岩纤维0.274%~0.299%、矿料93.1%~95.3%和HVA高粘剂0.296%~0.4%,对所制备的透水沥青混合料进行标准马歇尔试验和浸水马歇尔试验,得出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残留马歇尔稳定度最高为79.7%。
[0006]上述透水沥青混合料用于潮湿区和湿润区时,不能满足水稳定性的技术要求,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水稳定性更优异的透水沥青混合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透水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透水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8]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透水沥青混合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透水沥青混合料,包括沥青和矿料,所述沥青质量为所述矿料质量的4.5%~5.5%,所述矿料包括集料和填料,所述矿料的级配范围为:16mm筛孔通过率100%,13.2mm筛孔通过率95.2%~94.4%,9.5mm筛孔通过率72.8%~72.0%,4.75mm筛孔通过率23.8%~23.0%,2.36mm筛孔通过率15.0%~14.2%,1.18mm筛孔通过率11.6%~11.0%,0.6mm筛孔通过率9.6%~9.0%,0.3mm筛孔通过率8.6%~8.1%,0.15mm筛孔通过率6.9%~6.1%,0.075mm筛孔通过率5.5%~4.9%。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骨架结构主要由粒径为9.5~13.2mm的矿料通过嵌挤作用形成,骨架结构之间存在大量空隙,空隙率为19.6%,这些空隙成为排
水通道,使透水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透水性能;同时,沥青吸附在小粒径矿料表面,形成一层沥青油膜,随小粒径矿料分散在骨架结构之间,沥青油膜与大粒径矿料产生黏附作用,使大粒径矿料形成的骨架结构更稳定,经马歇尔标准试验和浸水马歇尔试验测试,得到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为8.33kN,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为86.9%,透水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水稳定性。
[0010]优选的,所述集料为玄武岩。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玄武岩组成的骨架结构中含有大量气孔构造,这些气孔构造成为排水通道,使骨架结构具有透水性能,增强了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透水性能;同时,玄武岩中的金属离子和沥青中的羧酸反应形成化学键,玄武岩表面的金属离子从空气和水中缔合羟基,这些羟基与沥青中的羧酸形成氢键,玄武岩和沥青之间的化学作用力提高了两者之间的黏附功,从而提高了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
[0012]优选的,所述沥青质量为所述矿料质量的4.9%~5.1%。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大部分沥青被吸收到矿料内部或被吸附在矿料表面,骨架结构之间的游离沥青较少,沥青对空隙的填充作用减小,使透水沥青混合料保持较高的空隙率,从而保持优异的排水性能;另一方面,沥青油膜保持一定厚度,使沥青与矿料之间保持较高的黏附作用力,减少矿料与沥青的剥离,提高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
[0014]优选的,所述沥青为橡胶粉改性沥青。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未改性沥青相比,橡胶粉改性沥青与矿料的黏附作用力增大,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骨架结构更加稳定,提高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和水稳定性。
[0016]优选的,所述透水沥青混合料还包括明胶粉,所述明胶粉质量为所述沥青质量的0.5%~2%。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分侵入透水沥青混合料后,明胶粉溶解于水形成明胶液,明胶液黏附在矿料表面形成明胶膜;同时,明胶膜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许多羟基、羧基和氨基,这些基团与沥青中的羧酸产生氢键作用,明胶膜在矿料和沥青之间起到锚固作用,减少矿料与沥青的剥离,提高了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0018]优选的,所述透水沥青混合料还包括纤维,所述纤维质量为所述透水沥青混合料质量的0.25%~0.55%。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纤维在透水沥青混合料中起到桥联作用,当透水沥青混合料受到外力作用时,纤维可以将作用在局部的应力传递至整个透水沥青混合料,避免应力集中;另一方面,纤维均匀分散在透水沥青混合料中,形成纤维网络结构,可以对大粒径矿料形成的骨架结构起到固定作用,减少大粒径矿料之间的相对运动,提高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透水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透水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沥青和所述矿料加热至170~190℃,将所有组分进行拌和,拌和温度为150~180℃,得到透水沥青混合料。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矿料混合均匀形成骨架结构,沥青与矿料发生黏附,使透水沥青混合料具有满足技术要求的排水性能、抗压强度和水稳定性。
[0022]优选的,所述集料加热前先在硅油中浸渍5min。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油吸附在集料表面形成一层硅油膜,一方面,硅油膜可以增强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提高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另一方面,当水分侵入透水沥青混合料后,硅油膜可以减缓水分侵入集料的速度,有助于滞留水分的排出,提高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0024]优选的,所述硅油经石油醚稀释,所述硅油和所述石油醚的质量比为1:2。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料表面硅油膜的形成速度适宜,而且,当硅油膜形成后,石油醚从硅油膜中挥发出去,硅油膜的性质保持不变,可以用较少的硅油用量得到性质不变的硅油膜。
[0026]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透水沥青混合料的应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透水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所述透水沥青混合料经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沥青和矿料,所述沥青质量为所述矿料质量的4.5%~5.5%,所述矿料包括集料和填料,所述矿料的级配范围为:16mm筛孔通过率100%,13.2mm筛孔通过率95.2%~94.4%,9.5mm筛孔通过率72.8%~72.0%,4.75mm筛孔通过率23.8%~23.0%,2.36mm筛孔通过率15.0%~14.2%,1.18mm筛孔通过率11.6%~11.0%,0.6mm筛孔通过率9.6%~9.0%,0.3mm筛孔通过率8.6%~8.1%,0.15mm筛孔通过率6.9%~6.1%,0.075mm筛孔通过率5.5%~4.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为玄武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质量为所述矿料质量的4.9%~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为橡胶粉改性沥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沥青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斌耿德华蒋志松刘冬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路邦土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