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带及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956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带及可穿戴设备,连接带包括连接件、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和限位组件,连接件设有通道,第一带体连接于连接件与可穿戴设备的设备本体之间,第二带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带体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至可穿戴设备的设备本体,第二带体的第二端可穿设于通道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当第二带体的第二端与连接件连接时,连接带和可穿戴设备的设备本体围合形成环状结构,限位组件活动安装于连接件,第二带体的第二端穿设于通道时夹设于限位组件与连接件之间,可通过调节限位组件在连接件的位置以夹紧或松开第二带体,能够实现可穿戴设备的松紧程度的自由调节,方便操作,结构简单、易加工、成本低,易于广泛推广。易于广泛推广。易于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带及可穿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可穿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带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穿戴产品尤其是智能手表为例的这类穿戴产品可谓日新月异,为适应不同场合,用户常常需要调整智能穿戴产品的松紧程度,但是当前大部分智能手表的表带采用孔扣式,为了保持强度,相邻两个孔有一定的间距,经常会出现前一个孔扣上太紧,后一个孔扣上太松的情况,这可能会影响智能手表传感器的读取精度,比如心率、血氧传感器等,用户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带及可穿戴设备,能够实现可穿戴设备的松紧程度的自由调节。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带,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连接带包括连接件、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和限位组件,连接件设有通道,第一带体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设备本体之间,第二带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带体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设备本体,所述第二带体的第二端可穿设于所述通道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二带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时,所述连接带和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设备本体围合形成环状结构,限位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带体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通道时夹设于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可通过调节所述限位组件在所述连接件的位置以夹紧或松开所述第二带体的第二端。
[0005]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上述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和所述设备本体围合形成环状结构。/>[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带及可穿戴设备,通过可活动的限位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可穿戴设备的松紧程度的自由调节,方便操作,且结构简单、易加工、成本低,易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未安装第二带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与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图3所示结构未安装固定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图3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1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与限位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0014]图7为图6所示结构的A

A处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间轴、第一弹性件与第一活动件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间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活动件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活动件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中,100、连接带;10、连接件;11、通道;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第三侧壁;15、导槽;16、固定轴;17、第一安装孔;18、第二安装孔;20、第一带体;30、第二带体;40、限位组件;41、活动结构;411、中间轴;4111、第一轴体;4112、第二轴体;4113、第三轴体;4114、第一端面;4115、第二端面;4116、第一平面;412、第一活动件;4121、第一台阶孔;4122、第二台阶孔;4123、第一螺纹孔;4124、第一挡墙;4125、第一内端面;4126、第二平面;413、第二活动件;4131、第三台阶孔;4132、第四台阶孔;4133、第二螺纹孔;4134、第二挡墙;4135、第二内端面;4136、第三平面;414、第一推动件;4141、第一按压端;415、第二推动件;4151、第二按压端;42、弹性件;42a、第一弹性件;42b、第二弹性件;43、第一间距;44、第二间距;45、第三间距;46、凸起;47、凹槽;1000、可穿戴设备;200、设备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应当理解,在此本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技术。如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0026]还应当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0027]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带及可穿戴设备。其中,该连接带可以运用于可穿戴设备中,用于调节可穿戴设备的松紧,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腰带和智能戒指等。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带100,用于可穿戴设备1000,连接带100包括连接件10、第一带体20、第二带体30和限位组件40,连接件10设有通道11,第一带体20连接于连接件10与可穿戴设备1000的设备本体200之间,第二带体3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带体30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至可穿戴设备1000的设备本体200,第二带体30的第二端可穿设于通道11与连接件10可拆卸连接,当第二带体30的第二端与连接件10连接时,连接带100和可穿戴设备1000的设备本体200围合形成环状结构,限位组件40活动安装于连接件10,第二带体30的第二端穿设于通道11时夹设于限位组件40与连接件10之间,可通过调节限位组件40在连接件10的位置以夹紧或松开第二带体30。
[00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带体30的第二端可穿过通道11并与第一带体20部分重叠,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带体20与第二带体30的相对位置以调节环状结构的周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带,用于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包括:连接件,设有通道;第一带体,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设备本体之间;第二带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带体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设备本体,所述第二带体的第二端可穿设于所述通道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二带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时,所述连接带和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设备本体围合形成环状结构;限位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带体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通道时夹设于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可通过调节所述限位组件在所述连接件的位置以夹紧或松开所述第二带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置;第三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围合形成所述通道,所述限位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可通过调节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第三侧壁的间距以夹紧或松开所述第二带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导槽,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均设有所述导槽,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导槽相对设置,所述限位组件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导槽,所述限位组件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导槽;其中,所述导槽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导槽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导槽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的间距,所述限位组件移动至所述导槽的第二端时与所述第三侧壁配合夹紧所述第二带体,所述限位组件移动至所述导槽的第一端时松开所述第二带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活动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活动结构第一方向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导槽,所述活动结构第一方向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导槽,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排布方向;弹性件,设于所述活动结构,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无外力作用下提供弹力以使所述活动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伸长,以增加所述活动结构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弹性件还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弹性压缩以使所述活动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缩短,以减少所述活动结构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摩擦力。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弹性件分别为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活动结构包括: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