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耗材高精度温度调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069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实验耗材高精度温度调控电路,涉及温度调控电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总CPU、芯片U11、芯片U12、芯片U13和芯片U14,所述芯片U11、芯片U12、芯片U13、芯片U14、总CPU电性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核酸提取仪器的设备可以按照实验人员设定实现自动升降温,具备加热和制冷全功能,同时由于采用改进版模糊PID算法实现核酸提取仪器的设备温度控制精度很高,还可以提高对核酸提取仪器的设备温度的控制范围广。制范围广。制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耗材高精度温度调控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设计,具体为实验耗材高精度温度调控电路,属于温度调控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研究领域,核酸分子是主要研究对象,而核酸的分离和线性化是核酸研究的基本技术。核酸是代表生命体遗传特征的基本单元,核酸检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先进的生物检测,相比传统的形态学检测、细胞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更具灵敏性、特异性、无窗口期等显著优点。核酸检测包括定性PCR、分子杂交,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这些核酸检测技术的首要关键是核酸提取设备。
[0003]市场出现的核酸提取仪里,大部分普通加热模块对实验耗材进行加热,物理位置固定,不能及时散热,且加热方式单一,仅通过简单的MOS管开关来给加热棒加热,温控精确度很低,不具备制冷功能,室温以下需求无法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实验耗材高精度温度调控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加热模块对实验耗材进行加热,物理位置固定,不能及时散热,且加热方式单一,仅通过简单的MOS管开关来给加热棒加热,温控精确度很低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实验耗材高精度温度调控电路,包括总CPU、芯片U11、芯片U12、芯片U13和芯片U14,芯片U11为内置一个低噪声24位Σ

Δ型模数转换器(ADC)的24针脚芯片,芯片U12和芯片14的型号均为HCPL2630,芯片13型号为全H桥驱动芯片 VNH3SP30,所述芯片U11、芯片U12、芯片U13、芯片U14、总CPU电性相连;
[0008]所述芯片U12第1针脚连接端依次串联电阻R36和3.3V电源,所述芯片 U12第4针脚连接端依次串联电阻R35和3.3V电源,所述芯片U12第2、3针脚连接端均接入总CPU,所述芯片U12第5针脚接地,所述芯片U12第5针脚还连接有电容C78和电容C79,所述芯片U12第6针脚连接端依次连接电阻 R44和U13的第11针脚,所述芯片U12第7针脚连接端依次连接电阻R43和 U13的第5针脚;
[0009]所述芯片U13第8针脚接芯片U14,所述芯片U13的第18、19、20、26、 27、28针脚均接地,所述芯片U13第15、16、21、32针脚均连接铁芯线圈 L7,所述铁芯线圈L7第二端接极性电容CE4和JP6第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E4 第二端接地,所述JP6第二端连接有极性电容CE3和铁芯线圈L6第二端,所述极性电容CE3第二端接地,所述铁芯线圈L6第一端接入芯片U13的第1、 25、30、33针脚,所述芯片U13第6针脚依次串联电阻R45和电阻R42,所述芯片U13第10针脚依次串联电阻R46和电阻R41,所述电阻R41和电阻R42 第二端均连接5V电源。
[0010]优选地,所述芯片U11第1针脚连接端依次串联电阻R29和3.3V电源,所述芯片U11第2针脚连接端依次串联电阻R28和3.3V电源,所述芯片U11 第4针脚连接端依次串联电阻R27和3.3V电源,所述芯片U11第5针脚连接有电容C72,所述电容C72第二端接地,所述芯片U11第6针脚连接3.3V电源,所述芯片U11第7针脚接地,所述芯片U11第12针脚连接有电容C75,所述电容C75第二端接地,所述芯片U11第13针脚连接有电阻R32,所述电阻R32第二端接地,所述芯片U11第18针脚连接有电容C73,所述电容C73 第二端接地,所述芯片U11第19针脚接地,所述芯片U11第20针脚连接有电容C70,所述电容C70第二端接地,所述芯片U11第21针脚连接3.3V电源,所述芯片U11第24针脚连接端依次串联电阻R25和3.3V电源。
[0011]优选地,所述芯片U13第3、13、23、31针脚均连接于一个极性电容C80 的第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80第二端接地,所述极性电容C80第一端还连接有二极管D9,所述二极管D9第二端连接12V正弦波交流电电源。
[0012]优选地,所述电容C78和电容C79均与芯片U13第8针脚相连,所述芯片U12电路上还并联有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和电阻R40。
[0013]优选地,所述芯片U14第1针脚连接端依次串联电阻R48和3.3V电源,所述芯片U14第2针脚接入主CPU,所述芯片U14电路上还设置有5V电源/ 电容C81、电容C82、电阻R47和电阻R49。
[0014]本技术提供了实验耗材高精度温度调控电路,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电路设计可以使核酸提取仪器的设备可以按照实验人员设定实现自动升降温,具备加热和制冷全功能,同时由于采用改进版模糊PID算法实现核酸提取仪器的设备温度控制精度很高(仅有0.1℃误差),还可以提高对核酸提取仪器的设备温度的控制范围广,当完成实验后,若一段时间内未进行人工结束操作,实验耗材未及时取出,则系统自动进入低温保存模式,以保护耗材内部溶液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芯片U12、芯片U13、芯片U14电路原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芯片U11电路原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芯片U12电路原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芯片U13电路原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芯片U14电路原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总CPU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实验耗材高精度温度调控电路。
[0023]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包括总CPU、芯片U11、芯片U12、芯片U13和芯片U14,芯片U11为内置一个低噪声24位Σ

Δ型模数转换器(ADC)的24针脚芯片,芯片U12和芯片14的型号均为HCPL2630,芯片 13型号为全H桥驱动芯片VNH3SP30,所述芯片U11、芯片U12、芯片U13、芯片U14、总CPU电性相连;
[0024]所述芯片U11第1针脚连接端依次串联电阻R29和3.3V电源,所述芯片 U11第2针脚连接端依次串联电阻R28和3.3V电源,所述芯片U11第4针脚连接端依次串联电阻R27和3.3V
电源,所述芯片U11第5针脚连接有电容C72,所述电容C72第二端接地,所述芯片U11第6针脚连接3.3V电源,所述芯片 U11第7针脚接地,所述芯片U11第12针脚连接有电容C75,所述电容C75 第二端接地,所述芯片U11第13针脚连接有电阻R32,所述电阻R32第二端接地,所述芯片U11第18针脚连接有电容C73,所述电容C73第二端接地,所述芯片U11第19针脚接地,所述芯片U11第20针脚连接有电容C70,所述电容C70第二端接地,所述芯片U11第21针脚连接3.3V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实验耗材高精度温度调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总CPU、芯片U11、芯片U12、芯片U13和芯片U14,芯片U11为内置一个低噪声24位Σ

Δ型模数转换器(ADC)的24针脚芯片,芯片U12和芯片14的型号均为HCPL2630,芯片13型号为全H桥驱动芯片VNH3SP30,所述芯片U11、芯片U12、芯片U13、芯片U14、总CPU电性相连;所述芯片U12第1针脚连接端依次串联电阻R36和3.3V电源,所述芯片U12第4针脚连接端依次串联电阻R35和3.3V电源,所述芯片U12第2、3针脚连接端均接入总CPU,所述芯片U12第5针脚接地,所述芯片U12第5针脚还连接有电容C78和电容C79,所述芯片U12第6针脚连接端依次连接电阻R44和U13的第11针脚,所述芯片U12第7针脚连接端依次连接电阻R43和U13的第5针脚;所述芯片U13第8针脚接芯片U14,所述芯片U13的第18、19、20、26、27、28针脚均接地,所述芯片U13第15、16、21、32针脚均连接铁芯线圈L7,所述铁芯线圈L7第二端接极性电容CE4和JP6第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E4第二端接地,所述JP6第二端连接有极性电容CE3和铁芯线圈L6第二端,所述极性电容CE3第二端接地,所述铁芯线圈L6第一端接入芯片U13的第1、25、30、33针脚,所述芯片U13第6针脚依次串联电阻R45和电阻R42,所述芯片U13第10针脚依次串联电阻R46和电阻R41,所述电阻R41和电阻R42第二端均连接5V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耗材高精度温度调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11第1针脚连接端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旭东刘雨田周波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领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