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卿傲专利>正文

散热器和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06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散热器和灯具,散热器包括金属材质的吸热件、至少一根金属材质的散热管和吸液件,所述吸热件具有密封的用于存储冷媒剂的冷媒腔,所述冷媒腔具有相间隔设置的进口和出口;所述散热管外周套设有多个沿着所述散热管的轴向间隔分布设置的金属散热片,所述散热管的首端与所述出口密封连接,尾端设有单向阀且与所述进口密封连接;吸液件位于所述冷媒腔内,所述吸液件配置为适于吸取液态的冷媒剂,所述吸热件被配置为适于向所述吸液件供热,以使所述吸液件所吸取的冷媒剂受热蒸发。由于发热件的热量决定了冷媒剂的汽化量,因此本申请的散热器能够随着发热件的温度而自我调整散热能力。调整散热能力。调整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器和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器和灯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灯具的散热多数是采用风扇配合散热鳍片,灯板将热传导到散热片上,风扇转动后,空气流动,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热交换,但这样散热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风扇需要电能;2、因为风扇高速转动容易在叶片上粘上灰尘,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很大噪音;3、风扇存在磨损问题;4、风扇不能随着温度自我调整散热能力;5、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散热器,能够随着温度自我调整散热能力。
[0004]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散热器,包括金属材质的吸热件、至少一根金属材质的散热管和吸液件,所述吸热件具有密封的用于存储冷媒剂的冷媒腔,所述冷媒腔具有相间隔设置的进口和出口;所述散热管外周套设有多个沿着所述散热管的轴向间隔分布设置的金属散热片,所述散热管的首端与所述出口密封连接,尾端设有单向阀且与所述进口密封连接;吸液件位于所述冷媒腔内,所述吸液件配置为适于吸取液态的冷媒剂,所述吸热件被配置为适于向所述吸液件供热,以使所述吸液件所吸取的冷媒剂受热蒸发。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散热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发热件的温度上升,使得吸液件和冷媒腔里面的冷媒剂汽化而膨胀,高温气态的冷媒剂进入散热管,由于发热件的持续加热膨胀,使得冷媒剂能够从散热管的首端流向散热管的尾端。冷媒剂在散热管流动过程中,通过散热管和散热片跟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得冷媒剂在散热管流动过程中会慢慢冷凝,以变成液态冷媒剂。当液态冷媒剂流至进口时,在吸液件的吸力作用下,液态冷媒剂被吸液件吸收,低温冷媒剂进入冷媒腔中再次汽化,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如此周而复始。由于发热件的热量决定了冷媒剂的汽化量,因此本申请的散热器能够随着发热件的温度而自我调整散热能力。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液件遮盖所述进口以形成所述单向阀。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媒腔的至少一个壁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冷媒腔和所述出口相连通;和/或,所述吸液件的体积为V1,所述冷媒腔的体积为V2,则0.25V2<V1<V2。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液件配置为通过毛细原理吸取液体。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液件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棉条、布、海绵和毛细管。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管位于所述吸热件的上方,在所述冷媒剂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散热管的顶端的第一个拐点相较于所述进口更靠近所述出口。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管包括蛇管,所述蛇管位于所述第一个
拐点的下游。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媒腔的外壁面开设有用于安装发热件的第二凹槽;和/或,所述冷媒腔具有补液口;和/或,所述冷媒腔内设有至少一个固定筋,所述吸液件抵靠于固定筋上。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网格板和/或安装支架,所述网格板与所述吸热件相连接,所述散热管位于所述网格板内,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吸热件枢接。
[0014]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灯具,包括灯板和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散热器,所述灯板贴设在所述吸热件的外壁面。
[00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灯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上述的散热器,能够随着发热件的温度而自我调整散热能力。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发热件的散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所示的散热器的爆炸示意图;
[0020]图3是带有网格板和安装支架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吸热件、吸液件和发热件的装配体的第一剖断示意图;
[0022]图5是吸热件、吸液件和发热件的装配体的第二剖断示意图;
[0023]图6是吸热件和吸液件的装配体的第二剖断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散热器10;吸热件100;冷媒腔110;进口120;出口130;补液口140;流动通道150;第一凹槽160;第二凹槽170;固定筋180;散热管200;第一个拐点210;蛇管220;吸液件300;金属散热片400;网格板500;安装支架600;发热件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
重要性。
[0029]下面参考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散热器10,包括金属材质的吸热件100、四根金属材质的散热管200和吸液件300。吸热件100具有密封的用于存储冷媒剂的冷媒腔110,冷媒腔110具有相间隔设置的进口120和出口130;散热管200外周套设有多个沿着散热管200的轴向间隔分布设置的金属散热片400,散热管200的首端与出口130密封连接,尾端设有单向阀且与进口120密封连接;吸液件300位于冷媒腔110内,吸液件300配置为适于吸取液态的冷媒剂,吸热件100被配置为适于向吸液件300供热,以使吸液件300所吸取的冷媒剂受热蒸发,该单向阀允许散热管200尾端内的液态冷媒剂通过进口120流向冷媒腔110,而气态的冷媒剂无法经进口120流入散热管200的尾端,使得冷媒腔110内的气态冷媒剂只能从出口130流出且不借助外力下能够向上冲一段距离H。
[0030]吸热件100吸收发热件20的热量而温度上升,使得吸液件300和冷媒腔110里面的冷媒剂汽化而膨胀,高温气态的冷媒剂进入散热管200,由于发热件20的持续加热膨胀,使得冷媒剂能够从散热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10),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材质的吸热件(100),具有密封的用于存储冷媒剂的冷媒腔(110),所述冷媒腔(110)具有相间隔设置的进口(120)和出口(130);至少一根金属材质的散热管(200),外周套设有多个沿着所述散热管(200)的轴向间隔分布设置的金属散热片(400),所述散热管(200)的首端与所述出口(130)密封连接,尾端设有单向阀且与所述进口(120)密封连接;吸液件(300),位于所述冷媒腔(110)内,所述吸液件(300)配置为适于吸取液态的冷媒剂,所述吸热件(100)被配置为适于向所述吸液件(300)供热,以使所述吸液件(300)所吸取的冷媒剂受热蒸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件(300)遮盖所述进口(120)以形成所述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腔(110)的至少一个壁面开设有第一凹槽(160),所述第一凹槽(160)与所述冷媒腔(110)和所述出口(130)相连通;和/或,所述吸液件(300)的体积为V1,所述冷媒腔(110)的体积为V2,则0.25V2<V1<V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件(300)配置为通过毛细原理吸取液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傲
申请(专利权)人:卿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