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16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其锅体内壁设置聚油区和疏油区,聚油区设置于锅体内壁底部中心区域,且设置有均匀分布且封闭的第一凹凸结构,第一凹凸结构包括凸起于锅体内壁的相连接的第一凸棱及由第一凸棱围合构成的第一凹陷区;疏油区设置于聚油区外侧环形区域,且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具有开口的第二凹凸结构,具有开口的第二凹凸结构包括凸起于锅体内壁的不相连的第二凸棱及由第二凸棱围合构成的第二凹陷区,其聚油区能在烹饪时将油料集中在锅底,方便食材挂油;其疏油区能使得锅底边缘区域内壁具有部分挂油量,同时又能使得部分油料被引流到聚油区;从而促进锅内菜品均匀有效地触油,提升菜品口感效果。提升菜品口感效果。提升菜品口感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锅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现有技术的锅具,多为普通的锅体连接把手的结构。其锅体多为单一的凹陷盘状结构,能够实现加热锅内菜品的功能,但是却存在无法使得国内菜品均匀触油,影响菜品口感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目的是解决现有锅具所存在的无法使得锅内菜品均匀触油,影响菜品口感效果的问题,促进锅内菜品均匀有效接触食用油,提升菜品口感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包括锅体,锅体内壁设置聚油区和疏油区,聚油区设置于锅体内壁底部中心区域,且设置有均匀分布且封闭的第一凹凸结构,第一凹凸结构包括凸起于锅体内壁的相连接的第一凸棱及由第一凸棱围合构成的第一凹陷区;疏油区设置于聚油区外侧环形区域,且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具有开口的第二凹凸结构,具有开口的第二凹凸结构包括凸起于锅体内壁的不相连的第二凸棱及由第二凸棱围合构成的第二凹陷区。
[0006]优选的,锅体内壁还设置挂油区,挂油区设置于锅体内侧壁环形区域,且设置有均匀分布且封闭的第三凹凸结构,第三凹凸结构包括凸起于锅体内壁的相连接的第三凸棱及由第三凸棱围合构成的第三凹陷区。
[0007]优选的,第一凹陷区、第二凹陷区和第三凹陷区均为规则形状。
[0008]优选的,第一凹陷区、第二凹陷区和第三凹陷区的所述规则形状均为正八边形。
[0009]优选的,第一凹陷区、第二凹陷区和第三凹陷区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四凸棱,第四凸棱可以由企业标识或产品标识构成。
[0010]优选的,第一凹陷区、第二凹陷区、第三凹陷区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内设置第五凸棱,所述第五凸棱可以是点状凸起结构。
[0011]优选的,聚油区与疏油区之间设置环形分界凸起。
[0012]优选的,聚油区与环形分界凸起之间设置有自中心向外发散且整体组合成圆形的多个扇形凸起环。
[0013]优选的,环形分界凸起与扇形凸起环之间设置有与锅体形状一致的封闭凸起环。
[0014]优选的,第一凸棱、第二凸棱、第三凸棱、第四凸棱、第五凸棱、第六凸棱、环形分界凸起、扇形凸起环及封闭凸起环凸出锅体内壁的高度一致,且高度范围为0.09

0.11mm。
[0015]本技术的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本技术的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锅体内壁底部中心处设置具有封闭凹
凸结构的聚油区,其凸棱围合构成的封闭凹陷区能够在烹饪时将油料集中在锅底,方便食材挂油;聚油区外侧设置具有半封闭凹凸结构的疏油区,其凸棱围合构成的半封闭凹陷区能够使得锅底边缘区域内壁具有部分挂油量,同时又能够使得部分油料被引流到聚油区;从而促进锅内菜品均匀有效地触油,提升菜品口感效果。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的俯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的第一和第三凹凸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的第二凹凸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的第二凹凸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的不粘涂层的局部示意图。
[0024]图中,1为锅体,101为第一凸棱,102为第二凸棱,103为第三凸棱,104为第四凸棱,105为第五凸棱,106为第六凸棱,107为不粘涂层,2为聚油区,3为疏油区,4为挂油区,5为环形分界凸起,6为扇形凸起环,7为封闭凸起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7]实施例
[0028]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包括锅体1,锅体1内壁设置聚油区2和疏油区3,聚油区2设置于锅体1内壁底部中心区域,且设置有均匀分布且封闭的第一凹凸结构,参照图3,第一凹凸结构包括凸起于锅体1内壁的相连接的第一凸棱101及由第一凸棱101围合构成的第一凹陷区;疏油区3设置于聚油区2外侧环形区域,且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具有开口的第二凹凸结构,参照图4或图5,具有开口的第二凹凸结构包括凸起于锅体1内壁的不相连的第二凸棱102及由第二凸棱102围合构成的第二凹陷区。
[0029]本实施例的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参照图1至图5,锅体1内壁底部中心处设置具有封闭凹凸结构的聚油区2,其相连接的第一凸棱101围合构成的封闭的第一凹陷区能够在烹饪时将油料集中在锅底,产生锁油效果,方便食材挂油;锅体1内壁底部在聚油区2外侧设置具有开口的第二凹凸结构的疏油区3,其由不相连的第二凸棱102围合构成的开口的
第二凹陷区能够使得锅底边缘区域内壁具有少量挂油量,同时又能够使得大部分的油料被引流到聚油区2,既能够保证食材在疏油区3接触部分油料,又不影响部分油料流回聚油区2烹制食材,从而促进锅内菜品均匀有效地触油,提升菜品口感效果。
[0030]参照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锅体1内壁还设置挂油区4,挂油区4设置于锅体1内侧壁环形区域,且设置有均匀分布且封闭的第三凹凸结构,第三凹凸结构包括凸起于锅体1内壁的相连接的第三凸棱103及由第三凸棱103围合构成的第三凹陷区,第三凸棱103及由第三凸棱103围合构成的第三凹陷区可以和第一凸棱101及第一凸棱101围合构成的第一凹陷区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两者相同。烹制菜品时,部分油料被挂油区4的第三凸棱103围合构成的封闭的第三凹陷区锁住,挂在挂油区4,避免食材粘锅,避免糊锅。
[0031]参照图3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陷区、第二凹陷区和第三凹陷区均为规则形状,能够利于聚油区2聚油、利于疏油区3挂住部分油及回流部分油至聚油区2、利于挂油区4挂油,还能提升锅体1整体的美观效果。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陷区、第二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壁设置聚油区和疏油区,所述聚油区设置于所述锅体内壁底部中心区域,且设置有均匀分布且封闭的第一凹凸结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包括凸起于所述锅体内壁的相连接的第一凸棱及由所述第一凸棱围合构成的第一凹陷区;所述疏油区设置于所述聚油区外侧环形区域,且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具有开口的第二凹凸结构,具有开口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包括凸起于所述锅体内壁的不相连的第二凸棱及由所述第二凸棱围合构成的第二凹陷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壁还设置挂油区,所述挂油区设置于所述锅体内侧壁环形区域,且设置有均匀分布且封闭的第三凹凸结构,所述第三凹凸结构包括凸起于所述锅体内壁的相连接的第三凸棱及由所述第三凸棱围合构成的第三凹陷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区、所述第二凹陷区和所述第三凹陷区均为规则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区、所述第二凹陷区和所述第三凹陷区的所述规则形状均为正八边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凹凸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卫徐陈龙徐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卡特马克智能厨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